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魏春> 第三二八章 太监做不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二八章 太监做不做(3 / 3)

许是被元恪一顿惊诈给震慌了心神,李承志竟是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和尚有钱啊?”

话都说出了口,他才惊觉不对:皇帝可是信佛的,天知道会不会由此生恼?

看他一脸懵逼,元恪差点又笑出声,忍的好不辛苦:“无……无妨,直说便是……”

李承志哪知皇帝藏着心思,只知自太武帝后,历任皇帝信佛都快信魔障了。

不然何至于全国近三成的丁壮俱是和尚或僧户,全国近三成的土地尽是半粒税都不交的僧田?

李承志连忙收拢心神,小心翼翼试探道:“也怪臣心急了些,一想到要将冰卖成银钱,而非绢与粮,臣第一便想到了寺庙……想来将冰卖给寺里,应是有些不妥?”

怎可能不妥,简直是妥的不能再妥!

看李承志顿时小意了起来,元恪冷声斥道:“你当官才几天,竟就敢在朕眼前口是心非?给朕说真话……”

李承志猛的低下头,连声告着罪,心里却骂着元恪:我信了你个鬼?

谁不知你是顺毛驴?

上次说要拿只狗给你试丹,看把刘芳崔光吓成了什么样?都不相信我竟然能活着出来……

“好的不学,尽学这些歪门邪道?”元恪好不郁闷,威胁道,“再敢给朕打马虎眼,信不信将你那冰再加两成税?”

李承志有些狐疑。

他自然能听出皇帝在吓唬他,他就是觉的今天的皇帝不是一般的跳脱,竟连连跟自个开起了玩笑?

看来,今天组织百姓喊的那两句,正正准准的拍到了皇帝的心坎里……

嗯,拍马屁?

想到这里,李承志心里一突:内行内小,备顾问待从?

这分明是今天把皇帝拍太舒服了,元恪竟要将自己留在身边,天天拍他的节奏?

我是那样的人么……

李承志暗想:好歹也是活了两辈子,还如此天纵其才,怎能当幸臣?

至多也就是偶尔讲些好话给你听……

心里思忖着,又听皇帝问道:“朕就问你,你如何看待佛事,说实话!”

还能怎么看?

佛门用好了,自然是协助皇室、朝廷统治百姓的利器:比如南梁!

还真就以为萧衍信佛信到了骨子里,非要哭着喊着当和尚,而且连着剃度了四次,连皇帝都不愿意做?

简直扯淡!

真要是善男信女,何来的弑主篡位,斩尽杀绝?

只因南梁的阶级矛盾已积累到一触即发的地步,为了麻痹底层百姓与寒门,萧衍不得不大力推行佛教,好为阶级等级提供合理的依据。

说直白些,按佛教理论而言:人生下来就有三六九等,且此生已无可改变。好好行善,争取下辈子投个好胎。

意思就是老实当好韭菜,这辈子被割的越多,下辈子就有可能当高等韭菜。

北魏历代皇帝之所以大力推崇佛教,也有这样的一部分原因在,但更多的是为了制衡汉家世族门阀。

确实很有效,自太武帝死后佛教始兴,才只是短短的五十年,看看北朝的世家门阀被压制到了何种地步?

山东士族,看似风光,但这是用自断一臂换来的。看看刘芳、崔光这些重臣,家里还能凑出多少部曲来?

关陇士族虽然硬挺着没有服软,但也付出了极其残痛的代价:李辅(李冲之兄,李歆叔父)一族几乎被灭门,祖居李氏也被殃了池鱼。

杨氏七兄弟就跟葫芦娃似的,一个倒霉,七兄弟全都跟着受牵连。官也是越做越小,地也是越种越少……

还有元恪改革的一系列的选官制度:举官联保(贵族、门阀举荐官员要相互担保)、举生选考(先考试再做官)、随才试吏(特意为提拔寒门官员制定的制度)、四门小学(专为庶族建立的官学,诸费皆免),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在削弱门阀,加强中央集权?

样样都几乎打在了门阀世族的七寸上,若搁南朝,怕是皇帝早换了。但在北魏,为何一众世族就似跟集体眼瞎了一样?

无他,只因自太武起,数代皇帝的手腕都不是一般的高。

还有元恪改革的一系列的选官制度:举官联保(贵族、门阀举荐官员要相互担保)、举生选考(先考试再做官)、随才试吏(特意为提拔寒门官员制定的制度)、四门小学(专为庶族建立的官学,诸费皆免),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在削弱门阀,加强中央集权?

样样都几乎打在了门阀世族的七寸上,若搁南朝,怕是皇帝早换了。但在北魏,为何一众世族就似跟集体眼瞎了一样?

无他,只因自太武起,数代皇帝的手腕都不是一般的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