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魏春> 第五七三章 坐镇幕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七三章 坐镇幕后(3 / 3)

他狐疑的问道:“虽说你不好过于抛头露面,但如今就只西海与镇夷两地,民不过十万户,军不足四卫,你若隐于幕后主持大局,应是无虞……是以并不需为难才对?”

李承志轻轻一叹:“伯父所言甚是!”

如果只顾眼前,这套体系当然是没什么问题的。

就算如他所愿,待明年也就坐拥酒泉、张掖、武威三郡而已。地也罢,民也罢,还及不上关中或是河东的一個州。况且如今还是军政一体,凡官员即理民务,也治军事,尚能勉力为之。

但万一高肇太拉胯,连两到三年都撑不过去,李承志再是不愿,也只能兵出陇山,剑指关中更或是河东、河南。

到时地盘越来越大,子弟越来越多,再要用这一套,就跟笑话一样了。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缺时间。

而当务之急,却要先将西海这一摊理顺,至少不能再使魍魉魑魅之辈兴风做浪。

“即如此,侄儿就却之不恭了。稍后伯父就可传令,凡予表是、镇夷、西海就职之李氏家臣、泾州旧部之队主以上者,三日后予关衙听命……”

这句有如诏令,李始良不敢怠慢,连忙起身,恭恭敬敬的应了一声诺。

“另外,我已予皇甫让、李孝先交待,已予镇夷、西海两地明查暗访,尽快将宵小之流肃之一清,以还我河西朗朗乾坤。届时若有变故,还望伯父助他二人一臂之力……”

话说的很客气,也很含糊,但李始良一听就懂。

这是在提醒李始良,他很有可能要大开杀戒。目标自然是那些怂恿民户叛逃的乡老、郡望,以及强掳而来的旧官。

这些人不是来自关中,便来自秦梁二洲。以门阀世族世代联姻的习俗,其中不乏李氏姻亲,更甚至是李始良的妻族。

这是在劝李始良,该下狠手的时候,绝不能心软。

其实李始良早有觉察。

自从知道西海竟有不得门阀、世族子弟为官的禁令之时,他就猜到,李承志对于门阀,有一种近似偏执的厌恶和偏见。

但他想不通是何原因。

知道不妥,但他还是没忍住劝了一句:“若将其逼迫过甚,李氏之恶名必将远播,届时若取中原,岂不是举步维艰?”

“放心,不会的!”

李承志近似保证一般,“真到那时,自有人会为我李氏扫清障碍!”

李始良愣了愣,绞紧脑汁般的猜测着会是谁。又听李承志说道:“事不宜迟,还请伯父尽快下令……哦,另外还要劳烦伯父,将出身庶族、寒民之举子、学子也召来关城,我尽早见一见……”

“好!”

李始良口中应着,心中却暗叹不止。

李承志杀鸡儆猴之心,已是昭然若揭。

他之所以召庶族与寒门学子,便是以防牵连过众,各署之吏骤然空缺,到时便会让这些学子补上。

为已是铁了心的要拿那几家郡望,乃至心思异动的罪官、乡老开刀……

待李始良走后,李承志又看了看案几上的那一摞文书。

这是得知李承志将至河西,李始良并李松、李亮、皇甫让等先一步送来的呈奏,以便李承志第一时间就能将诸务理出头绪。

文书很厚,堪称事无俱细,连李承志自己也数不清已翻了多少遍,所以封面都已起卷,边角都已裂皮。

凭心而论,李承志还是很满意的,甚至超出了他的预期。

特别是军务,猝然而之间另编新军近三万,竟没有出过大的纰漏,委实出乎了他的预期。

但问题并不是没有。

猝然成军,且足有三万,且大多为叛军,有相当的以验,所以将其收编并不难。难得是如何尽快归心,使其形成战斗力。

而且也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只看数量,不重质量。

便是五指都有长短,何况是几万人?

李承志在考虑,是继续施行精兵政策,还是以兵种单位区分,组成混合兵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