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网游竞技>大宋泼皮> 0126【两面下注】二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126【两面下注】二合一(3 / 4)

见到自家小舅子兼挚友安然归来,常知县长舒一口气,庆幸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此次多亏了韩二郎及时驰援,当时情形危急,若是反贼杀进城,只怕是凶多吉少。”朱吉心有余悸道。

“韩二郎,多谢了!”

常知县行了一礼,面色感激。

韩桢笑着摆摆手:“伱我二人何须这般客气。”

常知县这时才注意到一旁的刘锜,好奇道:“这位小郎君倒是面生的紧。”

韩桢介绍道:“他名刘锜,其父是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舅父谢鼎在千乘县任职,此番特意来投奔于我。”

投奔你?

常知县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面上却不动声色道:“原来是刘将军之子,当真是虎父无犬子。”

“见过常知县,舅父对常知县的才干颇为欣赏,时常在俺面前提及。”

刘锜拱了拱手,说起了漂亮话。

亲眼见到常知县对韩桢的态度后,他已经不怀疑韩桢的身份了。

只觉得自己猜对了,官家果然又设立了新的职务。

“你且先坐一会儿,我与常知县谈些政务。”

吩咐了刘锜一句后,韩桢与常知县一路进了书房。

一进书房,常知县便迫不及待的问道:“你怎地把这个小衙内拐来了?”

“此事与我无关,他自个儿半夜来投奔我。”

韩桢接过福伯递来的茶水,抿了一口。

闻言,常知县不由哑然失笑,而后神色肃然,压低声音道:“他父刘仲武在边军颇有威望,舅父谢鼎出自富阳谢家,乃是士林中的标杆。你若想成大事,需得把此子抓牢。”

韩桢冒险驰援千乘县,救了朱吉,他自然要投桃报李。

除此之外,他也存了一些小心思。

他已经能够感觉的到,乱世将至。

以往也有农民造反,但都不如眼下这般密集,整个北方烽烟四起。

北方如此,南方也好不到哪去,前两年遭方腊那么一闹,江浙四路元气大伤,方腊残党也并未死心,一直借助摩尼教四处作乱。

国内烽烟四起,外有西夏、金人虎视眈眈,大宋风雨飘摇。

所以,他打算在韩桢这里下了一注,给自己留条后路。

万一……万一真成了呢?

若真成了,有今日这番掏心窝子的话在,韩桢怎么也得念及一些情分。

若是不成,他也没甚损失,自去东京城当他的富家翁。

不管韩桢赢不赢,总之他永远不会输!

两面下注,从来都是世家门阀的基操。

世人只知诸葛孔明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又有几人知晓,诸葛亮的两位亲兄弟,分别投了江东和曹魏呢?

三面下注,不管哪一家最终能一统天下,诸葛一族都是赢家!

韩桢摇头道:“没那么容易,听说刘仲武子嗣众多,刘锜只是其中一个,而谢鼎只怕也不会为了一个外甥,将整个富阳谢家拖下水。”

常知县意味深长道:“眼下自然是不会。”

韩桢听出他的言外之意,点了点头。

眼下以他现在的实力,刘、谢两家自然不会投资,但往后若是势大,那就说不准咯。

两人心照不宣的喝了口茶后,韩桢说道:“对了,此次我还带回来一千五百余战俘,其中性情彪悍的战俘,会挑选出来充入军中,剩下的便交予你了。”

果然,只见常知县双眼一亮,抚须笑道:“眼下正愁人手不够用,这些战俘交予吾便是,保证妥善安置。”

“县中粮仓粮食可还够用?若是不够,我先还一部分。”

此次购置的粮食足有一万二千石,解了韩桢的燃眉之急,让他手头宽裕了不少。

“粮仓里还余下不少,这些粮食先紧着军营和小王村用罢,等南方采购的粮食到了,再还也不迟。”

常知县摆摆手,而后问道:“昨日赵霆又给你来信了,他怎地说?”

说起这个,韩桢不由冷笑一声:“他是真把我当成了冤大头,每套军械只少了几贯钱而已。我懒得和他掰扯,稍后回一封书信,不成便算了!”

“……”

常知县一阵默然。

连他都觉得赵霆这番操作,实在有些离谱。

……

大堂外。

刘锜百无聊赖的坐了一会后,便起身出了大堂。

他发现临淄县的县衙中,胥吏格外的多,仅是在县衙中站岗的皂班衙役,就足有二十余人。

隔壁簿厅的书吏与税吏,更是高达百人,不断进进出出,好不热闹。

且,这些胥吏一个个脚步匆忙,似乎每个人都忙碌的很,一副干劲十足的模样。

这可就稀奇了。

相比之下,千乘县衙里那些个胥吏,则永远是一副没睡醒的惫懒样子。

好奇之下,刘锜迈步来到门外一个皂吏身旁,好奇道:“县衙里怎地这般多人?”

那衙役方才听到了韩桢的介绍,知道刘锜身份不一般,于是答道:“好教小衙内知晓,县长与知县前段时日扩招了胥吏。”

“为何要扩招?”

刘锜心中更加疑惑。

衙役摇摇头:“这俺就不晓得了。”

刘锜又指了指隔壁簿厅方向,问道:“他们为何这般匆忙?”

“县长交代了差事哩。”

“这是个甚么道理?”

刘锜微微皱起眉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