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玄幻小说>一颗龙珠吞入腹> 第一百七十九章 阳谋和剑圣一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九章 阳谋和剑圣一剑(1 / 2)

镇北城上。

众人遥遥望着手持国书而至的十善业佛,还有身后的一众使者微微皱眉。

钧天尊者道,“十善业佛,在佛门口碑绝佳,被誉为擎天寺最大慈大悲之佛,此行以他为首,目的或许不是直接开战。”

众人纷纷点头。

在外交场合中,让谁出面领头,所传达的意义那可是相当丰富的。

昊天尊者:“佛门让十善业出面,多半有缓和矛盾之意,是不想与吾等直接撕破脸。我们需要时间完成对边境十二雄关的构筑,而大魏也需要等正遍知圣僧走完成圣最后的路途.双方现在都在跟时间赛跑.”

众人闻言莫不唏嘘,有些希冀,更多还是悲观和忧虑。

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和当今之世一样,南晋明明有圣人坐镇,但却被另外一方势力给压的喘不过气,甚至有道统毁弃宗庙倾堕之忧。

炎天尊者道,“佛门那帮秃驴,别看满口大慈大悲,但圈田占地役使百姓,可却也从来都没手软过,不知多少寺庙都沦为藏污纳垢之所宴无好宴,多半还是憋着什么坏。”

剑圣钟离岫不屑道,“这有甚不好猜的?攻城谋国,无非就是正面强攻,亦或者内部攻破。若我是佛门那些秃驴,在占据如此大势的情况下,肯定想办法内部分化,正面威胁怯敌胆,然后再派遣一些小秃驴,以传教的名义光明正大去建邺内部分化收心而你们这些世家惯会两面下注.”

姚赤龙不满道,“剑圣前辈慎言,吾等世家可都是出人出力,甚至连家族底蕴都悉数启出,一片公心天地可鉴。”

袁老祖袁雨石直接抱拳,道,“还请圣师明鉴。”

郑老祖、齐老怪,还有一些其他世家老祖纷纷站出来,共同向圣人表明立场。

总不能他们出人出力,还被无缘无故当成是软骨仔、叛徒吧?

尽管他们这些世家的确是惯会两边下注,但也不至于操作的这般野蛮粗暴啊!

正常的操作,更多其实是让家族最杰出最优秀的子侄分别效命于不同的势力,无论哪一方势力获胜,家族终究会继续存续辉煌下去。

若是如剑圣说的这般粗暴.哪方势力还敢启用世家子?

翼鸿远看向钟离岫道,“剑圣道友慎言,让战友寒心,且不利于团结的话就不要再说了。”

剑圣钟离岫抱拳,而后对着众人拱了拱手。

至于道歉的话,他一个字都没说!

剑者,宁向直中取,莫向曲中求。

况且他也没说错任何话,指望他道歉那是不可能的!

众人也了解剑圣的暴脾气,自也没指望他道歉,但大家都是老油子,自然也知道该为自己发声的时候,一定要为自己发声。

拓跋村夫出来打圆场道,“北方以擎天寺为首,而擎天寺讲经首座所修大法核心乃是《大梦真经》,他多半是有意恢复上古之世的,兰陀寺正遍知修七宝妙树,本质上也是古法.而玄门高层多修今法,我们两家不可能共存,还是放弃幻想吧!”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是啊,放弃幻想,认真备战,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不可能得到。

其实在圣人以下,佛门和玄门就算道途不同,也并没有绝对的分歧,所走的路基本上都是更倾向于今法。

本质上都是在合天地,只是合天地的方式和理念有些不同。

玄门所认为的合天地,本质上就是更契合今法,更像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认为身心内外是依赖身体而存在的,精神的一切知识经验都依靠物质世界的身体感受获得,其心理本身一无所有。

所以天有日月,人也有阴阳。天有五行,人有五脏。

所以修道的前提就是“长生久视”,然后通过“长生久视”去研究宇宙大道规则,回归本源,这过程又叫“证道”,也即是所谓的“归根复命”。

合天地,或者说天人合一,本就是玄门一脉相承的理念。

当然,这也可能和玄门大部分底蕴就源自于三圣门有关系。

三圣门改变天地法度,强行了扭转修行理念和道途,让今法大行于世。

但是。

佛门核心理念认为,万物都是由意识创造出来的。

万事万物都会归为喜怒哀乐念想思等,一切不过是一念而生。

所以,就需要把心磨练到一个平衡稳定的状态,把一切爱恨是非无常取舍以及六尘染著从心里开始分解,逐渐祛除哪些不适的、寄托的、超负荷的,达到戒定慧之境界。

没有烦恼叫做“寂”,没有生死叫做“灭”,没有烦恼和生死的境界,即是涅槃。

如果能见到本心,本来寂灭,就能见如来。

一切的目标都是寻得解脱,尤其是心灵的解脱,肉身都不过是臭皮囊。

也因此佛门的理念本质上是出世的!

今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本来就和佛门的理念有些相悖。

很多修今法的佛门高僧,走到后来大抵都会在灵台之上修建一座“灵山塔”,开始合心中的天地,合心中的灵山。

也即是——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也因此佛门高僧越是修行到高境界,于神魂方面的造诣也就越深,能够度化、超度众生。

但是。

决定修行界未来走哪条路的,从来都不是中低层修士,而是由圣人决定。

讲经首座那是真正在梦中见识过上古之恢弘的存在,一旦他决定走古法,那佛门的未来就在古法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