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一五一章 得知永乐大帝是谁,朱元璋朱标震怒,有人开始倒霉了!(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五一章 得知永乐大帝是谁,朱元璋朱标震怒,有人开始倒霉了!(求月票)(2 / 2)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他应该称之为舅舅的蓝玉,竟然会落得这样一个下场。

忍住心中震动,再仔细去想,朱标发现,依照蓝玉的性子,自己早亡,而自己父皇又准备让允炆接班,那蓝玉的结局,其实已经注定的。

虽然让人吃惊,但细细想来,却不会让人意外。

朱元璋嘴巴动了动,却也没有说任何的话。

虽然他早就看出来,蓝玉性子不行,但却没有想到,到了今后,竟然会发展到如此嚣张跋扈,不知收敛的地步!

按照韩成所说的那种情况,自己杀他没有商量!

若是他真的知道进退,那在当时的情况下,自己虽然会允炆的继位铺路,而做出不少的事情,铲除很多隐患。

但却绝对会给蓝玉留一个善终。

甚至于自己临去世前,先找理由把蓝玉罢黜,然后允炆继位之后,再将他重新提拔起来,进行施恩,继续任用他也不是不可能。

但这家伙,却怎么作死怎么来!

“蓝玉案牵连很大,很多人因此而失去性命,尤其是军方,最为严重。

很多已经培养起来的军官,因此而被清理。

后来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双方打擂台,又损失了一些将领……

后来,靖难之役结束。

因为靖难之时,为了避免陷入到双面作战的境地里,燕王对北方那些部族,放松了压制,采取了一些怀柔的政策。

北方部族,借着大明发生内战的机会,再一次发展了起来。

并逐渐对大明不敬。

尤其是永乐大帝派遣去的使者,被那些部族斩杀之后,永乐大帝再也忍不住了。

他派遣手下大将,带着精兵前去讨伐蛮族,以报使者被斩杀之仇。

结果,这一次的结果却是全军覆没……

永乐大帝为之震怒,他准备再次派人前去征讨蛮族,进行复仇,解决边患。

结果回头四顾,却发现大明此时已经没有了合格的统帅,最为合格的统帅,竟然是他自己。

所以就开始了御驾亲征,带兵横扫漠北……”

随着韩成的讲述,朱元璋朱标二人逐渐明白了,朱棣为何会成为征北大将军,如何会接连不断的带兵北征。

在韩成的话落音之后,寿宁宫偏殿之内,一时间陷入到了沉默之中,很是安静。

“韩成,你告诉咱,老四……老四动兵之时,是什么时候。”

朱元璋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望着韩成如此询问。

韩成道:“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陛下辞世,皇太孙朱允炆继承大统,登基称帝,次年改洪武为建文。

建文元年六月,燕王朱棣举兵靖难。”

前后竟只有一年的时间?

朱元璋的愣了一下。

然后望着韩成的目光,变得不太一样了。

他用力摇头:“不对!不对!

这事情不对!!韩成你肯定在这事情是没有与咱说实话!”

朱元璋声音笃定的道。

韩成道:“不知陛下从哪里发现了不妥?”

“大大的不妥!

按照你的说法,咱是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去世,老四是次年六月起兵作乱,这中间不过是相差了短短的一年的时间。

咱既然选择了允炆作为皇太孙,那肯定会不遗余力的对其进行教导。

也会为他铺路,铲除一切后患。

咱肯定会教导他,不许他用一些手段,对付亲王。

更会对那些亲王,做出相应的交代,不会让他们乱来。

若不是能够确定,咱的安排不会出问题,那些亲王之类的,咱肯定是要想些办法的。”

对于这点,哪怕距离未来还非常远,朱元璋也有足够的自信,确认自己绝对会这样做。

“你若是说咱离开了十年八年,甚至于三五年再发生这等事情,咱都相信,但咱只不过是离开了一年,这等事情就发生了,我却不信!”

朱元璋这样说着,望着韩成的目光,已经变得有些审视起来。

他这个时候都在想,韩成是不是别有用心,故意这样说,从而好借助自己之手,来惩治老四。

毕竟这未来的事,只有韩成自己知道,他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听到朱元璋的话,边上正心中难受,产生了极大震动的朱标,这个时候也反应过来。

望向韩成的目光,同样也变得不一样起来。

他也觉得,凭借着老四的表现,还有自己对老四的了解,以及老四对自己的尊重,在今后照拂允炆,而不是起兵反允炆!!

韩成笑了笑道:“听起来很像假的是吧?但事实情况就是这样。

写需要逻辑,现实不需要,现实所发生的事情,往往比离谱多了。

陛下你说的也没错,在这件事情上你确实做了安排。

建文帝没有登基,陛下还在之时,陛下就也效仿培养太子殿下那样,让还是皇太孙的建文帝处理政务。

而他也颇有太子宽厚的作风。

关于亲王的问题,陛下也多次向他交待,不许手足相残,说那些亲王,是守护大明的,尤其是那些塞王。

朱允炆也答应的非常好,表示会按照你的交代这样做下去。

结果,陛下你刚离世,朱允炆刚刚做上皇位,就在黄子澄,齐泰等卧龙凤雏的辅佐之下,开始着手准备削藩。

当年七月,也就是陛下刚刚去世两个月的时间,就将周王给削了,将周王全家弄回南京,废为庶人,迁往云南……

削藩的理由,是周王次子告发他父亲谋反。

关键是,当时周王次子才十岁……”

这话一出口,刚刚还望着韩成,目光审视,在想韩成是不是目的不纯,有意说谎的朱元璋,朱标二人瞬间就愣住了。

还可以这样玩?

