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横刀十六国> 第六百三十一章 谢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三十一章 谢氏(2 / 3)

谢安往红泥小炉中添了一块兽炭,又往茶皿里添了些茶粉,洒了一小撮细盐和姜碎,摇动小扇,炭火立即旺了起来,皿中热气升腾。

谢朗等谢安忙的差不多了,才拱手道:“大司马此次收复汉中,声势大涨,只怕朝中更为艰难。”

谢寄奴性格急躁一些,“桓温大权独揽,兄弟几人分掌江东诸军,长此以往,只怕江东姓桓……”

桓温收复汉中,威望大增,单从疆域上看,晋室不在梁国之下,人口虽然不如,但也差距并不太大。

庚戌土断检索出大量人口。

而且晋室这些年除了樊城之战,一直没有什么大战,也没有什么天灾人祸,国内安定,在庚戌土断推行下,府库逐渐充盈起来。

倒向桓温的势力越来越多。

已经有人上书朝廷,要给加桓温九锡之礼……

这是一个危险的讯号,前汉末年,便有百官联名上书,请求给王莽加九锡。

魏武帝曹操为丞相时,也加了九锡。

司马师、司马昭都加了九锡。

两汉以来,凡是加了九锡之人,无一例外都篡位了……

毫无疑问,这是桓温的一次试探,晋室可以不给,但嚷嚷的人多了,就会形成一股声势,不给也要给。

不过这条路司马家是始作俑者,经验极其丰富,衣冠南渡后,面对过几轮的权臣的挑战,连都城都被叛军占据过,却安然无恙。

建康早有应对之法,连下三道诏书,封桓温为丞相,留在建康辅政。

你桓温不是要加九锡吗?先来建康当丞相……

当年王敦、苏峻一度攻入建康,控制朝廷,全都被地方上风起云涌的豪强弄死。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桓温对此了如指掌,自然死活不肯入建康,一再上表推辞,留镇荆襄,控制长江上游,以此压制江东。

这么一拉一扯间,加九锡之事也就渐渐放到一边。

“不可胡言乱语,江东姓不了桓,大司马功勋卓著,乃江东之依仗。”谢安轻轻责备晚辈。

谢寄奴、谢朗赶紧道歉,“侄儿失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