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魏春> 第五十三章 太平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三章 太平观(3 / 3)

这下好了,李松在内的李氏族人,全都跟打了鸡血的一样……

发了几顿火,甚至拿“砍头”“撵到泾州”之类的由头吓唬,才算是勉强压住了一些。

但李承志估计没什么卵用。

等民户安置妥当,兵丁整编结束后,他就要着手煅炼甲胄,到时候,一系列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手段一显露,这些人怕不是都的集体高潮?

李承志怀疑,会不会有一天,自己被这些族人裹挟着来个黄袍加身?

真是哔了狗了……

他狠狠的瞪了李松一眼,拢着袖子,往中台峰走去。

……

《史记》: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出鸡头山,见空同氏穴居于此,遂命鸡头山为崆峒山。

所谓的鸡头山,便指的是如同鸡冠的三座险峰,又称三台峰。

其中天师道占的是中峰,昭玄寺占的是南峰,只有北峰空着。

当时李承志打的便是北峰的主意。

他还想过,如果有机会能和天师道套套近乎,搬上中峰就更好了。

因为大!

就像是用刀削出来的一样,山体异常险峻,山顶却如平地。

顶上太平观的大殿就有七间,广厦十数座,寮房无算,占地超百亩,天师道鼎盛时期,有近三千道民道户聚居于此。

但现在道士道人加起来还不过百。

与之相比,面积还没有中台峰三分之一大的南峰就逊色多了。

自魏武帝死后,天师道便逐渐衰落,至今已有五十余年,昭玄寺的和尚也眼红了五十多年,但至多也就是在心里想想,没那一届的维那敢打中峰的主意。

只因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不济,天师道也还是大魏名符其实的国教,每代皇帝登基,都必然要去天师道道坛授箓,以示这皇位是“应天须时,受兹明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