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魏春> 第四九八章 劝战(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九八章 劝战(二)(3 / 4)

顺利个鸟毛?

就如揭开了结痂不久的伤疤,伏罗的脸色顿时一黑。

若不是清楚这老倌儿前日才到,一无所知,伏罗险些以为昌义之的羞辱他。

若说顺利,那就是自欺欺人。若说不顺利……伏罗委实说不出口。

难道告诉昌义之,只打了一仗,他就被李承志给吓破了胆?

来时三人就已然商议过,与其让昌义之不明就理轻敌冒进,最后落个一败涂地,索性如实相告,让他自行决断。

也算是英雄所见略同,伏罗极为赞成元丽的建议:要么不战,要么尽早开战。

如果能在李承志回援之前击溃李韵,将这五万余魏军尽数歼来,将岐州这颗地处关中腹心的钉子彻底拨除。而后兵分数路,或攻关中数州,或挥兵北上与柔然南北合击图谋北镇,更或是出兵潼关,兵指洛阳。

便是李承志有三头六臂,那时手中也就只余三四万兵,他又能防的住几路?

且已迟一步,便是步步迟。他雷器再利,而伏罗,昌义之又非死人,难道不知避其锋芒?

但若错过了这唯一的机会,等李承志回兵岐州,与李韶兵合一处,就是十万大军在手。且坐拥岐州,进可攻,退可守。

更令伏罗担忧的是:有李韶为后盾,李承志便可时而虚之,时而实之。你当他在岐州,他突然就到了潼关。你当他在岭北,他却从秦州绕过了秦岭,直击联军腹背。

如此一来,就是借联军十颗胆子,也不敢分兵。

所以伏罗已经打定了主意,若今日劝不动昌义之,那自明日后,他就会做壁上观。

总不能偷成不成折了米,连贼命都要丢了吧?

若有奇迹发生自然最好,跟着昌义之打打顺风仗无可厚非。但情势一旦不对,伏罗就会连夜退兵。

反正他皆是骑兵,跑的快,也能跑的及……

本是一句试探之言,伏罗随意一句就能敷衍过去。昌义之便是起疑也不好深究。但谁想伏罗竟应都不敢应,而是不断的给元丽和于忠使着颜色,好似要让这二位给他解围。

昌义之心里忽的一突:莫不是……伏罗败了?

但想想又不对?

早间才有岭北的斥候来报,称胡骑浩浩荡荡,依渭水南岸向东而来。观其营旗,阵形,至少也在三万左近。

而伏罗此次出兵才只三万,就算已与李承志接战,且已败了一场,折损也应不大。按理说,无法不到退兵的程度。

但偏偏伏罗此次却是尽起大军而来?

所以昌义之极为不解,方才才会再三追问麾下……

正当他惊疑不定,于忠忽的起了身,朝着昌义之深深一揖:“于某有愧于都督,更有溃于陛下……”

他口中的陛下,自然不是洛阳的幼帝,而是建康的萧衍……

有愧……莫不是于忠在建康时瞒天昧地,撒了弥天大谎?

眼前一晃,便见于忠已然起了身。往袖中一掏,拿出了厚厚的一摞信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