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超时空史记> 第326章 朱棣:我与侄儿至亲相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6章 朱棣:我与侄儿至亲相爱(2 / 2)

但汽车是用方向盘的,且撞起来威力巨大,楚祯不敢给他们试。

正聊着,朱棣发来了召唤信息。

“他到应天府了?”

朱元璋在驾驶位上,从车窗处跟楚祯说话,想了想后,说道:“你先过去,我待会再去把这烂摊子收拾了。”

“行。”

楚祯没话说,跟李清照和林妹妹道别,却被林妹妹拉着往屋里走。

回到一楼,她们却没多说什么,只嘱咐他小心些,两人就一起上楼去了。

楚祯想了半会才想明白,是林妹妹不愿单独与李世民二人待在一起,才拉着他进屋,好找借口上四楼去,避开他们。

之前的几次,她们也都没有单独和朱元璋两人在一块。

李清照或许不太介意,但她肯定也向着林妹妹,所以也跟着她上四楼。

“这真的是……算了,林妹妹喜欢就好。”

楚祯再次体会到了现代和古代的不同。

如果没有他的陪伴,黛玉绝不会出外游览,她虽好奇外边,但不会轻易抛头露面。

和李世民二人招呼一声后,楚祯再次穿越而去。

……

应天府,江北。

楚祯来到后,一眼看到了朱棣等人正坐在椅子上,见他到来,纷纷站起身拱手行礼迎接。

“这是哪儿?”楚祯笑问,看四周摆设,雕刻花纹的红木桌椅十分的考究,充满古韵,可知这里不是军营,而是城内。

再次见到他,众人皆神情激动,尤其是李景隆、郭英、瞿能等人。

楚祯能猜出他们为何激动。

想来这一路上,他们都受到了不少骂名,说他们和燕王一伙,都是反贼。

再见到他,等同于再见到太祖圣灵,他们才能名正言顺的回师应天府!

“这里是扬州城。”

朱棣笑道,并说:“离父皇给我定下的一个月时间,还差三日,我等不敢再耽搁,准备明日就渡江,故而先请楚先生来见证!”

“也好。”楚祯点头,“等兵临应天府时,我再请太祖显灵。”

虽然渡江也要发生战斗,但总不能每场战役都让太祖来解决,这种小战役就让朱棣自行摆平。

朱棣恭敬道:“我正要去祭告太祖,陈述不孝儿朱棣将渡江围应天府。”

楚祯奇怪:“还未渡江,怎么先祭告太祖了?”

朱棣看向老将郭英,让他来解释。

郭英先朝楚史官拱手行礼,才叹说道:“当年太祖渡江攻城,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太祖常对人说,有了应天府,才有了夺天下之基!”

楚祯这才恍然。

对朱元璋来说,应天府是根据地,是王朝霸业中最重要的一环。

而现在,朱棣也领兵来到江北,准备渡江包围应天府,与当年他爹做的事一模一样!

所以,朱棣要先祭告,才敢渡江作战。

“要不我帮你转告你爹?你爹正在骑电动车中。”

楚祯召出史书。

众人无不侧目,被史官这句话惊住。

他们往日里的祭祀,哪里有这样直接告诉先人的?

此外,电动车?

以雷霆驱动的车驾?

果然是太祖高皇帝,在天上竟然能驾驭这样的车子!

朱棣表情也很精彩,似乎在回想电动车是什么,半晌才说:“我还是做完这礼节,史官再转告我父皇……这礼节,还是要的,将士们都在看着呢!”

“也对。”

楚祯微微一笑,祭拜先祖是给活人看的。

于是,众人出扬州城,在南郊设祭坛,朱棣亲自祭告太祖,朱高煦在身后陪祭。

楚祯在一旁听朱棣念祭文,“太祖肇造鸿业,垂法万年……太孙信任奸回,悉更旧制,太祖圣灵……”

大意就是告状,兼禀告他爹渡江之事。

楚祯用史书写下来,发给了朱元璋,暂时没得到回信。

祭告完毕,还没结束,朱棣又到江边祭大江之神,告诉神灵他起兵靖难的事,让长江之灵保佑他明日渡江顺利。

古人重祭祀。

楚祯与他们返回扬州城,才刚进了城门,就有人骑着马赶来禀告:“燕王殿下,庆城郡主求见!”

就在楚祯回忆庆城郡主是谁时,大惊失色的朱棣忙问:“我老姐姐在哪?”

“在府衙中!”

“你速速回去禀告,称弟马上去见姐姐!”

朱棣又吩咐他,那人应下,骑着马匆忙回去。

朱棣再邀楚祯一同去见他老姐姐。

“庆城郡主,老姐姐……我想起来是谁了!”

楚祯这才回忆起来这位郡主究竟是谁。

“咱们一边走一边说。”

朱棣骑马往前走,并给楚祯解释:“庆阳公主是我五伯的女儿,今年已六十有余,可恨那建文仍命她渡江来跟我谈!”

