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二九九章 治死两皇帝,还能全身而退!论大明传奇神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九九章 治死两皇帝,还能全身而退!论大明传奇神医(2 / 2)

怎么还有机会活着,且又接着再治死了咱大明的一位皇帝?”

朱元璋恼怒过后,望着韩成显得不解的出声询问。

这事,他确实不能理解。

韩成道:“这也是最为神奇的一点。

也是刘文泰为什么如此出名的最大原因。

治死了皇帝,那必然是死罪。

可是朱祐樘上位以后,想要问罪之时,却有不少人出来帮刘文泰说话。

帮他开脱。

最终的结果,是刘文泰不仅仅没有丢掉性命,反而还能够接着在太医院当中任职。

继续为太医。

只不过是从四品,被降到了五品而已。

“啥?!”

朱元璋的声音都提高了。

一个小小太医,把得了风寒的皇帝给治死了,而且还是明确的,用错了药给治死的。

最终的结果,是他不仅没有死,没有被诛九族,还活了下来。

还能继续在太医院当中做太医?

而最大的惩罚,不过是从四品降到了五品。

这这什么狗屁东西?

这朱祐樘怕不是傻子吧?!

那些人的胆子是真大啊!

这是准备还再次启用刘文泰,留着这把刀了?

“那朱祐樘呢?朱祐樘又怎么回事儿?

按照你之前与咱所说的,朱祐樘是个只会批准奏的皇帝。

咱听你和咱说了这么多的皇帝,一直到朱厚照,也只有这朱祐樘在历史上面的形象,最为正面。

他这样的人,那些文官岂不是要把他给奉为亲爹?

期盼着他能长命百岁,一直活下去。

怎么到最后,也会被太医给治死?”

韩成道:“这事儿……怎么说呢,此一时彼一时。

据说是到了后期时,明孝宗朱祐樘身体开始渐渐不好了。

他不仅是个皇帝,同时也是个父亲。

对于朱厚照,还是挺疼爱的。

所以就开始着手准备,为朱厚照铺铺路。”

听到韩成说铺路这事,朱元璋一下子就明白了很多事儿。

根本不用去想韩成与自己所说的,为了给朱允炆这个憨货铺路。

自己在历史上,都做出了多少事。

只要朱元璋把自己代入一下,年事已高,或者是身体不好的皇帝的角色里。

他就能理解铺路这个事儿。

也能理解,朱祐樘这个一直和文官愉快玩耍的皇帝,在后面会和文官闹得不愉快的事。

大明的利益就那么点儿,想要给他儿子铺路,那势必会动一些人的利益。

“所以,刘文泰又出马了是吧?

然后又是开错了药方,又把朱祐樘也给送走了?”

朱元璋问这话时,身上杀气腾腾的,那眼神看起来都怕人。

韩成点头道:“对,就是和父皇说的一样,太医院第一神医刘文泰,又一次出了手。

然后又是开错了药方,成功的把还有一些日子能活的朱祐樘,也给治没了。”

“砰!”

朱元璋一巴掌拍在了桌案上。

“它娘的!这些人当真胆大包天,胆大妄为!

竟然换汤不换药,接连施展这样的手段!

关键还是用在了父子二人身上!

“然后,这刘文泰还是没有死,只是被流放了是吧?”

朱元璋压抑着心中愤怒,望着韩成询问。

韩成道:“对,事情的流程,还和上次差不多。

朱厚照继位之后,也是想要找刘文泰的麻烦,想要把这刘文泰给弄死。

只不过,还是有人出来阻挠,各种的求情开脱。

内阁里的大臣都出来说情了。

那时,朱厚照才刚刚登基,最终只能是把刘文泰给流放了。

不过太医院里面的其余太医,倒是被斩了一些。”

“这群驴入的东西!”

朱元璋出声骂道。

“当真无法无天,当真欺君罔上!

还真就没有他们不敢做的事!

一个接连治死两个皇帝的人。

下任皇帝想要将其斩了,想要将其治罪,居然还在这里极力阻挠。

还能保下他的命!

