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五百九十五章 西北狼烟(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九十五章 西北狼烟(4)(1 / 5)

第二天,吕公著就上书两宫,以户部国用拮据为名,请求遣御史、大臣,分赴河南府、颍昌府、大名府、开封府。

将当地的常平仓储存的财帛,运回汴京,转入左藏,以供国用。

他的这个请求,自然得到了批准。

在两宫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常平仓的钱帛,就是国家的钱帛。

放在地方,还是存在左藏,都是一样,现在国用拮据,右相想调动地方常平仓的钱帛入京很合理。

吕公著在得到了两宫批准后,回头就将李常的奏疏,以他的名义,用了实封状的形式,送到了赵煦手中。

赵煦看完,再一打听,吕公著今天上书两宫的事情,眼睛就眯了起来。

“吕相公还是公忠体国的。”

但问题是,大宋才刚刚废了市易法。

不得不说李常的出发点是很好的。

知州、知县掌方向,推官、主薄抓经济。

这又来一个和市易务功能差不多的籴本司?

去年,堤岸司的堆垛场在贾种民的主持下扑买,得钱百万贯!

只有让财货流通起来,经济才会发展。

“天下州郡坊场……”赵煦看着李常奏疏上的内容,想着那些遍布天下的官营坊场,就慢慢的眯起眼睛来。

因为这些坊场是官产,所以,从上到下都缺乏监督。

“总得想个办法……将这些钱收回来才行。”他轻声说着。

“乞立籴本司?”赵煦翻着奏疏的抬头,嘴唇微微抿起来。

老吕家的政治觉悟,一向很好。

坊场这个东西,全部是官产!

虽然,这笔钱是商贾们承包那些堆垛场三年的费用,平均到一年也就三十几万贯。

若算上这个,那么实际上,宋用臣的堤岸司的收入,是远不如现在商贾们经营的堆垛场的。

这不就是送肉给他们吗?

甚至是很进步的经济理念。

他就有些念头不通达了。

再一個,常平仓这东西,是随便能碰的吗?

你说你不强迫,不立绩效,不赚钱,谁会信呢?

常平仓,他现在是不好碰,也碰不得。

这些东西,都是历代赵官家们,通过内臣、外戚和监当官们,在地方上精耕细作出来的。

他将人性想的太好了。

所以,赵煦知道,吕公著可能是看到了些什么苗头,这是在未雨绸缪呢!

这个想法也很进步。

不过呢……

所以,他想建立一个全新的机构:籴本司。

将其放在户部下面,由都堂指挥。在地方则由州县的推官、主薄兼领。

所以,在这个角度来说,大宋的经济不仅仅是官僚垄断经济。

想法是很好的。

但这并不代表,其他东西他不能碰。

要知道,扑买的堤岸司堆垛场,可是提前去掉了,那两个最赚钱的大堆垛场的——它们被赵煦送给了高、向两家太夫人,充作脂粉钱。

他说:伏见现今常平、坊场、免役积剩五千余万贯,散在天下州郡,贯朽不用,利不及物,窃缘泉货流通乃有所济……

和常平仓不同。

就是李常的这份奏疏……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堤岸司。

于是,腐败横行,积弊丛生!

以为,可以通过知州、知县来监督兼领籴本司的推官、主薄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