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都市言情>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第三百六十章 过大年啦 (万字求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六十章 过大年啦 (万字求月(2 / 4)

听闻李增的话,李坤、李城都摇起头来。

李坤提醒李增道:“老六,在班子里没有掌握绝对主动权的时候,这个提议想都不要想,绝对不能开口,不然就是背锅的。”

李城道:“就算掌握了班子,这个提议也不能由你来开口。不然出一点事,本地的那些干部一下就能把你打倒。千万不要抱着从四九城下去,或者从石油系统调过去,就以为人家是请诸葛亮出山,请高人去拯救他们的心思,其实人家巴不得你滚蛋。强龙难压地头蛇,越是基层的工作,越复杂难搞。半步差池,身败名裂。”

老七李坊笑道:“唐朝宰相都是不历州县不拟台省,所以唐朝名相辈出。从下面一级级熬出来的,都是人精。”

李源笑眯眯道:“老四,你过几年也要下去的吧?”

李城点了点头,李坤笑道:“李城下去的话,就直接是市一级的了,好做一些。”

李城摇头道:“大变革时代,可以英雄辈出,但也是大浪淘沙,平庸淘汰的占多数。能熬出头的,终究是少数。”

老九李埠感慨道:“是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而且,还全是烂摊子。现在就算是县一级,班子里也是搞事的人多,斗起来都是好手,甚至三个种类的人都还没清干净。”

李城沉声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该出手的时候,一定不要顾忌,尤其是对上面点名要清理的那三种东西。”

李坤点头道:“到位置后,先拿他们的脑袋来祭旗立威。穷山恶水出刁民,这个话外面不能讲,但心里要有数。上任三把火,一定要烧的旺旺的,不然根本镇不住场面。”

都是自家至亲在,一些话已经近乎敞开了说了。

李城道:“去先观察一段时间,一个礼拜比较合适,然后狠狠的打,刨根究底的打,借着董老的威名,好好算算旧账,把家里清扫干净!但是要速战速决,打完就收,不能出现乱子,也不能让上级生出太多不满。毕竟任何时候,稳定,压倒一切。

但是就我观察,这世道还是要出些问题。正策转变的太快太猛,严了二十年,一朝放开,什么猪狗阿物都出来了。乱哄哄的地痞流氓一个个也都蹿出来了,八婶去年杀了一大批,往西疆送了一大批,算是将将把四九城的苗头给压下去了。但是我看八婶调任没多久,新一批知青回来后,又开始乱起来了。连京城都这样,更何况其他地方?

我预料再这么乱下去,两三年内必然还要再狠狠收拾一波,跑不了的。

所以你们下去后,不要急,先把三类坏东西给狠打一批,见好就收,让上级知道你们有分寸。

再等上两三年,藏起来的一些坏东西肯定还会冒头,你们的位置也稳了些,把工作做足后,下一波再开杀戒的时候,就能有的放矢了。

我在组织单位看了很多卷宗,也请教了八婶儿和程家一些长辈,得出一个心得:在地方上工作,一定不能急躁,要有耐心,要寻找机会,等待机会,抓住机会,不出手则已,出手就要一击必杀!”

李源对父兄们笑道:“小四很不错了。什么叫家学?这就叫家学。这种心得,除了至亲外,没人会往外教。有的自私的人,就是至亲兄弟也不会教,只教儿子。”

李城对李源笑道:“八叔,大哥他们那边,可能还是需要您帮衬一把。”

李源哈哈笑道:“你小子……说说看,怎么帮衬?”

李城道:“即便是发动群众来修路,可资金总还是得解决。县内公路和码头加起来,没有一百万下不来。”

一九八零年的一百万,已经是很大的数字了。

李源笑道:“我给他贷一百万,他上面市里能劫走八十万你信不信?八十万都不够,之所以留二十万,是想让他再贷二百万,最好是五百万。”

李江骂道:“这算什么王八蛋?土匪吗?”

李城闻言一滞,苦笑一叹道:“我还真没想到这一茬儿……是啊,是有这个可能,要讲组织原则,要发扬风格……”

李源笑道:“你现在的位置还没接触到这些,再者,有你八婶儿和程家那边在跟前看着,一般人也不会为难你。可等你以后下去后,你一定会遇到这种事。别说你了,那些正儿八经的第二辈儿们下去后,大部分都是摔的灰头土脸。所以,你们千万不要傲慢自大。你们在那些老油条眼里,就是啥也不懂的嫩瓜蛋子!谁要觉得自己了不起,谁就跟笑话一样!”

