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战狼> 第1章关于后金国的人口、旗丁以及常备军数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关于后金国的人口、旗丁以及常备军数量(1 / 1)

先说结论,努尔哈赤时期后金国的总人口大致在120万到200万之间,算上内附蒙古以及辽东的逃民,可动员的最大旗丁总数在40万左右。

当然,这并不是说努尔哈赤就拥有40万常备军。

事实上后金国的常备军在10万人左右,即10万披甲人。

这10万披甲人中,最精锐的就是建州女真的6万八旗兵。

关于10万披甲人,满文老档里边不止一次的提到过,应该是可信赖的。

如满文老档第六册天命三年四月十三日,寅日巳时,发八旗兵十万征明……二十日,分遣六万兵携俘获前行……汗亲率兵四万,移营前进,至边界附近驻营。可见,这十万八旗兵并不是个虚数,而是个真实可信的实数。

后面萨尔浒之战也有提到十万八旗兵。

至于满文老档是否可信,这里不作讨论。

孤例不证在这也不考虑,这毕竟不是撰写论文。

毕竟关于后金国人口以及军队数量的史料不多,满文老档算是官方记载,如果连满文老档都不可信,还有什么可信?

而且满文老档并没有夸大后金军队数量的嫌疑。

因为满文老档对入关前后的八旗兵总数也有明确记载,满洲八旗不足六万。

如果入关前后的满文老档可信,没道理努尔哈赤时期的满文老档就不可信,所以努尔哈赤时期有十万八旗兵应该是可信的。

好,现在根据十万八旗兵进行反推旗丁的总数。

因为后金国的人口数没有官方记载,只能推断。

努尔哈赤时期,建州女真的兵役制是三丁抽一,海西女真、内附蒙古及汉军八旗的兵役制大概是五丁抽一。

努尔哈赤时期的后金国算是半农耕文明,国中所有旗丁都是脱......

第1章关于后金国的人口、旗丁以及常备军数量

产的职业军人,这是无法想象的,既便是八旗制度将资源利用率提高到极致,全民皆兵也是不可能办到的,所以需要相当数量的旗丁专门负责种地纳粮。

如按三丁抽一,十万八旗兵所对应的就是三十万旗丁。

如按五丁抽一,十万八旗兵所对应的就是五十万旗丁。

我们不就高也不就低,就取中间值,即为四十万旗丁。

至于一国的人口总数,大约为壮丁数量的三倍到五倍,所以努尔哈赤时期后金的人口总数在120万到200万之间。

……

那么问题来了,努尔哈赤时期后金国拥有四十万旗丁,其中建州女真的旗丁总数就不下二十万,为何到了入关之前就只剩六万?等到了入关之后,更是锐减至不足五万,只剩下四万多满洲八旗兵呢?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战争导致减员!

大明非常腐朽,文官集团十分操蛋,这个地球人都懂,但是大明再腐朽也是一個幅员万里人口过亿的大国,对于后金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庞然大物。

努尔哈赤自从叛明自立后,战场上的确是无往而不利,鲜少会有败绩,但是大明的边军也不全是吃干饭的,浙兵川兵乃至辽兵,都是有战斗力的,就算每战必败,后金军队也绝无可能做到毫发无损。

然后明清之间的战争打了近三十年!

参考同一时期在欧洲的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导致约800万人丧生,可以想象明清之战会给大明和后金造成多大的人口损失,作为后金军绝对主力的建州女真,损失自然也不会小到哪里去,所以到入关前后就锐减至不足六万满洲八旗。

反过来,道理也是成立的,如果努尔哈赤时期没有攒下足够的八旗兵,后金国或者说满清早就在长达三十年的边境战争中被大明给活活的......

第1章关于后金国的人口、旗丁以及常备军数量

磨死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