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远去的风筝> 第三百九十二章,奉命调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九十二章,奉命调防(2 / 3)

交接完毕,韩勇把这个警卫连交给了黄维后,就准备离开衡阳了。这时毛人凤突然找到了韩勇,说起了要把仍在岳阳的第六十七军军政处转移到龙县去的事。对于六十七军的这个军政处,说实话韩勇并没太放在心上,虽然明知道这是军统安插在身已身边的人,但一来自己并没有做什么有背委员长的事,二来也知道自己这样一支武装,委员长要是不安排些人进来,是肯定不会放心的,就算自己拒绝了,军统还是会在暗中派人来的。与其让军统暗中布置人手,还不如就把他们放到明面上来。

想到这,韩勇对毛人凤说道:“毛站长,你的意思我是明白的,我是一名党国军人,军人自然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上峰如此安排,我韩勇决无二话,但是还请毛站长转告戴老板,这些人到了我这,我不会干涉他们的任何行动,但是也请他们不要无事生非,更不要来干涉我的军事行动,否则我是不会客气的。”

韩勇之所以敢和戴笠说这样的话,是有底气的,一来自己的部队不靠委员长发一枪一弹,也不问委员长要一分钱军费,完全是自给自足。二来自己有途径能搞到外援军火,委员长冲这也要对自己客气上几分,三来自己的手下都是跟着自己多年的老人,完全能信的过,有这些手下在,凭军政处那些人,根本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毛人凤见韩勇很爽快的就答应下来了,也很高兴,把原来准备进行劝说的话都咽了回去,再三保证军政处只是负责党务之事,决不会干涉韩勇的军事行动,然后又保证会把韩勇的话带给戴老板,这才告辞而去。韩勇又在衡阳多等了二天,待六十七军军政处的这些人前来衡阳和自己汇合之后,才和黄维等人告辞,带着手下离开衡阳回转朱泾村。

韩勇回到朱泾村没几天,韩勇这次回朱泾村,其他的事情没有干,就是专门看望于明转送来的近五万多失去家园和父母的孤儿,还有近十万难民,安置工作和唐大伟,阿爷,杨启明,杨红,王志等人专门开会,现在粤北也是难民的天堂,这里吃得饱,有事情做,就是想当兵很难,实在没有事做的就去当民兵。

现在东江纵队的士兵最低的也有六块大洋,吃的又好,战火纷飞的年代,有这样的钱,就可以保证一家人幸福的生活。当官的更加高,班长都十块大洋。

机要室就送来了重庆总指挥部的电报,第六十五师和第六十九师划出六十七军编制,单独成立四十五军,以郭汝栋为军长。四十五军肃属于陈诚将军的武汉卫戎司令部。而六十七军下辖七十三师、七十五师、七十七师、七十八师四个师以及一个炮兵旅、一个装甲旅。六十七军在休整完毕之后,进驻两广之间的贺州、韶关地区。

韩勇对照着电报看了一下地图,有些明白委员长的想法了,委员长是对日军攻占了羊城和珠江三角地区有些不满,想着能击败日军在粤省地区的三个师团,从而夺回羊城,好能打通外援的道路,从而能够得到处援。对于打败日军在粤省地区的三个师团,韩勇是有把握的,可是要夺回有日军军舰相助防守的羊城市就没那么容易了,再说就算能夺回惠阳港,没有海军的华夏又如何确保航线的畅通呢?

不过既然总指挥部下了这个命令,自己就只有照办,就算不攻打羊城,在粤省地区打击一下小日本也是好的,省得小日本四下乱窜,不仅威协湖南,而且兵犯梅县,河源。想到这韩勇就让机要室给重庆回电,告诉总指挥部六十七军服从命令,待休整完毕立既全军开赴贺州、韶关一线。

通过战报以及别的渠道,韩勇知道此时武汉的战局虽然不好,但是还没到危急之时,日军的第十一军一零六师团已经基本上拼光了,现在也只有第五师团、第十八师团、第一零一师团和第二十七师团这四个师团在向武汉进功。

第五师团和第一零一师团都损失过半,在攻占了广济之后就地休整,怎么也不肯再向西攻击,而第二十七师团和第十八师团在长江南岸,面对国军的幕府山防线也是攻击的很艰难。国军虽然把中央军的主力都后撤休整了,但是其它的地方部队仍然有几十万人,也不乏桂军、川军、西北军这样的能打硬仗的部队在内。

而大别山那里第二军的四个师团想突破十几万人的中国军队,穿过大别山也非易事,何况大别山那里还有罗卓英在统一调度指挥。以韩勇的看法,只要大别山没有被突破,长江上的田家镇要塞还在,日军就休想靠近武汉市。不过关键还是看田家镇要塞能守上多久了。

既然重庆总指挥部己经下了命令,韩勇自然就要照办。韩勇留下了成军不久的第七十八师在朱泾村继续整训,在和广西那边的总参谋长夏威将军打过了招呼之后,就下令六十七俊进驻韶关,七十五师和七十七师进驻贺州市,六十七军军部以及直属部队随九十师进驻韶关。

韩勇一声令下,手下就开始行动起来,三个师、四个直属旅六万多人,加上火炮、战车以及后勤辎重部门,浩浩荡荡,三天的时间才全部离开朱泾村。留在朱泾村主管一切的仍然是张廷。高光武的第七师训练还不到位,留在朱泾村既是继续训练,又同时守卫朱泾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