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第四百九十一章:狰狞数字,十五万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九十一章:狰狞数字,十五万吨!(2 / 5)

对于铁的去处,就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可金陵工业区,如果继续执行现在这套模式,一旦辉祖离开后,不能上下同欲,恐怕又要回到,吕兆主持工业区时期,那种结局,迅速衰落,半死不活。

老四很明显是提醒他。

金陵工业区,可以比照燕京这边的做法。

官方和管理层、工人共同持股。

官方只保留监督权,不参与经营,把经营完全交给管理层和工人。

如此一来,不派遣官员,就没有官僚作风,对工厂的负面影响了。

扑面而来的热浪,打断朱元璋思绪。

嘶!

与此同时,阵阵吸气声,从身后传来。

一排排,整齐排练,冒着滚滚热浪,半人高小坩埚炉,出现在众人视线中。

五十排!

每排二十座!

整整一千个小坩埚炉排列在一起,形成的壮观景象,对于大明这边众人来说,冲击太大太大了。

太震撼了!

蓝玉等人相互对视。

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浓浓化不开的震惊。

沐英迫不及待追问:“老四,你们这种小钢炉,每炉能产钢多少?”

“一百斤。”朱棣笑着伸出一根手指头,“如果全部的钢炉,全都同时间生产的话,一天可产钢十万斤,不过做不到所有的钢炉全都开工,每天大约五分之一的钢炉开工。”

主要是这种坩埚小钢炉缺点太多了。

维护太耗时间。

“那一年产钢多少?”朱樉追问。

“今年还没统计,不过去岁全年产钢一百吨!”朱棣唇角微扬,心中自豪,难以掩饰。

即便这种百斤小坩埚炉炼钢,技术含量十分低。

但也已经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了!

历史上,张之洞在湖北创建的大冶炼钢厂。

一年也才十几万吨钢铁吧?

现在在燕京,早了五六百年时间,已经能产钢一百吨了!

即便这种钢的质量,比不上大冶炼钢厂的钢铁质量。

但到底也是钢!

到底,比锻铁更先进了一些。

当然,客观事实也得正视。

这种方式炼钢,耗能实在是太大高,成本太大了。

五六个人,一天时间,只能练出一小炉子品质不均匀的钢。

为了达到钢的整体品质均匀。

单独一个小钢炉炼出来的钢材,还得和其他小钢炉中的钢材,混合重新熔化,浇筑成钢坯。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如果不进行这道混合重新熔炼的程序。

每批钢材质量的差异太大。

如果用来做自行车的轮圈,就会出现,有些自行车很耐用,有些使用不久就会坏掉的现象。

产品质量不稳定,对产品力的影响太大。

不过,只要靳宓他们搞出转炉炼钢,钢产量会增加,一年十几万吨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

而质量也会更加均衡。

……

一百吨!

相比朱棣,对钢产量以及质量的不满意。

大明这边众人,听闻这个数字后,瞬间沉默。

一百吨!

大明现在,钢产量为零啊!

朱元璋看着一千个小钢炉,回神,“走吧,咱们去看看靳宓的实验。”

朱棣点点头,在前面带路。

片刻后。

来到钢铁厂东边,一片单独隔离的空院子。

众人仰头。

看着面前,黑漆漆的钢铁‘巨兽’。

两座高达十丈的高炉,相隔十米矗立在两侧。

高炉后边,架设着完全由角钢、铁板,类似世纪大桥,用铆钉结构,打造的梯子、高炉观察台。

两座高炉本身只有六七丈高。

水泥钢筋浇筑的基座,就高达三四丈。

两座高炉,放铁浆溶液的漏斗口,相对着,漏斗口下方,都用耐火坩埚砖,砌筑了一条导流铁浆溶液的导流槽。

导流槽在中间汇合,形成一条向前延伸的导流槽。

导流槽下方,是一个像金鱼缸的容器,口和底窄,中间‘大肚便便’肥胖的容器。

在这个奇怪的铸铁容器后面,有一个似乎能容纳这个奇怪铸铁容器的大炉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