他们是真不怕有人戳他们的脊梁骨,是真的明目张胆,嚣张跋扈之急!

太医院必须要改革!

太医世袭制度,必须要废除!”

朱元璋出声说道,声音变得无比坚定。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为重要的,还是要遏制文官势力飞速膨胀。

防止一家做大,保持皇权独尊!

不然真的让他们一家独尊了,皇帝手中没了权力,可真的会被他们欺负到死!

“关于朱厚照的记载有很多,都是经不得推敲。

经不得后世之人,进行各方面论证。

比如说朱厚照顽劣不堪,不学无术。

那么多的先生教他,却一直到登基,都没能将四书五经这些给学完。

可是,真实的朱厚照却是个过目不忘的人。

极其聪慧,学东西也快得很。

头一天先生教的东西,到第二天都能背的滚瓜烂熟。

除了应该掌握的知识外,还精通五种语言。

就这一点,便不是不学无术了。

是许许多多人拍马都赶不上。

这要是还不学无术的话,那很多人真的只能是找块儿墙撞死算了。”

说了太医,以及太医院的时候,韩成思绪从这方面移开。

又给朱元璋说起了新的,关于朱厚照的事。

这些,他自然是要根据他所知道的,尽可能给朱元璋讲清楚。

如果是在以往,只是给朱元璋剧透一下,让他了解一下他大明的子孙,还有后面朝代所发生的事。

让他吸取一些教训,然后把一些事儿,试着看能不能从根源上给解决,把大明变得更好。

那么现在,又多出了可以带着朱元璋前去后面朝代,转上一圈的能力以后。

那就更应该将相关的事情,与他讲清楚。

这样的话,才方便朱元璋今后来到后面这些朝代,动手处理一些事儿。

该杀的杀,该埋的埋。

“精通五种语言?过目不忘?”

听了韩成所说的,朱厚照的这方面能力后,朱元璋都显得有些惊讶。

这可当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能力。

可偏偏这样优秀的人,却被哪些人给说成了不学无术,顽劣不堪

不过想想也对,韩成说了这么多自己大明大明的皇帝。

除了完全站在文官那边的朱祐樘得到了好评之外,另外一个得了一些好评的人,便是自己那个蠢蛋孙子朱允炆了。

剩下的,包括自己还有自己家老四,就没有一个好话。

属于是这些人的常规操作了。

“朱厚照继位之后,又是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来和这些人做斗争?

竟一步步演变到如此激烈程度?”

朱元璋望着韩成询问。

韩成想了一下道:“和他爷爷朱见深差不多,也是开始动用宦官,培养一些听他话的力量。

比如以刘瑾为首的,被称为八虎的太监。

不能说这些太监是好人,不能说他们就没有危害地方。

得了权势后,他们也猖狂。

但站在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的抗争上面来看。

朱厚照启用太监对抗文官,属于是常规操作。

他的这个做法,无疑令的文官集团众人,产生了极大的反感。

毕竟在朱厚照之前,他们所经历的,可是那个对他们文官言听计从朱祐樘。

所以,很快便围绕着宦官,进行了及其激烈的抗争。

正德元年便开始了。

那些文官,搜罗了很多关于八虎的罪证。

同时又把国内的所发生的洪灾,旱灾等各种自然灾害,都说成是天人感应。

说正是皇帝朱厚照,不听他们的话,纵容八虎做出各种事情,才引发的结果。

是上天的警示。

极力要求朱厚照除掉这些宦官。

这一次的斗争很是激烈。

关于刘瑾等人的斗争,持续到正德五年。

最终,以刘瑾等人身死而告终。

这些事儿,自然不会如同记载的那般简单。

最为根本的原因,还是朱厚照成为皇帝之后,不愿意乖乖只听那些文官们的话,想要做一些事儿。

他继位之后,想要在各方面都做出调整。

比如考察官员,比如整顿军队,调整税收,清查田亩……

很多方面只要能做成,那大明也必然会变得不一样。”

