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都市言情>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第226章 哭笑不得的窘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6章 哭笑不得的窘境(1 / 2)

四合院多出了刘岚,还有她那两个孩子后,更加热闹了。

周海龙和周海涛都在红星小学读书,跟阎解娣的年纪差不多,因此三人经常一块上下学。

许大茂多了两个儿子,整个人也挺直了腰杆,又恢复了往日的雄风。

聋老太太的病,在服用了丁秋楠开的药方后,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

只不过整个人好像老了一圈,现在一天三顿饭都是一大妈做好了,给她送过去。

完成了撰写守则的任务后。

李爱国重新调回131包乘组,整日奔驰在从京城到津城的铁轨上。

前往津城的时候,辛苦几个小时。

返回京城的路上,就可以在宿营车内跟张雅芝交流种菜的心得。

小日子过得倒也算是快乐。

只是李爱国也感觉到了。

自从重新回到包乘组后,自己的任务好像变多了。

在机务段里,工作分为两种。

一种是活计。

又简称为本职工作。

比如李爱国作为包乘组的司机,驾驶列车前往津城,这就是活计。

活计是可以请假的。

即使活计无法顺利完成,也没有关系。

第二种是任务。

任务是上级临时分配的工作。

比如临时调配到货运列车上,完成一次运输任务。

这叫做任务。

任务不可推脱。

必须完成。

还得是尽善尽美的完成。

这年代,天大地大,任务最大。

这不。

这天行车回到机务段。

李爱国刚跟曹文直他们一块,刚从火车头上跳下来,脚下扬起的尘土还没有落地。

一位身穿工装的调度员就快步跑了过来。

“李爱国同志,刚接到调度站的通知,咱们机务段的一辆运煤列车,突发故障,撂在了京门铁路上。”

还没等李爱国反应过来,曹文直的脸色就变了。

“京门铁路.那段铁路是繁忙路段,每天有七八趟西边进京的列车经过。”

李爱国这会也想起了京门铁路的信息。

京门铁路的名字听起来很大气,其实是指京城到门头沟的那段铁路线,在后世算是地铁。

距离前门机务段只有六十多里地的距离,全长仅仅五十多公里。

京门铁路是京城近郊修建最早的铁路线。

门头沟地区是京城附近有名的煤矿区。

为了将煤矿倒腾出来,前朝管理者批准了简部奏请,修建西直门到门头沟的铁路支线方案,由我国著名的铁路专家詹天佑主持修造。

解放后,京门铁路线继续承担煤炭向外运输任务,同时还为地区经济建设,民生保障做出杰出贡献。

担负起门头沟片区居民出行的重任。

别看乘坐火车抵达京城火车站,需要两个多小时。

在这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却是民众首选的交通方式。

一旦运煤列车没有及时清空,那么后续的列车只能堵在铁轨上。

……

“区间隔离了吗?”李爱国问道。

调度员点头道:“已经隔离了,沿途的列车都被勒令停在原地,等待调度命令。”

“走,我们马上出发!”

李爱国不再犹豫。

这是一次重大的任务。

作为火车司机,遇到重大任务,必须勇于顶上去。

“调度室为了这次救援任务,特意调派了一辆苏制FD型蒸汽机车,就停在前面。”

李爱国带着副司机刘清泉和司炉工老赵跟着调度员,大步往站场走去。

曹文直有些不放心,从后面跟上来,拍拍李爱国的肩膀:“爱国,门头沟那边的铁路是老铁路了,行车的时候,注意点。”

“你放心吧,师傅,我开了半年火车了,从来没有出过事!肯定不会有问题。”李爱国拍着胸脯保证道。

话是这么说,李爱国却有些担心。

开火车跟开汽车不一样,摸着方向盘,踩下油门,到处都能乱蹿。

火车司机出发前,必须得搞清楚沿途铁路的状况。

要从资料室取出该路段的线路纵断面,进行细致的研究,确定行车方案。

但是。

目前时间不允许这么做,只能靠着自己的胆量和技术执行任务了。

同时这也是段里面选择李爱国执行任务的原因。

按理说。

曹文直作为李爱国的师傅,无论是行车经验和里程数都远超李爱国。

只是经过几次的任务,李爱国的技术和随机应变能力,已经征服了段里面的领导。

机务段的领导,在得知意外发生时,第一反应,就是将李爱国派过去。

这小子指靠得住。

苏制FD型蒸汽机车比一般的蒸汽火车更长、更大,总重吨,机车及煤水车全长29070毫米。

身强力不亏。

如此大的规格,也让它拥有2500马力的功率,足足是一般蒸汽火车的两倍。

并且速度可以达到85公里每小时,这在这个年代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有了这两项指标,FD型蒸汽机车进入国内后,率先被用作救援列车。

在脑海里检索着蒸汽机车的数据,李爱国带着司机组来到了站场上。

只是一眼,就惊呆了。

这辆FD型蒸汽机车是原装进口的火车头,保持着完整的苏制风味。

锅炉大部分、司机室和煤水车箱体涂着浅蓝色,动轮和前后防撞梁涂着红色。

看上去威武霸气。

在煤水车的右侧,还有白色涂料喷涂的俄语:

“后方工人的永恒荣耀!是他们的努力劳动,让我们人民赢得卫国战争的胜利!”

这口号如此的响亮,如此的震人心魄。

以至于李爱国放缓了脚步。

“李司机,快点,时间来不及了!”

调度员在前面催促道。

李爱国这才醒悟过来,连忙带着包乘组的同志,登上了蒸汽机头。

蒸汽机内的炉膛早已经被机修工们点燃了。

李爱国草草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问题。

在接过调度员的调度单时,还是照例询问道:“同志,车头的整备没有问题吧?”

“绝对没问题,这辆火车头是调度室为了救援任务,专门调度过来的。”调度员保证道。

李爱国也放下了心。

在机务段内,调度室负责一切火车头的调度工作,同时也清楚一切火车头的整备工作。

在调度单上签上字。

待调度员指挥扳道工打开道闸后,李爱国吩咐副司机刘清泉负责瞭望。

然后轻拉汽笛,重重拉下气门。

蓝色的蒸汽机头,像一头来自异国他乡的怪兽似的,沿着乌黑的铁轨奔驰而去。

考虑到时间紧急,司炉工老郑也顾不得节约用煤,煤铲子每一铲子,都铲得足足的,锅炉烧得旺旺的。

气压表差点被蒸汽顶报表了,火车头的速度很快达到了八十五公里每小时的上限。

按照这个速度,只要四十分钟,就能赶到运煤车抛锚的地点。

这次的任务,妥了!

李爱国的心情也放松起来。

一边检查仪表盘,一边跟老郑聊着闲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