李源看着一干沉默下来的子侄们继续说道:“现在还没完全放开,不仅是正策上,主要还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李城刚才说的是对的,你们下去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把班子清理干净,然后再收拢好人心。能做到这一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现在的情况下,我想上面也没指望你们能立刻大展身手发展经济。内陆腹地,要先稳住。这个做不好,其他的都是扯淡。

花个一两年时间能把这个事办好就不错了,三到五年都有可能。

办好这件事后,我再想办法。”

顿了顿,李源干脆下猛药,说的更直白些:“上面如果真指望你们快速发展起经济来,就不会把你们调到内陆省份了。

国家资源有限,要集中精力,先发展一些容易发展起来的地方,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地方只会是沿海城市,而不是你们那里。

所以你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要以为调动你们时说的那么好听,一个个卧龙不出苍生难安,实际上,你们定位是什么自己要清楚。”

李家第三辈儿子弟们听到这话,一个个脸色都真的不好看了。

之前组织上找他们谈话的时候,还真是把他们捧上天了。

好像没有他们,改革开放就不能成功一样……

所以他们才会一个个意气风发,心里怀有大抱负。

一个个也都有小算盘,他们有那么有钱的八叔在后面站着,先天就比其他人多了好大一笔正治资源。

一个个才三十多,干十年升一大阶,那前途简直不可限量。

可是现在被李源这盆冷水泼的……

拔凉拔凉的,后脊梁都是冷的。

一直没开口的李桂突然呵斥道:“看你们一个个熊样!咋了,当了县太爷还不满意,一个个还都想顺风顺水的当宰相?别忘了,你们都是农民的孩子,能走到这一步,是多少人一辈子都熬不出来的。你们自己问问自己,你们比其他人能强多少?”

其他人不敢吭声,李城呵呵笑道:“强在有这么个八叔。”

其他第三辈儿们又一个个都嘿嘿笑了起来,只是笑的有些苦。

好在,这会儿都清醒了不少。

李坤双手用力揉了揉脸,道:“得亏把八叔请过来,讲了这番话,不然……是要栽大跟头的啊。我现在才想明白,原来组织单位的那些人,是怕我们不肯从石油里挪窝啊。”

李城笑道:“当然了。现在全国哪里不难?就石油单位的油水最肥。古老去过东北后,大庆那边都开始盖楼了,石油工人都能分到楼房。四九城好些单位都还在大杂院里办公呢。”

有几个低声骂了起来……

不是怕吃苦,可被骗的滋味儿真不好受。

李源看的好开心,哈哈一阵笑。

一群亲侄儿:“……”

被一群幽怨的目光看的头皮发麻,李源干咳了声,道:“我要是硬把你们往上推呢,也不是不行。但这样搞你们将来百分百得不到重用,靠资本推出来的,谁会大用?可你们要是靠自己熬出来的,那才叫真才实学。大唐本身可能很难参与你们治下的发展,要避讳。但是,你们真能做出成绩来,我可以推荐一些港商过去投资。所以啊,终究还是要看你们自己。

也别觉得坤儿是老大,四儿现在发展的好,将来我就一定力推这两个,想多了。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纵观历史,绝大多数成功者都是大器晚成。刘邦刚开始跟项羽比,那就是个瘪三呐。朱元璋开始也没法跟张士诚和陈友谅比。但笑到最后的,却是他们。

所以别沮丧,再说你们现在这个起点,已经高的不像话了,希望你们把握好人生机遇,直面困难。”

李坤点点头,看着李源道:“八叔,您的意思我们明白了。只是我们过去后,除了把班子抓起来外,总还是要干些什么吧?”

李源仰着脸想了想后,笑道:“干,当然要干。吃皇粮的人压缩一下,先想办法帮农民喘口气。历史上为什么无为而治的年代,老百姓的日子反而会更轻松些?既然暂时客观条件不允许,就先别瞎折腾。干的多亏的多,还美其名曰交学费,交的都是农民的血。

真想做些什么,就先带人修修水利,想办法多帮农民弄些化肥什么的,农闲的时候开班办些普通话教学。大唐这两年会在大陆这边投几个劳动密集型工厂,和你们搞个对口,接收一批农民。

可以以集体的形式来对口,这样工资一半给农民,一半县里留下,积攒起来修路。港岛工人现在一个月工资超过两千了,大陆这边一个月能开到两百,比八级工还高。留一半,一个月一个人就是一百,一千个人就是十万,钱到账就开始修路,上面也卡不着,一年下来,路不就修好了么?”

别觉得黑心,县里其实可以抽调一部分工人外派干活,工资照发,可在外面打工的工资,比他们原本的工资高一倍都不止。

拿原本的工资,县里能截留的更多。

所以还不如让农民出来,哪怕一个月只留一半,也比他们种一年地落手里的多。

再过四年,身份证开始派发后,才有自己出来打工的事……

李坊、李埠、李场等人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一个个也不讲官容仪态了,扯着嗓子叫:“八叔!这种好事可别忘了我们啊!!”

这种方式还不涉及资本交易,还不用过上级财政,还能体现能力的好事,谁不想沾一手啊?

看着一群人嗷嗷叫,李源哈哈笑。

李池骂:“没你们八叔,你们官就做不了了?做不了干脆回家种地拉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