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三五八章 朱元璋:弄清楚,现在咱这个当太祖的,才是光脚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五八章 朱元璋:弄清楚,现在咱这个当太祖的,才是光脚的!(2 / 2)

到了此时,北平城那里李自成和多尔衮之间,只怕已经决出了胜负。

李自成只怕很有可能,已经撤军离了北平城。

如同历史上那样,逃回了他起家的陕西一带。

也不知道这个时候的李自成,是一个什么心情。

有没有后悔的想要吐血。

李自成这一退可不要紧,可谓前功尽弃。

之前的众多积累全都没了。

没有弃守北平之前,李自成作为一个汉人,带兵打进北平城。

那他就是呼声最高的皇帝,继承了皇位之后,其实也属于名正言顺了。

至少在众多人的心里,就是如此认为的。

王朝更替嘛,挺正常。

可在他弃守北平,返回老家,让关外的鞑子占据了北平。

这等消息传出来后,短短时间里,李自成的风评就会出现一个超大的反转。

将会由一个新兴的帝王,变成一个丧权辱国的亡国之人!

变成一个抛弃都城,拱手送于鞑子的历史罪人!

那些在此之前,对于李自成有多期盼,多拥戴的人。

这个时候,大多都会有多痛恨!

李自成这一退,退的可不简单。

从今之后,他都别想再次翻起身!

最关键的是,他还成功的将诸多的骂名,背负到了自己的身上。

完美的替大明背了诸多的黑锅。

比如,将汉人河山葬送鞑子之手这个锅,就到不了大明的头上。

而是必须要由李自成来背!

毕竟,他可是打下了都城,并建立了大顺。

还在北平城那里举行了登基仪式。

那他就是华夏的正统了。

鞑子是从他手里面夺走的北平城等地。

那这个锅,他不背谁来背?他不挨骂谁挨骂?

而在这等事情发生之后,对于大明的风评,也必然会有一个很大的逆转。

在如今这个时代的众多人看来,由鞑子取代江山,和由李自成这样一个汉人政权取代大明。

它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不仅仅是李自成,在那边还有一个韩成很有兴趣的人。

这个人就是洪承畴。

这是一个争议很大,同时也是真有才能的人。

也被崇祯坑的够狠。

按照韩成所知道的历史,洪承畴投降之后,一直都被鞑子那里小心的防备着。

没有让他掌握什么权力,也没让他做什么事。

一直到这一次,多尔衮大举向大明这边进兵。

才将洪承畴从类似于软禁的状态之中解除,被多尔衮带着南下。

洪承畴开始为鞑子出力,建言献策,是在北平城破,崇祯身死,大明宣告灭亡。

而李自成又不敌鞑子,弃守北平城而逃,北方大片疆域,落于鞑子之手后才开始。

这些事儿,朱元璋询问过韩成。

而朱元璋对此,也做出了一些相应的安排。

看看能不能起到作用,把洪承畴给弄回来。

朱元璋还是挺爱惜洪承畴的才华的。

对于松锦之战,也同样感到惋惜。

更为重要的是,朱元璋审时度势,去看大明所剩的这些大臣。

发现能够真正挑起大梁的,基本没有。

大多都是蝇营狗苟之辈。

或者一些空有一颗忠心,却没什么可圈可点本事的人。

平日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对于朱元璋而言,这样的人……着实要之无用。

腐儒而已。

他需要真正能做事的人。

一番思索观看后,他发现如今的大明,好像还只有洪承畴最适合挑大梁。

所以他准备做出一些事情,来看看能不能把洪承畴给弄出来。

毕竟,今后他们还是要离开这边的。

不能在这里长时间停留。

终究还是要将打下来的这片地方,交给这个时空的人来进行治理。

不挑出来一个能力足够强,可以担当重任的人。

他是真不放心。

对于朱元璋的这个安排,韩成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这些事儿朱元璋做主就好。

对于这些事儿,他是真不擅长。

此时,回想一下朱元璋做出来的那些安排。

韩成心里面多少有些没底儿。

不知道究竟能不能成。

毕竟他们走的还是比较匆忙的,且此时兵荒马乱的,变数也大。

不仅仅需要考虑这些,也需要考虑那洪承畴。

朱元璋的那些安排,是需要洪承畴配合,方才有一定的成功可能。

洪承畴若还真的有意回归大明,不在鞑子那边死心塌地。

在他自己的全力配合之下,或许还能成。

若是洪承畴自己已经是决心站在鞑子那边,那这安排自然也就无效。

这是朱元璋对洪承畴的一次营救,同时也是对洪承畴的一次试探,一次考验。

他若是能经得住这次考验,那么接下来朱元璋这里,在今后倒也能放心的让他挑大梁。

当然,前提是他能活着回来。

若是经受不住,今后到了兵马相战之时,朱元璋这里斩他没商量。

具体如何,全看洪承畴自己如何选……

……

“撤!快撤!不打了!我们不打了!

