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都市言情>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348章 南山集团的精准开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8章 南山集团的精准开发(2 / 2)

戴汉彪有点发愁的看着曹阳。

南山汽车零部件现在需要研究开发的零件种类很多,自然不可能每一个零件的研发都那么的顺利。

所以碰到问题之后,他倒是不怕跟曹阳汇报。

“碳纤维的研究方面,国内的情况怎么样?”

曹阳习惯性的想要从国内采购各种原材料、设备,这根现在许多人的想法是不完全相同的。

华夏前几年才加入到WTO,对于国际分工理论,很多人都深信不疑。

哪像是曹阳,动不动好像就要跟国际市场脱钩一样。

“我国的碳纤维行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几乎和东瀛、美利坚等国家同时起步。”

“但由于相关知识储备不足、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发展缓慢。”

“同时,东瀛、美利坚等国家对碳纤维核心技术形成垄断,我国碳纤维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整体落后于国外,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发展止步不前,无法满足国家重大装备等高端领域的需求。”

“2000年以来,华夏加大对于碳纤维领域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将碳纤维列为重点研发项目。”

“伴随着政策的大力扶持,国内碳纤维行业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化程度快速提升。”

“但是目前主要是在一些比较低端的领域有突破,高端的碳纤维还是需要进口。”

“我们也在跟南山设备一起研究,看看能不能直接自己去生产碳纤维。”

戴汉彪显然也是能够意识到碳纤维的重要性的。

这么特别的东西,值得南山集团插手。

主要是这个东西不仅高端的汽车上可以使用,它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交通设施等领域都有应用的可能。

是一种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战略性新材料。

从集团组建南山特殊钢和南山化学这两家材料公司,戴汉彪就能感受到曹阳对特殊材料的重视。

毕竟像是南山化学这种专门生产特殊改性树脂材料的分公司,走的路线是跟南山特殊钢差不多的。

碳纤维这么特别的新材料,自然也是值得成立一家南山碳纤维去专门研究、生产。

“碳纤维的制造过程中,纤维拉拔工艺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拉拔工艺决定了碳纤维的强度和性能,而且要求高度精确的控制。”

“在这个工艺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将碳纤维纱线从高温炉中拉拔出来,保证纤维的一致性和均匀性。”

“我下周会跟南山设备一起,探讨纤维拉拔设备的自主研发。”

“除此之外,碳纤维的制造过程中,纤维热解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

“在热解过程中,高温下的纤维会发生化学反应,将纤维中的杂质和气体排除出去,形成高纯度的碳纤维。”

“然而,热解过程中涉及的温度和时间控制十分关键,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碳纤维的质量下降。”

“这方面我也会想办法去找到一些技术资料,到时候我们直接去尝试改善。”

曹阳没法现在就直接给出一些技术参数,没有必要也很难解释。

所以到时候安排人去准备,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法。

至于这些准备的方式是什么,就不需要跟戴汉彪解释了。

“那太好了了。”

“我们早期在实验室里头已经有一部分的相关设备,不过只是实验状态使用的,没有办法量产。”

“如果一切都比较理想的话,那么我们的零件生产还是可以赶上最终的量产装车的。”

对于一些不是那么关键的零部件,早期样车的时候不装或者装的零件跟最终量产的不一致,其实也是没有太大的关系的。

“不用等,碳纤维工厂的准备,可以开始动起来。”

“一部分比较普通的设备,受限于开发日程,我们可以直接从东瀛设备厂家那边购买。”

“对于一些比较关键的设备,则是通过南山设备自主研发的方式来解决。”

“碳纤维这个东西,我们是一定要掌握的。”

“甚至围绕着碳纤维制品,可以进一步的拓展业务,不局限于汽车零部件。”

“或者说你们将来可以去找法拉利、兰博基尼、法拉利等高端车企,看看能不能承接他们的碳纤维零部件。”

“就以我们将来自己掌握的碳纤维技术,欧洲那些碳纤维零部件厂家,完全不是对手。”

“哪怕是保持高额的利润,也能有足够的成本竞争力。”

曹阳对碳纤维显然是非常重视的。

这绝对是很有前景的一个行业。

虽然相对来说规模不是特别的大,但利润率却是不会低。

“没问题,我准备先在南山汽车零部件里头成立一个碳纤维部,将来可以拓展成为专门的碳纤维公司。”

虽然戴汉彪心中发虚,但是曹阳都那么说了,他肯定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就是了。

“对了,轮胎方面,国内还是没有哪个厂家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吗?”

