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科幻灵异>明皇子高爔传> 第347章 小官的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7章 小官的苦(1 / 2)

“陛下,”吴妃听到永乐皇帝如此下旨,感激地站了起来,欠身说道:“臣妾谢陛下恩典。”

“臣(儿臣)遵旨。”高希和朱高炽应声接了旨。

“娘娘,那我以后每月都来看你,再叫上我娘也来,陪你说说话。”金琬琰挽着吴妃的胳膊亲热地说道。

“别说得好听,一去两年都不来。以后若再不来便是抗旨不遵,我便告到父皇和太子大哥面前去。”咸宁公主和琬琰开着玩笑。

“嗯,好好”吴妃满心欢喜,又看着高希说道:“听说你要去龙江造船厂就任,凡事小心,不可冲动。琬儿,你找一个可靠的人跟着希哥儿去,别叫他冷着饿着了。”

“娘娘,琬儿要吃醋了。琬儿每次离开,你都不曾如此关照过。现在关心高希比关心我还要多。琬儿不高兴了。”说完,假装生气嘟起嘴来。

“本宫怎么会不关心我的琬儿,看看你这个小心眼,希哥儿是怎么降伏你这刁蛮的小姐性子的?”吴妃也开起了玩笑。

琬琰听吴妃揭了自己的短,脸微微红了起来:“娘娘,我怎么刁蛮了,我怎么刁蛮了?”

哈哈哈,众人都笑了起来。

外城的庆寿寺,在夕阳的照射下,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咚咚咚,几下雄浑的鼓声。当当当,接着又是几下悠扬的钟声。

寺院的钟鼓之声,令暮色中的庆寿寺显得雄伟而神秘。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寺院中的和尚们正在持诵《大悲咒》,一阵阵虔诚的诵读声从寺庙中弥散到了寺院外,天地顿时也变得庄严肃穆了。

主持道衍和尚正独自坐在禅房中静思,他正想着永乐皇帝前来拜访时的情景。

道衍和尚,俗名姚广孝。当年起事靖难之时,连燕王本人都犹豫不决,不知道这件事到底做还是不做。反而是道衍心意坚持,推动了燕王下定决心发兵起事,最终将建文帝赶走,自己取而代之。

可以说,他是永乐皇帝的第一谋士,也是永乐皇帝成功登位的第一功臣。

但与凡夫俗子不同,大业已成,他却远离名色财气,永乐皇帝所赠的高官厚禄、香车宝马一概坚辞不受,在庆寿寺里做主持,自得其乐。

永乐皇帝想要请教他一点事,或想找他聊天谈心,从来不是他进宫觐见,而是永乐皇帝每回自己颠颠地跑来。

这回也不例外,永乐皇帝为了近期朝中发生的一些事而烦闷,便又来到了庆寿寺。

永乐皇帝端坐到蒲团上,尚未开口,道衍便说道:“陛下面有忧色,恐怕不光是朝中的事让陛下不快吧?”

“少师向来如此,总能一语点中朕的心思。”永乐二年,永乐皇帝加封道衍为“太子少师”。少师,是永乐皇帝对道衍的敬称。

“幸得太子殿下力劝,陛下盛怒之下才没有做错事,否则陛下你是要后悔的。”

“这小子当时一心想着要救夏元吉和宋礼,跟着纪纲对干,连朝廷法度都不放在眼里。朕不出手治他,他以后说不定会做出更出格的事来。这小子这次虽然鲁莽,但却是文武兼备的人才,朕要将他打磨一下,将来留给太子用。”

“陛下的心思是好的。希哥儿可堪大用。”

“少师这样说,那必是没错的了。”

“陛下听臣一句话,他的心是坦荡的,他也没有任何野心,但他的命却是异数。陛下无论如何都不要动了杀念,否则于大明江山不利,于陛下也不利。”

“哦?此话怎讲?”

“陛下没有看过他的资历案档,没有派人查过他的背景出身吗?”

“那是一定查过。正如少师所言,确属异数。十八年疯傻,一朝醒来,便如换了一个人似的。在松江府开布行、擒海盗、弄股票。不出几年,居然成了朕钦点的状元。他还弄出手枪、步枪这些稀奇古怪却威力无比的火器,辅佐太子平安瓦剌。朕细来,这些事别说是凡人,就算是朕去做,也做不了这么好。”

“陛下心中有数就行,他是旷古未有的奇才。他一味地对着纪纲,那是因为他看到了锦衣卫对大明江山的危害,他也早就看清纪纲的本质。只是他的看法、相法太超前了,现在的人都跟不上的他的节奏,他便成了异数。恕臣直言,锦衣卫的危害不是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都看清的,暂且不论。纪纲存有异心,恐怕他的看清和陛下的心思不谋而合,只不过陛下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能看清这件事的,到今天也只是陛下和臣两人罢了。”

“嗯,少师洞若观火,了然于胸啊!”永乐皇帝佩服不已。

就像当年他起事靖难,永乐皇帝(当年的燕王)自己都不知道结局会如何,道衍却胸有成竹,好像已经看到未来,因而义无反顾,坚决支持他起事。

如今,他似乎已经看到了纪纲的结局。goΠboγg

永乐皇帝继续说道:“纪纲是靖难时投奔朕的,早年忠心耿耿。朕登基之后,他替朕除掉了不少蠢蠢欲动或者敢公然反对朕的人。只是朕观他这些年的举止,越来越不知天高地厚,越发飞扬跋扈。朕虽然要倚仗锦衣卫,但绝不能让他危及大明社稷的稳定。官场被他搞得人心惶惶,有人被他搞得家破人亡,冤死狱中。所谓“欲擒故纵”,他既然不知收敛,那么朕就先让他张扬个够,取他性命只在朕一念间耳。”

“陛下英明,只是这纪纲的心有多大,或许出乎陛下所想。陛下暗中早做准备,方为上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