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都市言情>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696 组织需要你刷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96 组织需要你刷脸(1 / 2)

韦尔特曼还真的去了沙城……

“卧槽?不是,这老头儿去沙城干什么?他有毛病?”

不理解,真的不理解。

张老板听省府大院的秘书长说起这事儿,就觉得非常滑稽。

毫无疑问的,某个秃头老汉肯定又耍弄了什么手段。

“魏老让密歇根大学的阎教授,邀请了韦尔特曼先生一起前往沙城的大学城科研中心,安校长也一起陪同的,毕竟,也算是有两江工业大学的校区嘛。”

“阎教授?”

回想了一下,这人好像是澄江东乡的啊,在密歇根大学做研究,也是准诺奖级的猛人。

而韦尔特曼退休之前,二十年前就在密歇根大学,虽然现在一直呆在老家尼德兰的比尔托文,但这情分还是有的。

“咳嗯。”

秘书长小声道,“魏老说服了阎教授支持一下家乡的科学研究建设……”

“家乡……”

我特么直接吐了。

还别说,你还真别说,几十年前沙城的一大半,还真就是澄江的东部乡下。

说是“老乡”,一点儿毛病都没有。

“乌德勒支大学对在华合办独立学院或者二级学院或者大学……都很感兴趣。”

“啥?!”

张浩南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那老东西是会摄魂大法吧?!尼德兰人脑子进水了?!”

“昨天,张老板,你去牛首山玩了,不太清楚情况。魏老跟京城来的同志说,说是沙城现在经济良好,完全可以独立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正负电子对撞机……”

“他懂个勾八的强子、电子!他一个小学都没有念完的文盲张嘴就来,那帮科学家就敢信?!”

“敢。”

“……”

“你懂的,张老板。”

我懂的。

我懂你奶奶个腿儿。

都是什么狗屁玩意儿!

其实有一点张浩南倒是误判了,秃头老汉是文盲不假,对基础科学一窍不通也是肯定的,甚至他都不知道什么是“经典物理”,但不妨碍他很多年前就去“京城正负电子对撞机”参观。

正因为是文盲,他对“高科技”有着很多不切实际的想象,几乎是朝着“七十二般变化”去琢磨的。

在三十年前,当时秃头老汉还在琢磨着多挖几个粪坑积攒“农家肥”的时候,高能物理及相关基础科学研究设备建设,已经提上了议程。

当时政务院一把手的批示是“刻不容缓”,但真正看到苗头,是“四三项目”。

其中有个重要前导基础,就是阿美利加大统领的中国之旅。

没有这个,后续什么都不会有,因为光靠国内自有资金、技术,那要消耗太多太多的时间。

对于秃头老汉来说,他对“高科技”不切实际的想象很多都是错误的,但他知道这些不切实际想象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结果。

“四三项目”的受惠者之一,就包括了底层农民,魏刚不可能忘了从“农家肥”到化肥的过渡。

但具体到“正负电子对撞机”的验收,也就十年不到,这个漫长过程中,还有一系列的社会事件发生,但基本上还是走了过来。

而这个磕磕绊绊的高能物理项目工程,连三个亿都没有用到。

其中很多成本的降低,纯粹是因为很多科学家年轻时候在北美和欧洲的任职经历。

技术之外的政治成本,那当然就是因为那年阿美利加大统领的访华。

“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对彩电可是一点兴趣都没有,想要上桌说话,就得用科研实力。

秃头老汉现在进入到了一种“魔怔”状态,他对基础科学研究是不懂的,但不妨碍他吹牛逼,而这个道具,就是“沙食系”。

吹当下有意义,但并不是全部,对科学家来说,还要看未来。

这一点,跟经济学家倒是有共通之处。

沙城,已经开始运转的实验中心没几个人,军警保安的数量比科研人员还要多一些,来这里读研的小研究生一个个看上去无比“愚蠢”,很纯粹的“愚蠢”模样,给韦尔特曼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只有一片空白,才能尽最大可能去放飞想象力。

不过他不是过来看应用工程方面的科研能力,他主要是看看魏刚跟他描述的未来。

也不仅仅是对他描述,实际上是给尼德兰多个领域的研究人员。

他本人对病理学了解不多,但这不妨碍他顺便询问一下资金投入方向。

“除了‘大桥养猪场’,还有‘吾家医院’,都有非常优良的科研经费来源。请看,这是主要资助方‘沙食集团’的介绍……”

“我市的‘大桥食品’,在‘大桥茶叶种植园’上投入很大,并且公司本身也非常关注公益事业,当然对自然科学的关注也从未缺少……”

