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三一零章 京师沸腾!朱元璋引蛇出洞,孙皇后有福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一零章 京师沸腾!朱元璋引蛇出洞,孙皇后有福了!(2 / 2)

因为有着帘子阻隔,并不能很清楚的看到她的容貌。

有种朦朦胧胧之感。

反而更增加出了她的神秘与威严。

这人不是别的,正是朱祁镇的娘。

宣德皇帝朱瞻基的皇后。

如今大明的太后,孙太后。

朱祁镇带兵出征,太子朱见深年幼,只是一个两三岁什么都不懂的孩童。

虽然朝堂之中,也留下了一些人处理政务。

但在这等特殊时期,孙太后这个身份特殊之人,自然而然便也会自动掌握一些权力。

有一些事情,必须要经过她,才能名正言顺实行。

比如于谦现在所说的,令大明各地兵马,火速来京师这事儿。

此言一出,华盖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这个时候,众人汇集在此,就是得知了关于皇帝朱祁镇,不走紫荆关,反而绕路要走居庸关这一惊掉人下巴的操作之后。

在这里商议该如何应对。

于谦这一句话说出,可当真是石破天惊!

宛若往滚油锅里浇了水一样,瞬间就炸开了!

除了王文,事先知道于谦,将会如此说,如此做还算平静之外。

其余的人一个个都是目瞪口呆。

谁都没有想到,于谦竟敢在此时,说出这样的话!

提出这样的请求!

“于谦,你好大的胆!”

于谦声音刚落,便有一人以手指着于谦大喝起来。

这人身穿飞鱼服,因为此时在华盖殿里,所以并未带绣春刀。

但这一身衣服,却也显示了此人身份的不凡。

这人不是别的,正是锦衣卫指挥使马顺。

不过这个时候的锦衣卫指挥使,却是王振的同党。

“陛下此番不走紫荆关,而是走了居庸关,必然有陛下的打算!

在我看来,这就是陛下等人定下的计策。

陛下此番带兵出征,所为的是什么?

为的便是解大同之围!

好好的杀一杀,这些瓦剌人的威风。

让他们见识我大明之威!

扬国威于域外!

陛下亲征,自当无往而不利!

又有王先生,还有英国公这么多的忠臣良将相辅佐。

以陛下之英明神武,又怎么可能会败?

此时陛下如此做,必有深意!

必然是想要多绕一些路,吸引瓦剌也先这些人上钩。

从而与他们决一死战,毕其功于一役!

这些都是陛下的高深谋略!

这等事儿,我一个锦衣卫指挥使都能看出来,你身为兵部侍郎,又怎么能看不清楚这里虚实?

此时却敢说出这种话?当真是其心可诛!

你这是在诅咒陛下失败,说陛下会大败,是对陛下的污蔑!

你无父无君,成何体统?”

马顺一开口,徐有贞也忍不住道:“说的对!

陛下带领众多精锐兵马,正在外面和瓦剌人拼死拼活。

要扬我大明国威。

结果现在你于谦于侍郎却说,要调集各路兵马火速来京。

你这是什么意思?

是何居心?

你这不就是在说陛下此番,必败无疑,将丧师辱国吗?

哪有你如此诅咒陛下的?

于谦,你用心当真歹毒!”

其余很多人,也都纷纷出声呵斥于谦。

从各方面来论证于谦所提出的这个提议,该有多荒谬,多离谱!

于谦的心有多歹毒!

甚至于,有人当场便朝着孙太后拜下道:“启禀太后,于谦此人妖言惑众,扰乱人心。

我看,他指不定就和那也先有什么关系,要乱我大明!

臣请治于谦通敌叛国之罪!将于谦给拿下!

让有司好好审查,看看他到底是哪边的人!

这等危难时刻,需行霹雳手段。

把这等别有用心之辈给清除,如此才能安定人心!

才能让陛下好在外面,亲率大军,和异族之人放心血战。

不必担忧后方!”

“于谦与此人居心不良,已经不配做兵部侍郎!”

此言一出,立刻便有不少人纷纷跟进。

于谦保持行礼姿势:“臣别无二心!

所思所想,只是从现在现实出发。

臣自然希望陛下能够安然归来,更希望陛下能施展手段,把那些瓦剌人给打的大败落荒而逃。

把也先都给斩杀了。

任何事情都需做两手准备。

有句话叫做有备无患。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瓦剌也先嚣张跋扈,凶名在外。

这次陛下带兵出征,天公不作美,不占天时。

陛下等人走居庸关,绝对有所考虑。

可我们这边,却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此时把各地兵马召集进京,并不是说陛下必然要败。

臣的意思是说,陛下取胜,若没有后续大量兵马,作为后援,前去补充兵力。

跟着陛下大展神威。

又怎能够扩大战果,把那些瓦剌人给打的服服帖帖?

为了不让陛下此番亲征的苦白受,心血白费。

所以臣恳请太后,火速召集各地兵马来京。

解除陛下后顾之忧。

给陛下以大量兵马支持,好让他把战果打得更为辉煌。”

于谦站在那里,保持着行礼的姿势,声音铿锵有力的说道。

这些话一说出,顿时令得马顺徐有贞等人为之一愣。

差点都要被于谦给闪到腰。

谁能想到,这家伙居然来了这么一手!

