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玄幻小说>大不列颠之影> 第三百三十五章 躁动的空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五章 躁动的空气(2 / 3)

但令人欣慰的是,小坎宁也不是单独讨厌土耳其人,他对俄国人的憎恶也是一以贯之,甚至更胜一筹的。

他读书的时候就经常在剑桥大学发表一些反俄言论,年纪大一点后,更是有事没事就会在报纸上刊登一些针对俄国人的仇恨社论。

但不幸的是,俄国人显然不像是奥斯曼人那样消息闭塞,沙皇也没有苏丹那么宽宏大量。

所以当帕麦斯顿将小坎宁任命为驻俄大使后,在圣彼得堡已经呆了足足三四个月的小坎宁愣是连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影子都没见到过。

见不到沙皇,那他这个大使自然也无法履行自己的职务。所以帕麦斯顿无奈之下,只能给小坎宁换个地方呆着,让他重回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至于为什么不是其他地方,自然是因为苏丹先前已经证明了他的容人之量,而帕麦斯顿也担心除奥斯曼以外的其他国家未必能接纳嘴欠的小坎宁。

毕竟只有天知道,这家伙究竟骂过多少国家。

如果其他国家的统治者也像沙皇这样不同小坎宁见面,难道自己还要再给他找个新位置试试吗?

短时间内更换一位大使,可以解释为正常调动。

短时间内更换两位大使,可以说是无心之失。

但如果短时间内更换三位大使,这要再不是识人不明就解释不通了吧?

而且从施耐德带来的口信分析,这才仅仅是第二次调动,就已经引起了首相格雷伯爵的注意。

毕竟大使到任几个月,却连沙皇的头皮屑都没看见,这属实是有点离谱了。

格雷伯爵一准是担心以小坎宁的性格,就算去了奥斯曼也没办法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所以想要奉劝帕麦斯顿重新找个合适人选。

但首相的建议终归只是参考,作为外交大臣,帕麦斯顿才是拥有决定权的那个人。

他开口道:“你替我转告格雷伯爵,他的顾虑我十分理解。但是斯特拉特福德·坎宁先生绝对是出任驻奥斯曼大使的不二之选。

目前奥斯曼正与阿里的埃及军队打的火热,国内的形式相当复杂。正因如此,我们才需要派出一位熟悉奥斯曼国情,曾经在那里有过任职经历,不需要太多时间便能建立关系网的人帮我们打探消息。

小坎宁先生虽然心直口快,但这种性格却很对当地人的胃口,他在君士坦丁堡有许多朋友,也很受现任苏丹马哈茂德二世的尊重,我实在是想不出第二位比他更合适的大使人选了。”

施耐德闻言汗颜道:“之前我们就是这么给首相解释的,但是他始终认为,以坎宁先生的火爆脾气,恐怕不止无法帮助苏丹解决与阿里的冲突,反而可能使得问题加剧。

而且格雷伯爵还说,如果奥斯曼的军事冲突愈演愈烈,那内阁的裁减陆军的计划势必会遭受极大阻力,因为我们随时都有可能需要派军支援奥斯曼人。”

帕麦斯顿听到这话,终于找到了首相关注的核心焦点。

格雷伯爵不关心奥斯曼大使是谁,但是他需要外交部保证不需要向奥斯曼增兵,从而给那些反对裁军的将军们落下口实。

而格雷伯爵之所以铁了心要裁军,则是为了完成他的议会改革大计。

因为不论是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军队和教会向来都是天然的保守势力大本营。英国在这方面自然也不能免俗。

而在所有兵种当中,陆军又是军队中最为顽固的保守派。陆军的将军们清一色的土地贵族,领头的就是威灵顿公爵和唯他马首是瞻的滑铁卢旧部。

可以说,格雷伯爵明面上说裁军是因为和平时期本土不需要维持大规模陆军、是为了减轻财政负担控制政府支出,但实际上就是想打击负隅顽抗的托利党保守派,逼他们在议会改革问题上妥协。

议会改革就是本届格雷内阁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标,任何议题在改革面前都必须让步,这是格雷伯爵的底线,任何敢于动摇底线的大臣都将被他以雷霆手段清除。

而在一众手段中,最行之有效的就是内阁改组。

这活儿能不能干?不能干我换个外交大臣来干!

格雷伯爵的话不多,但是潜藏的含义却让帕麦斯顿不得不小心慎重。

虽然他混迹政坛多年,但入阁还是头一遭,他可不打算这么快就让出还没捂热的外交大臣宝座。

他思忖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去一趟唐宁街10号。

“马上替我备车,我要向首相当面解释这个问题。小坎宁出任驻君士坦丁堡大使不会影响原定裁军计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