“这是我市推出的‘猫猫茶’,预计会有百亿左右市场规模……”

“请看,这是最近新研发的材料,将会应用到第二代和第二点五代‘洞洞鞋’上……”

本来秃头老汉吹牛逼只是为了忽悠外国的科学家,但是万万没想到,跟着一起过来凑热闹的国内科学家,先心动了。

京城来的高能物理所老同志,将衬衫口袋上的钢笔取了下来,赶紧写了一个地址给魏刚:“魏主任,魏主任,七月份来京城聚一聚嘛……”

连航天大院做对外联络的小秘书,也赶紧屁颠屁颠记录着。

秃头老汉说的东西单独拿一个出来,其实都没什么的,可是,这些所有东西合起来,是同一家的。

放国际上来讲,这就是相当规模的大型财团。

而且还没有不良资产。

至于内部管理上的更多细节,外界知道的不多,两江省内部,也就一部分人听说本地某些部门的人,被抽调去“沙食系”帮忙。

两江省十三个市,都有这样的传说;但是两江省十三个市,知道全省都这样的……除了省府大院,也没几个人了。

大部分地方城市,只是知道自己市里有人被借过去或者挖过去,绝对想不到张老板根本不做人的。

倘若“沙食系”也是个地级市,那么这个地级市的政治能量强得极其离谱。

“请诸位科学家放心,我沙城对科学技术的追求,是坚定不移的,是很有决心的。如果说有什么研究想要来华合作,完全可以优先考虑我们沙城。虽然沙城是个小城市,但是我们跟国内其它地区的合作,一直没有间断,并且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资金和人才。因此,如果说有地理上的面积要求,我们沙城也是有办法的解决的,毕竟,我们的国家,东西南北什么面貌都有,有什么需求,都可以提,提出来,再看能不能解决……”

叽里呱啦说了一通,访华科学家的翻译们一个都没听懂。

好像是普通话,但就是一脸懵。

不过还好,翻译们发现中国的科学家,也带着翻译,也没听懂……

那没事了。

很公平。

小赵秘书累得满头大汗,拿着介绍书不断地讲解,万幸他对“沙食系”的企业规模如数家珍。

数据张口就来。

有些秃头老汉没提到的,他就做个补充,比如“浦江一号”这种十亿规模产值的小业务,说出来的时候,京城来的人一脸的错愕。

合着这种级别的,还不配魏主任提一嘴?!

小赵秘书寻思着……还有鳗鲡呢?!

好家伙……

然后韦尔特曼在沙城吃了一顿鳗鲡宴,魏刚请的客,之后他就做了一个决定,在中国做半年访问学者。

别问为什么不想念家乡的风车,问就是鳗鱼太好吃了。

事实真相当然不是因为鳗鲡肥美,而是密歇根大学打算七月份派出访华考察团,以及韦尔特曼在北美的孩子们,也想过来看看他,顺便看看能不能做点儿小生意。

学术上的事情,在北美想要做生意,后来者难度越来越高,不是“根正苗白”,委实有点儿门槛。

全球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新兴的大型财团,投入大量科研经费进入一个或者多个领域了。

这是个机遇。

韦尔特曼跟沙城市政府还一起去度假村吃了顿好的,期间他听说了一个非常劲爆的消息。

或者说,是一个承诺。

那就是,某个叫“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单位,未来会变现大概三百到一千五百亿,这笔钱,是对“西格尔”的一点儿微薄补偿……

韦尔特曼寻思着这钱都可以开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升级版了,他四十年前的博士生导师莱昂·范霍夫就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理论部主任,同事们想要搞多少经费他太清楚不过。

顶尖理论物理学家是所有领域科学家中,花钱最恐怖的群体,没人知道会收获什么,社会上看到成果后续是四十年后。

至少韦尔特曼很清楚,老师在乌得勒支当理论物理教授时的一些想法,是在前年才有了社会面的积极反馈。

那年,他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作为一个顶尖的基础科学研究者,有三样东西要不断挑战:灵感,时间……还有经费。

没有了苏联的当代,再想轻易地从北美财团那里拿到钱,已经很难了。

而欧洲,科学家们要说服的不是弗兰克,不是不列颠,不是德意志……而是所有!

所有国家!

所有政府!

让他们的人民知道这些研究很重要,让他们的政府批准预算,让他们的议会审核通过!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想到这些,韦尔特曼就感觉有些疲惫,还好,自己已经过了还要瞎折腾的阶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