曹阳自然也是知道星辰汽车的轮胎,都是从米其林购买的。

但是他并不希望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下去。

“曹总,国内的轮胎企业其实挺多的。”

“玲珑、回力、万里、双钱、风神、海大等各个轮胎企业都已经有不短的生产轮胎历史。”

“他们也给国内的一部分自主品牌车企供应轮胎,同时给一些商用车供应轮胎。”

“但是坦白的说,他们的轮胎不管是在静音性能还是刹车性能方面,都跟米其林有比较大的差距。”

“比如干燥路面100km/h-0的制动距离,我们自己做过测试,米其林和普利司通等国外轮胎普遍可以达到40米以内。”

“而国产轮胎基本都超过42米,相差2米的距离看似不多,但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判断是否发生事故,以及事故造成的损失。”

“特别是星辰二号作为大型SUV,星辰三号作为跑车,对轮胎的要求都比普通轿车还要高很多。”

“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国内的轮胎企业,在五年内都不具备生产同等性能轮胎的实力。”

戴汉彪的这个认知,倒也没有出乎曹阳的意料。

轮胎这个东西,看起来长得都差不多。

但是大家的材料配方不一样,生产的工艺参数不一样,结果就会很不一样。

这里面的技术含量,其实一点也不低。

特别是轮胎是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的零件,消费者更加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它的一些差异。

这个时候如果要强行上自主品牌的车企,那是自毁长城的事情。

曹阳自然不会那么生硬的干出这样子的事情出来。

“借着我们新车型开发的机会,可以多跟米其林等厂家接触。”

“到时候让星辰汽车研究院和你们一起成立一个轮胎小组,除了负责测试轮胎之外,也要多考察米其林等厂家的生产现场。”

“甚至可以对轮胎的一些材料配方进行研究,将来可以考虑选择一两家国内比较有前途的厂家合作。”

“通过技术合作或者是产品代工的方式,让他们给我们星辰汽车配套。”

曹阳自然也是可以直接拿出比米其林现在的轮胎还要好的工艺配方。

但是没有一点掩饰,这个动作太过于突兀了。

再加上轮胎这个东西跟其他零部件不同,它的生产工艺还是相对复杂一些,需要大量的设备厂房投资。

在国内已经有那么多的轮胎企业的情况下,南山集团再次的投资轮胎工厂,显然不是特别的合适。

倒不如找几家比较重视技术研究的国内轮胎企业合作,将来让星辰汽车能够用上国产的轮胎。

甚至借着这个机会,让南山投资也涉及一下橡胶方面的布局,也不是不可以考虑。

曹阳可是有点印象,今后有一段时间,天然橡胶的供需关系也是出现了逆转,价格暴涨。

这里面的投资收益虽然没有今年A股投资那么夸张,但也是不差的。

“没问题,轮胎行业国内还是有比较多的相关人才。”

“我们要组建一个轮胎开发小组,应该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只不过要真正的开发出媲美米其林的产品,可能需要有比较长的时间积累。”

有时候,了解的越多,懂的越多,心里面就越虚。

因为差距就摆在那里,你却是连改善的方向都有点搞不懂。

要不然国内那么多的轮胎企业,怎么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几家拿得出手的?

别说给高端车企配套,就是大众、通用,现在也都不敢用。

甚至比亚迪、奇瑞这些自主品牌车企,除了备胎之外,目前大部分都还是使用的高丽、东瀛等轮胎企业的产品。

类似这样子的局面,在汽车上其他的不少零件上面,也都是存在的。

“万事开头难,只要研发团队组建出来了,找到了合适的配方,性能提升也不见得就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

曹阳这么一说,戴汉彪自然不会去反驳。

不过,他心中的压力却是增加了不少。

很显然,从这个对话过程可以看出来,曹阳没有那么多的耐心去等个十年八年。

要是过个几年都还没有成绩,那么戴汉彪估计就要挪一挪屁股了。

这显然不是戴汉彪希望看到的结局。

南山集团的前途如何,他们这些人是最有发言权的。

看来,只能更加卷一些的干活才行了。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