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科幻灵异>明皇子高爔传> 第443章 强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3章 强拆(1 / 2)

早在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皇帝就开始了新都城的营建工作。

不过早期主要是城区规划、物料准备、住户拆迁等事项。

直到永乐十四年(1416年),永乐皇帝才正式下令宫建新都北京(即顺天府)。

城区规划、物料准备这些事虽然也繁杂,但都好说,唯有住户拆迁这件事很难办。

在新都城的规划中,南海子的东面一大片需要拆迁,以便将皇城向南拓展两华里,同时在这个地方兴建社稷坛。

但是涉及到利益问题,便错综复杂,棘手起来,这和后世居民动迁的难度不相上下。

不过,明朝的拆迁工作可没有后世那么“精细和人性化”。皇帝一声令下,不管是谁,都得给我挪窝。

话虽如此,老百姓也不是吃素的。

明朝的土地是私有的,南海子东面这一片地方,虽然住着的都是穷人,但人家都有地契,祖辈传下来的。

如果不讲理,蛮横地将这里的住户赶走,不仅会激起朝中士大夫、御史的口诛笔伐。若再激起民变,就得不偿失了。goΠъorg

在太子和内阁主持下商议出了一个拆迁的章程,拆迁的住户可以在城外得到一定数量的土地,另外还赔偿相应数量的银子。

尽管这个方案不怎么样,也算是表达了朝廷对拆迁户的诚意了。

不过赔偿的银子很少,绝对不可能让拆迁户在城里再买下一处宅院。

至于城外的土地,数量也不多,离城又远,不可能去种地,更不可能在那么远的地方盖房子住了。

然而,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大多数住户都拿了银子和地契搬走了,只有吉庆沟这里的街坊百姓团结一心,拒绝朝廷的拆迁决定,几乎没人搬走,成为“钉子户”云集的大本营。

因此,社稷坛的开工营建日期一拖再拖。

营建新都的工作归户工二部管,但现在出了人命案,顺天府尹陈谔就必须要管了。

他骑着马火急火燎地赶往吉庆沟,快到的时候,已经远远地听到哭喊声。

到了街巷口,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

一条街倒有一半的房子推倒了,碎砖瓦砾、残桓断壁到处都是。

许多地方还冒着黑烟,有些地方则还有小范围的明火,显然发生过火灾。

不少居民正在努力救人、救火。

“站住,什么人?下马!”两个守卫样的男子拦住了陈谔的去路。”

“大胆,敢对大人无礼!好好看好了,这是顺府府尹陈大人。没看见我们大人穿的是官袍吗?”师爷说道。

“拦的就是你们这些当官的。没有你们这些错官,我们老百姓的日子兴许还要好些呢!”守卫没好气地怼回师爷的话。

“你”

陈谔止住了师爷,下马后和蔼地说道:“我乃本城府尹陈谔,请吉庆沟主事之人出来说话。”

“陈大人,果然是陈大人,草民刘东拜见大人。”一个中年汉子主动跑了过来。

“刘东?”

中年汉子简单行了礼,说道:“大人,去年我家的房子因为与邻家有争执,打官司到府衙,还是您亲自断的案。”

“哦,想起来了,是你啊!你在这里管事?”

“是的,大人,拆迁的事太不公道,还要请大人为小民们做主。”

“这是自然,你先带本官去看看情况。”

往吉庆沟里面一走,陈谔才知道情况有多糟糕。现在的吉庆沟,可一点也不吉庆。

有一个妇人呆呆地坐在瓦砾里,怀里抱着还不会走路的孩子。

“大人,这是一个寡妇,男人死得早,只有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还有就是这间不大的房子。昨夜官府派人推倒了她家房子。还好她没睡,正灯下为人纳鞋底贴补家用,听到有动静,赶紧抱着孩子逃出门,倒就被推倒了。”刘东说道。

“官府派人?哪个官府?”陈谔愤愤地问道。

“有不少地痞流氓,还有一些壮汉,嘴里叫嚷着‘有内官监撑着、不用怕’”

“又是内官监!这些太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刘东骂道。

又往前走了几步,一个年轻男子正对着一具老妇人的尸体嚎啕大哭。

“娘,娘,儿子回家晚了一步啊!你死得冤,儿子定要推倒房子的人拿命来偿!”

刘东叹了口气,说道:“大人,正哭着的儿子,今天早上才到家,就看到自己的老娘死在了床上。是被推倒的墙给压死的。”

“无法无天!无法无天!”

陈谔在刘东的陪伴下,边看边问,又安慰着遭难的住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