庆城郡主,庆阳公主,是指同一人。

楚祯知道此事,但朱棣怕他不懂,又解释说:“按历代礼制,我这位堂姐本该封为郡主,封公主乃是故元旧制,洪武四年,礼部上奏,按革除元朝旧习条例,应把公主降为郡主。

我父皇不忍降其旧封,所以仍称为公主,驸马诰命不收回,但只有封号,没有公主驸马匹配的岁禄、府邸。”

解释完,朱棣又恨恨道:“但太孙即位后,就把父皇恩允我老姐姐的庆阳公主封号夺走,改封其为庆城郡主,如此不孝之孙,岂能不惹出祸事来?”

楚祯看出来了,在朱元璋显灵后,现在的朱棣已经敢指责朱允炆的不是,而不是推脱说朝中有奸臣。

不从这位庆阳公主的封号变化,能看出不少事情来。

等老朱来到应天府知道此事,又不知会如何想。

不一会,楚祯见到了这位被降为郡主的庆阳公主,她是在府衙门前等候,身旁有几个侍女陪同。

“老姐姐!!”

朱棣连忙下马,朱高煦也赶紧下来,上前行礼见过长辈。

楚祯也下了马,走过去,看了几眼这位郡主。

她已年过六十,头发都白了,神色不太好,略带几分悲苦和忧虑。

不过,见到朱棣后,还是露出了一个笑容,走几步迎向堂弟。

也称呼朱棣为四弟。

双方见过面,庆城郡主第一次见到堂侄朱高煦,眼神里有几分发自内心的喜悦,说道:“可惜你姑姑近日来忧心多矣,忘了给侄子准备礼物。”

朱高煦忙谢过姑姑好意。

朱棣主动介绍道:“老姐姐,这位就是楚史官,二十七日前,史官在白沟桥上请太祖圣灵下界,化解了那场流血纷争!”

庆城郡主为之动容,连忙给楚祯行礼。

“公主不必多礼。”

楚祯客气了下,也和朱棣一样称她为公主。

众人先进衙门内,坐下来喝茶谈话。

庆城郡主先问了二十七日前的事,期间频频看向楚祯。

听完朱棣的讲述,庆城郡主恭敬问:“老身敢问史官,太祖在天上可好?”

“……”

楚祯无语,只能含糊回:“好,好得很,他刚学会怎么开电动车,准备过几日与唐太宗一起去游玩。”

“唐太宗?!”

众人瞩目,朱高煦也惊呆了,庆城郡主同样吓一跳,但仔细一想,又觉有道理。

唐太宗文成武德,也在天上不奇怪。

再者说,太祖对唐太宗皇帝多有景仰,去到天上见到后,肯定有一番交流。

唯有去过现代的朱棣,此刻是一副憋笑厉害的表情,借喝茶来掩饰。

但庆城郡主却心满意足,转而和朱棣笑道:“四弟你也猜得出,我奉陛下旨意前来,是为了与你商谈割地求和之事。”

“割地求和?”

谈到正事,朱棣立刻抛开儿女情长,冷笑的说:“我受我父皇封王尚且不能自保,老姐姐你的公主封号也被夺走,如今才说割地,有什么用?!”

庆城郡主也早猜到四弟会如此回答,丝毫没有意外,只叹说道:“城中人心惶惶,各大臣都要求出城,说是为守城,其实都是逃走以观后事。”

朱棣点头:“凡此类人,他日吾都将其罢黜!”

楚祯一笑,这是代入皇帝了。

庆城郡主又说:“京师空虚,圣上下罪己诏,又多遣人去往外地征兵,只是应者稀少,诸王倒是有些来了,却不进城。如今城内士气低落,四弟领军渡江即可入城。”

朱高煦等人大喜。

朱棣正色道:“我奉太祖旨意,只敢围应天府,未有旨意不敢入城。”又朝楚祯说道:“等史官再次请太祖显灵,太祖下旨后,我等方能进城!”

前面大喜的人听了,纷纷羞愧。

他们竟忘了此事!

庆城郡主叹道:“若能再见叔父,我也死而无憾。”

“老姐姐何出此言!”

两人又聊了一会,庆城郡主知道四弟忙于军事,也就不再多留,告辞回去。

朱棣说道:“老姐姐回去后,只跟我那侄儿说,让他早日开城,在太庙等候太祖圣灵下界,告诉城中官员百姓,守法循理,勿要惊慌无措!”

顿了下,再说:“我与侄儿至亲相爱,别无他意。可惜侄儿被奸臣蛊惑,我差点也遭难,幸得宗庙、太祖之灵垂佑,我与他很快就能见面了。”

庆城郡主记下,只让朱棣送她到府衙外,给楚祯再次行礼后,坐上马车离去。

朱棣也要去忙着准备明日渡江之事,命朱高煦陪同史官,也匆忙离开了。

楚祯对朱高煦道:“你爹刚才那句话说得有水平,很快就能与建文帝见面。”

“嘿嘿嘿。”

朱高煦咧嘴直笑,摩挲着砂锅大的拳头道:“不止我爹,我也期待跟这位堂哥见上一面!”

楚祯一笑,骑上马去各地看一看,等着明日渡江。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