北平这边不要了!

谁爱要谁要!”

一片石,李自成下达撤退的命令。

看着倒在这里的老营兵马的尸首,李自成是真的心疼!

同时,也越发的觉得自己是头蠢猪。

竟然被朱元璋给坑成了这个样子!

简直要亏出血来了!

之前李自成听了牛金星的话,为之犹豫不决。

现在和建奴打了一场后,又损失了一些老营兵马后,终于是让李自成下定了撤退的决心。

不能再打下去了!

建奴实在太凶残了!

他这边不是对手。

最为关键的是,老营兵马死伤太多,他是真心疼!

之前追赶崇祯之时,就损失了将近八千人!

现在和鞑子作战,又损失了将近四千。

这种伤亡,他当真是扛不住了!

这些老营兵马,才是他的真正根基之所在。

也是他立足的根本。

真要全交代在这里,今后他李自成还拿什么立足?

还怎么呼风唤雨?

他的这点家底,可不能都赔光了!

牛金星闻言,连忙再次相劝,不想让李自成离开。

可李自成已经是下定决心要走,不听牛金星所言。

随着他的下令,很快他这里就开始,为撤退做准备了……

……

一天之后,李自成带着一部分人向西撤退。

回头望去,独眼里满是不甘心,还有一些恐惧,憋闷。

这一次来北平,他获得的体验是真不好。

一不留神,就将自己给坑进去了。

北平这边太复杂了!

路太滑!

朱元璋太狡诈了!

鞑子太凶残。

还是回自己的老地方吧。

还是那里待着安心。

这辈子他都不打算,再往这边打了……

牛金星坐在马上,回头看看,暗自长叹一声。

李自成这一去,万事皆休!

这闯王,终究只是一个流寇,成不了大事啊!

他以为他此时弃守北平,跑回老家去,就能守住那一亩三分地了吗?

守不住的!

他这一退,损失的东西可太多了!

将会从之前天命所归的天子,变成一个把大好河山拱手让给鞑子的罪人!

之前那种时来天地协同力的气势,和运道,将会荡然无存。

人心所向,这事儿有些时候看起来挺虚,可又真真切切的影响着天下时局……

可是,他这边也没有办法。

毕竟他只是一个谋士,不是闯王。

没办法替他做主……

……

几日之后,多尔衮带着两万八旗兵马,逼近了北平城。

北平城这边,很快便又有人进行开城献降。

一番事情,做的倒是挺熟练。

毕竟一个月前,他们这里才献了一次城,迎接了闯王。

这个时候再迎接多尔衮等人,自是轻车熟路……

……

“哈哈哈哈……”

紫禁城,皇极门这边。

多尔衮登上了崇祯处理政务的地方,站在了龙椅之前,看着气势恢宏的紫禁城。

忍不住笑了起来,声音畅快。

谁能想到有朝一日,他居然能够带着人,如此大摇大摆,携带胜利之师,进入到这大明的都城。

这精美的龙椅,这壮丽的紫禁城……这些在以往都是他们不敢抬头仔细去看的地方。

现在都成了他们的,为他们敞开,被他们踩在了脚下!

立刻便有一些人出声恭贺。

先开口的是那些鞑子之人。

等到鞑子开口后,范文程,孔有德等人这才开口。

说他们大清是天命所归,摄政王功德无量云云。

他们这些人,那夸起来,词儿就多了去了

那叫一个天花乱坠,阿谀奉承。

看着这一幕,洪承畴暗自叹息一声,心情复杂难言……

……

而在这个时候,南京城这边,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酵之后。

情况越来越严重。

这些读书人闹出来的声势更大了。

足足有五千多人!

今日,他们相约好了,众人一起来到皇城之前。

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本书,在这里讨伐蒙蔽圣听的间歇小人。

一时之间,声势极为惊人。

令很多人都为之色变!

而在读书人里面推动的那些领头之人,也把腰背挺得更直。

知道接下来,就到了他们扬名立万之时了!!(本章完)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