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都市言情>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第三百三十三章 雨妈妈的妈妈杀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三章 雨妈妈的妈妈杀来了(2 / 3)

李源笑道:“放心,我又不是神经病,没事儿去杀哪门子的人。这边再忙几年,我就回四九城当个郎中。老实说,你们这些事太高端,我就一普通百姓,真没心思掺和到这种高度的事情里来。”

三人都没当真,开街霸什么玩笑,也不瞧瞧你干的都是啥事儿……

要不是买了一家银行,李家的财富比国库里的外汇储备都多,还他么郎中百姓……

到了一楼客厅,李源直接领人去了会议室。

餐厅在二楼,但和这些人的交情还没到穿堂入室的程度。

“还是你会享受,这庄园跟宫殿一样。”

乔兴笑道。

李源嘲笑道:“你真是泥腿子出身……问问荣大公子,就这别墅,能和荣家在盛海滩的荣公馆比么?”

那是荣氏财团的大本营,步行至外滩只有六百米的距离,到苏州河只有一百五十米,曾经风光无限。

无数盛海滩的风云人物曾在此出没,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痕迹。

而青衣岛,只是港九外的一个离岛,属于新界,农村地界。

乔兴都懵了,打记事以来,还是头一回听人说他是泥腿子出身,虽然他老子的确是佃户出身,后来又在南泥湾种地,当过农垦部的老大……

梅长宁差点没笑死,荣志坚也没忍住,哼哼哼的笑了起来。

乔兴生了会儿气后,也摇头苦笑起来,道:“我父亲要是听到这句话,他还会更高兴些。他常和我们说,他打仗厉害,但更厉害的其实是种地。南泥湾种了回,把烂泥塘变成塞上江南,西疆又种了回,让几十万大军不用问上面要一颗粮食,一下抵定了边疆稳定的大局。”

李源笑道:“那是,我军有传奇色彩的上将军就那么几位,乔老绝对大功于国。”话锋又一转:“所以,你最好在这边干出成绩来再亮明身份。不然万一干差了,别影响乔老的名声了。”

乔兴气的笑骂道:“要不是知道打不过你,今儿非得和你过过招不可!”

李源笑了笑,问道:“你们吃了没有?”

乔兴看着他道:“这不是正好饭点儿来的么?”

李源道:“临时做也来不及了……有了,你们等等。”

他出去稍许,取回来一堆东西,还拎了两个开水瓶。

梅长宁和乔兴才从内地过来没多久,不认识此物,荣志坚却是去年就过来的,看到此物后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心里开始疯狂日狗,蒲他阿母啊,居然请吃公仔面!!

公仔面是港岛的叫法,还有一个名字,叫方便面……

李源看了荣志坚一眼,笑道:“你是富家子弟出身,估计吃不惯这种面。我是从那三年过来的,初吃这种面,就在想如果那三年老百姓能有这样方便储存方便煮的面吃,那该多好啊。”

荣志坚见识了这孙子的牙尖嘴利了,忙道:“李兄,在下也爱吃这种杯面,这还是日本进口的。”

方便面三十年前就有了,杯面却是七一年才由日本推出来的。

别小瞧杯面的技术含量,要把原本两厘米厚的发泡聚苯乙烯压薄到了两毫米,即便是日本都没这种技术,需要从美国引进设备。

荣志坚也算是主动为李源找补了番……

三人帮助撕了料包,李源连泡了四碗面,三分钟后,在一片云雾缭绕又香喷喷的鸡汤香气间,他问道:“阿宁,你们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儿前来是有什么事么?我都穷的只能吃杯面了,你们总不会是来借钱的吧?”

丑话说前面了。

梅长宁吃的正香,听了这话差点一口喷了出来,无语道:“你还真是……不至于。”

乔兴也是一边摇头,一边不忘吸溜吸溜的吃面,还别说,真挺香。

荣志坚吃相就斯文多了,拿出手帕擦拭了下嘴角才道:“宁哥和兴哥来港岛后,在了解港岛情况时,得知了李兄的大唐在七三年股灾中的收益,惊为天人。他们想进股市趟趟水,所以就来请教请教李兄。”

梅长宁吃了一口面,咽下后,侧脸看向李源,道:“源子,怎么做到的?教教我们。实在是太缺经费,不弄些钱出来,什么事都做不了。这种面,我们的人都吃不起。”

李源笑了笑,怪不得这位将来被人尊一声老板,他道:“你们要是连本钱都没有,怎么进股市?”

梅长宁看着李源认真道:“我们手里有些东西,可以出手换一笔钱。但是东西是死的,钱也有数。没有生财之道,很快就会用尽。”

李源一时没反应过来,问道:“什么东西?”

梅长宁道:“古董。”

李源恍然,是了,当下国家已经穷到了……后世国人完全无法想象的地步。

其实也应该能想的到,任何一个国家经过那么多的乱象,还担负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三线工程建设,还是一个农业国家,都不可能再有多少家底儿可言。

而中信的第一年,荣老接见了四十多个国家四千多名投资者,没谈成一桩生意,因为中方掏不出任何资金来合资,太穷了。

如果不想一些其他办法,解决一下难题,连启动工作都开展不下去。

只是这个层面去卖古董换钱,实在不好听。

等过几年连这个也不在乎了,友谊商店里欢迎外国朋友用外汇来买……

可以想象的到,上面做出这个决定时,心里有多么煎熬。

他们想不到这些政策会被后世子孙诟病么?

自然不会,可是没有办法,经济确实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不搞大工业发展可能还好一点,可不发展大工业,就永远不能富国强民。

发展吧,一个宝钢,就将那点本就微薄的家底吸的一干二净。

穷到了极致……

李源沉吟稍许后,叹息一声道:“要没搞这个银行,我高低支援你们一笔资金。可现在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