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 / 3)

“是啊,当时俺们老家那衙役说了,这些散落的粮食是属于粮食运回京城路上的损耗的,不然粮食运到京城数量就少了,到时候就会记我们没有交足税,这就麻烦了。

怎么可能会是被那些官员和小吏贪了呢?”

“对啊!他们要是贪了这些损耗,那我们的粮食运到京城后不久少了吗?

他们要怎么向上面交代?”

一众原关内的百姓纷纷出声询问起来,对于这件事满是不解。

在他们看来,这是很合理的事情啊,这粮食在运输到京城的路上,那些运输的民夫肯定也是要吃粮食的,这些损耗就是给他们吃的。

这样他们才不会去吃他们交的粮税,到时候粮食入国库的时候才能对的上账。

这要是被那些当官的贪了,那粮食不就对不上账了吗?

这不可能吧?!

面对百姓们的疑惑,萧放的内心是复杂的。

既有因为这些百姓太过单纯而生出的无奈,也有他们对官府的信任而感觉到愧疚与欣慰。

愧疚的是大宋官府辜负了他们的信任。

作为一名读书人,他对那些同样是读书人出身,成了官员后却如此卑鄙无耻的盘剥百姓的官员们感到愤怒不已。

这些人的行为哪里还像是一个读圣贤书的君子,这分明就是满口仁义道德,实际行动上却卑鄙无耻的伪君子!

而让萧放欣慰的却是,对于那些伪君子讲出来的理由,善良的白银们居然接受了,他们居然觉得这件事很合理。

他们自己也认为应该出这笔银子,不然那些民夫就没得吃的了。

他们这种想法,萧放很明白是因为什么。

一来是这些百姓因为学识的原因,对大宋的制度并不了解。

二来也是他们自己感同身受,认为如果自己不给这些粮食,官府就也不会给那些运粮的民夫粮食,他们就会饿肚子,所以这才心甘情愿的给了这些“损耗”。

其实按照大宋的法律,对于路途上的损耗是都已经包含在了征收的粮税里面了。

朝廷会根据征税当地距离京城的远近程度制定相对应的路途损耗,只要粮食入库后,剩余的数量是在扣除了损耗之上的数量就算核对无误了。

所以那些民夫的吃用早就已经计算在了征收的粮税中了,根本就不用再额外增加。

那些个官员们之所以要这么干,为的就是给自己多加些收入。

这些损耗根本就不是朝廷需要征收的!

而在萧放将真相讲出来后,刚才还喧闹无比的征粮点忽然就安静了下来。

所有听到了萧放话语声的百姓全都怔怔的看着地上那个斛斗出神。

一片寂静中,一名老者抬起颤抖的手,上前两步轻轻抚摸着斛斗的斛口边缘,不断喃喃道:

“没有损耗、不用冒尖、更不用踢斛……

那些个杀千刀的,他们骗了俺,骗了俺们!

他们骗的哪里是粮食啊,他们骗的是俺们的命啊!

是命啊!”

喃喃中,泪水不知不觉已经挂满了老者布满沟壑与岁月的的脸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