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章马蹄铁(1 / 3)

幽州,燕王府。

薛大鼎收到了李世民的信件。

信中第一件事,李世民便表明将来要攻打高句丽,因此命令他在幽州,炼铁,修路,屯粮等等。

“突厥还未战,就想着开战高句丽,这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薛大鼎眉头微皱,不过既然李世民已经下达命令,那他自然按照命令做。

只是这第二件事让他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因为李世民竟然要他想办法,让李祐想出解决马蹄磨损的办法,还不能让李祐发现。

他一个忠厚老实的读书人,竟然要去干这个···

这让他有些无语,你们父子真的是···。

不过应该怎么做呢?

但看到信中所说的情况后,他脑中思考了起来,不知不觉的走到了议事厅。

在外头他就听见李祐的声音:“你是不是偷懒了啊?”

“殿下,臣亲自去看了,这真不是俘虏偷懒,实在是开采石灰石太难了!”

他走进去一看,只见议事厅中,李祐和朕彭通正在争辩着什么。

见到薛大鼎走进来,彭通一脸的委屈道:“长史你来的正好,快来评评理!”

“评理?发生了什么事?”薛大鼎很是不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彭通连忙解释道。

“殿下找臣,说是想拿十万斤的水泥来修什么印钞部!”

“可臣这些天一共才开采了开采了三十万斤的石灰石。做出了的水泥大部分都用在了修缮城墙上,哪里还有这么多的水泥啊!”

话音还没落下,李祐当即质疑了起来。

“呐,五百俘虏,半个多月的时间,你告诉我才开采三十万斤的石灰石??”

......

第110章马蹄铁

“这不是偷懒是在做什么??”

李祐想建造印钞部用来保密,那自然是少不了水泥。

开采石灰石,煅烧水泥这件事是在十五天前让彭通负责的。

他以为过去这么长时间了,应该能够产出很多水泥。

但谁曾想,大部分的水泥都用在了城墙的建设。

这也就算了,但彭通说十五天一共才生产出了三十万斤的石灰石。

算下来平均一天的产出居然只有两万斤。

两万斤分摊给五百人,那么每个人每天大概生产四十斤石灰石?

这么算下来,这俘虏也太轻松了吧!

这不得不让李祐怀疑,彭通是不是在偷懒。

薛大鼎也觉得这效率太低,但不清楚缘由,也没下定论。

“额···事出有因,殿下何不听听他如何解释?”

彭通赶忙解释道。

“臣花了几天打探到,这最近的石灰石矿山在三十里外的荒山上,再后来光是开路,建造营地都耗费了好几天。”

“真正开矿的时间也不过是十天左右。”

“而且这石灰石矿坚硬,而做成水泥还得磨成粉,经过煅烧,所以能有三十万斤已经相当的快了。”

听完这个解释李祐觉得能够理解,毕竟开矿这种事耗费的时间确实长。

“那除掉耽误的时间,按十天,五百人,三十万斤来算。”

“那算下来,每个人一天也才生产出六十斤!”

“这效率···也没提升多少啊!”

彭通叫苦连天。

“殿下,这石灰石矿山要论开采,比想象的更难。”

“这石灰石矿都是怪石丛生的石山,俘虏每天都要带着木柴和水带上山,光是这就废了不少功夫了!”

“上山之后,......

第110章马蹄铁

先是火烧,然后在水淋,只有这样才能将矿石给分离开来,不然用铁镐砸不动!”

“而开才出来的石灰石都是靠人用背篓背下来的,这光是运下山也是一件麻烦事,更别说运到三十里外的王府。”

“送到王府之后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粉,然后再煅烧成水泥!”

李祐听到这解释,相当的无语,效率这么低,他还以为俘虏在偷懒。

看来这开采矿石远远比自己想的更难一些。

在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开采坚硬的矿石,全靠火烧水淋,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将矿石从矿山分离。

至于运输那就更加无语了,平坦的地方还能用上牲畜,但是在路都没有的矿石山,那只能靠人背。

方法极其原始,效率极其的低下。

按照这么搞下去,水泥的成本还不得飚的天上去?

别说进军房地产,就是做个水泥花盆,恐怕都没人用得起。

李祐一拍脑门,看来真不是俘虏不努力的问题,实在是开矿难度太高了,但李世民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他皱着眉头问道:“那父皇是怎么做到一天能修三十里路的呢??”

一旁的薛大鼎解释道。

“长安人口众多,因此可供征调的民夫多,再加上府兵,所以修路这么快不是什么稀奇事。”

李祐叹了口气,这个办法他也没法用。

在人口方面,幽州和长安没法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