听了韩成这话,朱元璋顿时便明白了。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文官持续坐大。

想做这些事,那所牵扯到的利益群体,简直不要太多。

每动一下,都跟动了许多人的老命是一样。

朱厚照想要做这些事儿,这些人不奋起反抗,不各种作对,那才是怪事儿。

“除了这一系列的事之外,把他们之间的矛盾,给推到白热化的。

还是朱厚照改名朱寿,领兵亲征蒙古小王子,并打了一场大胜仗之后。

导致朝臣文官集团,和皇帝之间越来越紧张。

因为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出现了。

一个掌握一部分军权的皇帝。

而且还是一个极其能打的皇帝。

皇帝好武,能打,那武将必然就会变得强势。

纵观大明,文官过的最为艰难的朝代,不外乎两个。

父皇的洪武朝,和四哥的永乐朝。

不论是父皇,亦或者是四哥,你们二人都是极其能打,战功彪炳之人。

现在又出了一个能打的朱厚照,他们怎么能睡得着觉?

又怎么可能会放任不管?

朱厚照聪明归聪明,有手段归有手段,却是个性子不够硬的人。

不愿意痛下杀手。

在这种凶险的抗争之中,他这种性子,吃亏是一定的。

性格在很大程度上,真的会决定命运。

对于很多人来说,当性格形成的那一刻开始,其实整个人生便已经被决定了。

这一路走来,会遇到各种选择,看起来选择的机会特别的多。

但是性格释然,只会让你把许许多多的选择,视而不见。

只选择符合你性格的路。

朱厚照便是如此。

其实正德朝,不仅仅只发生了宁王造反。

还发生了另外一个藩王造反。

便是正德五年时的安化王造反。

安化王造反的一个前提,便是刘瑾等人,开始清查田亩。

不光查民田,同时还查军屯。

自从弘治年间,文官掌管五军都督府,各卫所田产就被大肆侵占了。

那时正德年间,军屯被大量吞并的现象十分严重。

等于是这一刀,直接动了许许多多人的命根子。

于是,在宁夏那边的安化王便造反了。

事先没有太多的准备,只有三千兵马就造反了。

而喊出的口号则是,刘瑾蛊惑朝廷,摒弃忠良。

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太监刘瑾。

这次的叛乱很快就被压了下去。

但却也令的刘瑾等人,死的死伤的伤……”

一听韩成这话,朱元璋就知道这次的藩王造反,也非是表面那样简单。

通过了这一事,朱厚照所发展起来的力量,被极大的削弱了。

遭受到了重大的打击。

也是有了这事,朱厚照再想接着清查田亩,就更不好推行了。

作为在洪武朝,建立了黄册,清丈了全国大部分地方田亩的朱元璋。

他可太清楚清丈田亩这件事,能动多少人的利益,又会遭受了多少人的强烈抵抗了。

即便他是开国皇帝,来做这件事,前前后后都准备了差不多十年之久。

还是一步步来。

一开始先是建立户册,清查人口。

后面又经过了多年准备,才开始清丈田亩。

就这,在这途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对抗。

他这边杀了很多人,做了很多的事,才最终将这件事情给推行下去。

完成了清丈田亩这件事。

朱厚照那时候,皇帝的权力远没有自己手中的权力大。

文官集团又异常的嚣张跋扈。

他在那个时候进行清丈田亩,想要成功,可当真是千难万难。

遭受的阻力,也远比这个时候大。

出现这样的一个结果,能够理解。

但理解归理解,朱元璋却不认同。

他的天子剑又一次握在了手中。

很想到正德那边大杀一番。

“除了这些外,朱厚照对于外面也非常的感兴趣。

只不过最终也没有开海,从海外获得财富。”

听了韩成的话后,朱元璋道:“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咱海禁的祖训?

还是说文官们阻挠的厉害?”

韩成道:“二者皆有吧。

不过还有一个最大的困难。

便是郑和七下西洋,所弄的航海资料全部都找不见了。”

“全部都找不见了?”

“对,就是找不见了,朱见深时期,就被刘大夏给烧了”

“啥?烧了?!”

朱元璋的声音,又一次提高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