这是什么严重脑疾患者?

话说,一个皇帝继承大统之后,最应该做的,不是先掌握权力,熟悉政务的吗?

一点点的稳固自己的地位。

就算是真的存心要削藩,那也至少需要等个三年五载的,先站稳了脚步之后,再去谋划这事!

结果这朱允炆倒好,刚一即位就开始谋划削藩。

五月即位,七月就将老五给拿下了!

这速度是该有多快?

理由竟然是一个十岁的孩童告发谋反?!!

方才听到韩成说那黄子澄,齐泰为卧龙凤雏,说实话朱元璋心中,也出现了一些欣喜。

卧龙凤雏啊!

能被冠以这样的称号,可想而知这二人的能力有多强!

允炆有这样的能臣辅佐,肯定非比寻常。

结果听了韩成的这一番诉说之后,却发忽然发现,这卧龙凤雏怎么这样不对味呢?

这样人,也能称之为卧龙凤雏?!

呸!!

“建文元年四月,削齐王,湘王,代王,一月之内,连削三王,均废为庶人。

湘王性情刚烈,激愤之下,阖宫焚死,以死明志,证明自己清白。

齐王被软禁在南京,代王被软禁在大同。

两个月后,削岷王……

在这样做的同时,朱允炆也在迅速的对朝堂做出调整,开始大规模的提拔文臣,并迅速提升文臣地位,比如,将六部尚书全部升为正一品。

此举造成武将普遍不满……

在这样做的同时,朱允炆这里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要拿下燕王朱棣。

手段包括调走北平原属于燕王管辖的军队,命宋忠屯兵北平,并任命朝廷这边的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

随着韩成的诉说,朱元璋朱标二人的呼吸,随之变得粗重起来。

“砰!!”

等到韩成的话音落下,朱元璋终于是忍不住了,拎起一把新送来的椅子,狠狠的砸在了桌子上。

再一次开启了拆家的模式!

“畜生!!猪狗不如!!!”

“咱真是瞎了眼!!”

朱元璋出声大骂,声音都变了腔调。

他是真的气!

原本以为朱允炆这孙子,还挺可以,看上去聪明伶俐,结果却是这样一个草包!!

草包就草包吧,还这样的无情!

那可是他的叔叔们!

他咋能下得去这样的手!

老十二……老十二竟然被他被逼的自焚身亡!!!

孽畜!

当真是好孽畜!!!

朱标这个时候,也同样是气满胸膛,只觉得胸腔都要炸裂了!

他是真的想不到朱允炆这小子,竟然会做出这等事情来!

那都是自己的弟弟,都是自己的血亲啊!

结果,这贼子竟然敢这样做?!!

怪不得!

怪不得这老四会造反!

怪不得他身为自己的弟弟,却不照拂自己的儿子。

而是选择了这样的一条路!

这是将老四逼到了墙角了,再不起来反抗就要死了!!

想起自己的弟弟们被朱允炆这孽畜这样对待,朱标就又气又恼,恨不得扒了这家伙的皮!

老十二,老十二竟然被活活逼死!

阖宫自焚啊!!!

极度气愤之下,朱标只觉得眼前一阵一阵儿的发晕。

心疼的厉害。

眼泪忍不住的掉落下来。

身子都在颤抖。

他怎么敢!

他怎敢啊!!

这个孽畜!!!

朱元璋一阵儿乒乒乓乓的乱砸,寿宁宫里的桌椅再一次的散架。

但砸过了之后,他依旧还是觉得解气,心中愤怒的厉害。

自己用了多少年的时间,花费多少的心血,这才算是一点点将很多军权,从那些派系之中,转移到自己老朱家的人手中。

为了防止北方蛮族再次做大,死灰复燃,再次攻陷中原,攻陷京师,在封王上面,做出了许多的考量。

从北到南面,一共是弄了三条线,沿着边关,黄河,长江,做出诸多布置,为的就是抵御异族。

有这些布置,有这些朱家的王爷在,今后异族就算是真的想要南下,那也是困难重重。

结果现在倒好,这孽畜一上手就将自己的安排,给弄了一个稀巴烂,把自己教诲,全给当成了放屁!

还对他的叔叔们下如此重手!真该死!!

过分,真过分!!

站在这里了一阵儿之后,朱元璋阴沉着脸,一句话不说,怒气冲冲的从韩成这里离去。

他要去打死朱允炆那个孽畜!!

朱标也一样是如此,一路脚下生风一般的,朝着春和宫而去。

他同样是想要抽死这个混账玩意!

明末的那些事情,他们够不到,但朱允炆这崽子却能够得到!!

……

春和宫这里,太子妃吕氏已经起床好久了,在这里亲手做饭,操持家务。

其实她本性并不是一个勤快的人,但她知道朱元璋,马皇后,还有朱标等人都喜欢勤快的,所以就也变得勤快了起来。

此时她心情很不错。

昨晚的郁闷消失了不少。

之所以若此,自然是因为她打着关爱的名义,在朱标离开之后,她再一次去寻找了朱允熥这个解压小神器。

想着朱允熥那个小崽子的傻样,再看看自己不远处的好大儿朱允炆,吕氏心情好就变得更好了。

这可是大明未来的皇帝!

谁都抢不走允炆的皇位。

正这样得意的想着,朱元璋,朱标二人来了……

最后一天了,书友们有月票了投一章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