“太后,还请三思,不要听于谦妖言惑众。

各地兵马,各有各的用处。

一旦召集各路兵马入京,大明必然动荡。

说不得就会有许多人趁机作乱。

也会令得大明哥各地人心惶惶,流言四起。

以为我大明皇帝率军出征,出了什么问题。

实在是一招臭棋,烂棋!”

“太后,于谦包藏祸心,其心可诛!

嘴上说的好听,可实际上真实的想法,就是在想着陛下此番绝对会败!!”

众人一个劲儿的攻击于谦。

马顺等不少人,都将其视作眼中钉,肉中刺。

这家伙就是一个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关键是还有能力。

看到于谦,用会令他们很多人不自在。

这样的人若不趁机将其给除掉,今后一旦让他掌权,他们这些人,都必然会被于谦给压下去的!

于谦据理力争,来了一番舌战群臣。

一番争辩之后,最终所有人都望向了那珠帘后的孙太后。

等着她做出决断。

孙太后好一会儿才开口道:“你众人说的对。

确实不能轻易把各路兵马,召集到京师。

这事儿干系太大,一旦如此做了,必然会闹得人心惶惶。

大明各处地,都容易出乱子,反而不美。

陛下有那么多忠臣良将辅佐,又有那么精锐兵马跟随。

又有陛下亲征,将士必然舍命死战。

最终胜利属于谁,还未可知。

于侍郎,不可在此时便下结论。

此事再议。”

孙太后的声音,缓缓的响起来,结束了这次争论。

既没有同意于谦所说的,火速召集各地兵马入京。

也没有同意马顺等人,要把于谦的兵部侍郎给撸掉。

王文见此,暗松一口气。

心道,这个结果倒还行。

可哪能想到,于谦却对着太后行礼道:“太后,臣请太后速速令各路兵马来京。

与他们来京造成的不利影响相比,来京的意义才更为重大!

若陛下能胜,这些兵马可作为后续力量。

随着陛下出征扩大战果。

若陛下不幸战败,有这些兵马在,亦可能护得京师周全,保大明社稷稳固。

令也先不敢侵犯……”

这话一说出后,立刻便让王文心往下一沉。

马顺等人先是一惊,继而心中大喜,冷笑连连。

觉得这于谦是当真找死!

当下便一个个,又一次望着于谦火力全开。

而是珠帘后面的孙太后,也同样是面现怒容。

目光冷冷的隔着珠帘望向于谦。

觉得此人确实其心可诛!

她岂能看不出来,于谦嘴上说的好听。

可实际上,就是断定了他儿子此番必然会大败而回?

这于谦,当真小瞧人!

身为臣子,岂能如此诅咒皇帝?

而且,还是那样勇敢,那样圣明,不怕那些凶猛的瓦剌人,带兵出征亲自前去,和瓦剌人拼命的皇帝!

于谦当真不是个好东西!

该杀!

“于侍郎!我说了!这事儿过于重大,不可轻言。

须再议!!”

孙太后的声音也变得冷了下来……

一番争执之后,于谦最终被呵斥下去。

马顺,徐有贞等不少人心中,暗自冷笑不已。

觉得这于谦当真做了一手好死!

今后有他受的!

等到陛下大胜还朝,他吃不了兜着走!

就算是铩羽而归,只要陛下还在。

有了今日之事,于谦都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

兵部,于谦坐在这里忧心忡忡。

却也无奈,只能传递命令让各处守军做好防备。

并朝着各处边防,让人运送粮草物资。

通过自己的一些努力,来尽可能的做好准备。

尽可能的,让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时,大明不至于太过于狼狈。

如此忧心忡忡,焦急的度过几日。

忽有将士,一路自居庸关奔回,传来捷报。

明军大胜!

于土木堡一战破瓦剌人!

斩杀瓦剌人超过三万!

俘虏更多!

太师也先也被五马分尸,明军一战定乾坤!

当这样的消息传来之后,整个北平城,许许多多的人都呆滞了。

而后便爆发出欢天喜地的欢呼声!

京师沸腾了!

于谦在得知了这一消息后,先是愣了愣,继而便发出了畅快淋漓的大笑。

心中阴霾一扫而空!!

“廷益,这事儿好是好,可是廷益你就要遭罪了!”

王文面露喜色的走了过来,看到于谦之后,又忍不住叹口气。

于谦闻言哈哈大笑,面上喜色不改。

“我大明如此威武,打了一场这么大的胜仗。

我于谦哪怕被斩首,也心甘情愿!甘之如饴!!!”

……

“太后,臣请把于谦下狱,好好调查此人!”

锦衣卫指挥使马顺,躬身对孙太后说道。

孙太后闻言,脸上喜色一敛,缓缓点头道:“我觉得也该如此!”

马顺闻言大喜,忙去做这事了……

不知道为何,回来传捷报的人,只说了明军大胜的事,却没有说太祖高皇帝显灵的事……

家里来人了,这章耽搁了不少时间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