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第三百二十七章:羡慕与自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七章:羡慕与自卑(2 / 3)

“你给我说说。”

蒋进忠试探道:“殿下,要不要我把本家族叔叫来,我们一起向你汇报?”

朱棣点点头。

蒋进忠立刻高兴起身,快步冲到门口,大喊:“族叔,快点!”

很快,朱棣就见一个二十几岁,比蒋进忠还年轻的青年,抱着一迭账簿、黄册、鱼鳞册出现在门外。

显然,蒋进忠这个族叔,一直就在外面某处藏着,等他召唤,不出意外,又是这个蒋胖子安排的!

蒋进忠拉着青年快步进来,“殿下,这是我本家族叔,年纪小,辈分大,考中秀才后,就在我爹安排下,担任了建安县丞,我们这边,这种情况很平常……”

朱棣认真听着。

同时打量着青年。

他知道,南边这边,朝廷任命的县令是流官,但没什么发展前途的县丞,大多由地方豪强族中读书人担任。

这也是无奈之举。

南边的地方宗族力量,比北边更强势。

同时,像福建这些地方,山高皇帝远。

朝廷派来的流官,想要统御地方还真不容易。

县丞这位二老爷任用本地读书人,就是县令和地方豪强间纽带。

当然,这种事有好有坏。

坏处,地方力量能左右朝廷政令,让朝廷政令到了县一级,执行后,变得面目全非。

好处,地方力量能制约县令。

总之,任何事,都有好有坏。

没有绝对的好,也没绝对的坏。

“下官蒋有孝,拜见县尊。”青年捧着一摞东西,鞠躬行礼。

朱棣笑道:“把东西放下,坐下来说话。”

蒋有孝谢过后,把鱼鳞册、账簿放在朱棣面前,紧挨蒋进忠坐下。

朱棣低头翻看着鱼鳞册,同时说道:“进忠,你们叔侄给我介绍一下建安的情况。”

蒋进忠和蒋有孝低声说了朱棣想知道什么后,率先开口:“先生,咱们福建这个地方多山少地,自古以来就穷,光靠种地的产出,说实话,即便搞成乡土村社,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想富也很难……”

……

“我看,你们家周围的豪强宅院,都富丽堂皇,为什么,你们富,而城内百姓都穷的面有饥色?”

蒋有孝诧异看看蒋进忠,又看看朱棣。

这么敏感的问题,问的这么直接?

蒋进忠却一点儿都不拘谨,直言不讳,全盘托出,“先生,若我们这些家族,也像江宁士绅,从土地和城内几间铺子赚钱,那肯定过不上这种富裕生活……”

……

“自唐朝开始,海贸出现,咱们福建士绅眼中,土地就不重要了,兼并土地最大的目的,就是确保一条后路,大伙儿来钱的途径,主要是海贸……”

……

朱棣听明白了。

朝廷禁海后。

福建地方豪强,就勾连官府、海盗,走私。

以前不禁海。

福建百姓除了种地,也能从海贸中,多少获利赚点。

现在禁海了,搞走私,百姓从中分润一点汤水的机会也没了。

反倒是地方豪强,虽然也有损失,可凭借走私,只是赚的不如以前多了,但还能维持富贵生活。

以前的顶尖豪强,因为禁海,可能获利更多。

这禁海造成现状。

和经济不景气有些类似。

经济越是不景气,财富越往少数人流动。

他想在建安试着搞乡土村社和雇工身股制,就是想分化财富流动方向。

古往今来,统治者,其实都在不断摸索,财富分配问题,试图延长统治。

所有有为的明君,都进行过类似问题。

盐铁专营、酒水专营……

还有类似朝廷在江浙地区征收高赋税的方式。

江浙地区贡献大,朝廷就可以少从其他地区征收一些。

可这种方式,弊端也很大。

官员插手,层层贪腐。

到了朝廷中枢后。

如果是老头子那种,并不贪图享乐的皇帝倒还好。

若是个贪图享乐的皇帝,经过层层贪腐,征收上的田赋,最终都会浪费掉。

就像‘不肖子孙’修道皇帝嘉靖和严嵩。

严党贪污。

嘉靖拿着分到的民脂民膏修道炼丹。

他搞乡土村社和身股制,就是想不经官员这层‘中间商’,进行民间层面,财富调节的尝试。

……

就在朱棣向蒋进忠叔侄,了解建安现状同时。

徐妙云也带着众人安排好了住处。

蒋进忠都给收拾好了。

就连孩子们房间的新被子、以及孩子们在县衙上课的学堂都准备好了。

学堂在后宅西侧。

紧邻县学。

从西门出去,就是县学供孩子们玩闹,青石铺就的阔地。

看过住处和学堂后。

一群孩子就迫不及待跑到外面的阔地玩起了成语接龙、诗词接龙游戏。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

玩着玩着,就有一群同样在阔地玩闹的孩子‘凑近’,围在远处观望。

毛老六负责孩子们的安全,在一旁看着。

扫视一群脏兮兮的孩子,确定没危险后,就闭上眼晒太阳,‘这些孩子,羡慕东旭他们啊!’

他一眼就看到了这些孩子,看着东旭等人时,眼中极力隐藏的羡慕之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