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网游竞技>季汉大司马> 第636章急流勇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6章急流勇退(1 / 2)

公元226年,建兴二年,二月。

在李严被‘流放’南海郡的同时,刘禅颁布诏令,以坚定北伐决心为由,下令施行虚设四京制,以长安为西京,洛阳为北京,武汉为南京,金陵为东京。

为了缓和荆楚人的不满,在保留原职的同时,除了未设金陵尹外,刘禅将京兆尹、河南尹遥授与杨仪、郭攸之二人。

紧接着,刘禅下诏封霍峻为徐、豫、扬三州行台尚书令,暂治金陵。而霍峻以尚书令的身份,向刘禅表张昭之子张承、虞翻、张温、滕胤等江左、淮泗人出任行台尚书令属官。

在南汉施行的四都之下,荆楚士人被虚设的长安、洛阳分了不少注意力。针对金陵升格为东都,虽有非议或不满,但见金陵未设尹守,仅设三州行台,也能理解南汉之所为。

荆楚士人声音不大,反而是那些江东士人因将金陵设为东都多有兴奋,或有揣测中央之所为,或是打听消息。

当荆州刺史顾雍任命为行台尚书仆射时,江东士人似乎闻到什么气味,有门路者写信与顾雍,希望能入行台任官。

顾雍得知自己从荆州刺史调任时,心态淡然,不喜不悲。与南郡太守严畯交接政务多日,确保没有差错,顾雍方在侍从的催促中,前往武汉,拜见霍峻。

大司马府,堂内。

霍峻邀请顾雍入堂,笑道:“孤在武汉苦等多时,今终得见顾君!”

“雍拜见大司马,荆州事物繁多,一时难以轻离,还望大司马恕罪。”顾雍说道。

“怎会怪罪?”

霍峻神情温和,甚是敬重顾雍,说道:“顾君治楚,数年如一,持法公允,汉夷敬服。荆楚粮辎之所以能丰,是为君勤于案牍。”

顾雍年纪比霍峻大不少,他幼年时随蔡邕学习,而后相继出任合肥、娄、曲阿、上虞等县长,所到之处皆有政绩。

在为刘备效力之后,因顾雍不好饮酒,不好说话,威严有气场。纵是刘备见到顾雍,亦会使用敬语。

诸葛亮不用多说,每见到顾雍、张昭二人,诸葛亮都会行礼,以示尊敬。

然顾雍除了年纪大,性格沉稳外,霍峻之所以礼遇顾雍,亦是考虑到顾雍的身份。

顾雍之妻为陆康之女,顾氏与陆氏关系深厚。今欲纠合江左力量北伐,必须与顾雍统一意见。

“不敢!”

顾雍在霍峻的邀请下入座,说道:“今陛下以三州行台授大司马,雍为仆射,望请大司马吩咐。”

“不急!”

霍峻让侍女为顾雍奉茶,问道:“君有萧、曹之才,纵孔明亦多赞君之才学。君久治荆楚,可知陛下为何设行台于金陵?”

“雍略有耳闻,盖是大司马欲北伐中原,仅凭江淮尚不足以成事,故唯有发江东之力,以供大军用武。”顾雍说道。

霍峻故作迟疑,问道:“今讨中国,峻多有疑虑。冬时淮泗舟舸难通,唯夏时可以用武。故不少人曰,遣兵袭扰中原,而后徐徐而用兵为上。不知顾君有何高见?”

顾雍神色微正,严肃说道:“雍虽鲜少知兵,但却闻兵法戒于小利。中原辽阔,城郭坚固,出少兵何以兴汉室?此者之言,欲求私利而忘军事,亦非为国也。”

说着,顾雍强调自己态度,说道:“中原则为汉室兴复之关键,将少兵不足以兴国。且夏冬之交,敌我形势逆转,当功亏一篑。方今之事,大司马当率大军北伐,而后令扬、徐、豫三州出粮。”

“顾君忠体为国,峻深感敬佩!”

霍峻大喜不已,再问道:“深冬之时,舟舸日行十里,江淮之粮难达淮北,不知顾君可有妙计?”

顾雍向霍峻施礼,沉声道:“水不可通,则通海。海不能达,纵发江左之民越千里而运粮,亦保大军不缺粮辎。”

“好!”

霍峻向顾雍回礼,笑道:“孤统兵北伐,再无后顾之忧矣!”

顾雍出任尚书仆射,霍峻在行台时,顾雍为二把手协助霍峻。霍峻离开行台之后,顾雍实际为一把手。霍峻将如此重要的位置交出去,不可能不试探顾雍对北伐的态度。

幸常年累计下来的胜果,让顾雍对霍峻北伐中原的选项无疑是支持的。有了顾雍表明态度,霍峻才能放心地将行台让与顾雍负责。

“敢问大司马,何时赶赴金陵筹办行台?”顾雍问道。

霍峻沉吟少许,笑道:“陇西之事未明,孤需暂留武汉。今顾君可持行台尚书令印信东行,除重大之事外,一切交由顾君负责。”

“这~”

不曾想到霍峻会这般信任自己,顾雍不禁略有迟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