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章高炉炼铁(1 / 2)

“殿下,此刀甚是锋利,属下也想换一换手中兵刃!”

李存孝与典韦整个下午都在测试钢刀的锋利,秦国目前所有的武器铠甲都未能抵挡住钢刀的劈开。铜制铠甲还行,但兵刃武器没有任何一个是完整的,全都被劈成了两截。

李存孝甚至拿出自己的毕燕挝与钢刀对拼,最终结局便是毕燕挝上面出现一道很深的刀痕。

钢刀的表现让李存孝和典韦呼吸急促,两人盯着远处的高炉很兴奋。看着那红色的铁水,他们恨不得自己冲上去打造自己的武器。

钢铁的质地肯定比铜更好,而且这炉子里面的铁水乃是扶苏按照图纸炼出来的,强度自然不用说。

但它也并不是最完美的刀剑用料,这种材料还需要利用进一步加工。

说到武器材质,我们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钢铁!

一来,铁这东西廉价便宜且常见;二来,这东西强度大韧性足,杀伤力十足。

但自然界中存在的金属单质,只有金、银、铜、铂等寥寥几种,

本性比较活泼的铁单质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当然,陨铁是個例外。

古人也发现这黑不溜秋的陨铁制作出来的武器,比青铜更锋利、更有韧性。比如1977年出土的“商铁戊铜钺”,其刃部就是由陨铁打造的。当然大部分陨铁都是硬度极高的铁镍合金,比纯铁的硬度、耐腐蚀性更高。

可是,在冶炼技术落后的年代,炼化陨铁绝对是个难题,因为铁的熔点高达1535,而古代冶炼炉的温度基本只能达到1200,别看这区区335度,即便加上风箱增氧技术,也提不上去。

当年这个问题可难坏了欧冶子、干将、莫邪等冷兵器老艺术家们?

面对世纪难题,有人想出了“人殉”的方法,古......

第67章高炉炼铁

人认为剑是杀器,乃不祥之物,所以要先饱饮人血,名剑才肯出世。在《吴越春秋》和《东周列国志》中,为了练就雌雄剑,都有活人祭炉的说法。

仅仅是从冶炼工艺角度来看,活人祭炉,确实有那么一些可行性:一方面,人体中的油脂、磷等物质确实可以提高一定的火炉温度,另一方面,人体中的钙、硫等元素的渗入也可以进一步降低铁的熔点。在这一增一减之下,陨铁化水确实存在可能性。

而古人所说的“恶金”就是指当时条件下冶炼出来的铁,生铁有个最大的缺点:不硬还脆!

生铁的莫氏硬度大概左右,这个硬度比纯银和纯铜高不少,可是跟青铜的莫氏硬度6相比,那就逊色不少了。

至于脆,生铁之中因为含有大量的碳,这就导致它天生“嘎嘣脆”。虽然拿牙是咬不动,但如果一旦碰到较大的冲击力,生铁就会折断或者碎裂。

用生铁做成的刀剑,不但不好开刃,而且稍一使劲就断了;做成铠甲,遇到较大冲击就裂了。这便是古人称其“恶金”的原因。

扶苏看着两人的表情,随即开口道:“这炉子里面的铁还不够好,还需要加工才行。”

“殿下,这刀如此锋利还有如何加工,岂不是神兵利器?”李存孝可不相信比这更好的武器。

扶苏笑笑也不解释,他当即喊了一声:“老白,你去找几个大匠来,再取一些铁料来。”

不一会,考工令白越便带着几名年纪稍大的工匠走了过来,他们每人手里还拿了一些铁料,都是高炉炼出来的铁料。

“殿下,他们都是考工司最好的铸造司!”白越在前扶苏前面给他介绍几人的身份。

扶苏点了点头,开口道:“几位大匠,麻烦你们按照本宫说的去处理这些铁料!”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