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在逃天子> 第77章臣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7章臣子(1 / 3)

明军拿下荆州后,荆湘的局势迅速改变,明军虽然为荆州只付出了微小的代价,但是也浪费了十多天的时间。

这些时间,也足够湖广总督李荫祖反应过来了。

明军的战绩神乎其神,看着声势浩大,加上刘贵龙又胡乱吹嘘,让他对明军的整体实力理解出了偏差,而湖北的兵力又空虚,所以不得不整体收缩防线。

将兵力辎重全部收缩到襄阳和武昌,其他地方则全部丢给了明军。

不得不说,他这个决定是正确的,看似让出大片的土地,但是也遏制了明军的攻势,让整个湖北的局面趋于稳定平衡。

清军其他州府的防御力量被抽调一空,让明军轻而易举的占据,荆门、安陆、甚至随州、汉阳四府都落入明军之手。

襄阳与武昌被彻底隔绝了。

但是到了这个地步,朱肆也知道明军再也扩张不动了,不仅连喂到嘴边的黄州府都不敢吞,连汉阳府都只草草布置两千辅兵防守。

明军在得了荆州近一万降兵后,进行整编裁撤,共得三万两千战兵,三万五千辅兵。

荆州乃是重镇,不仅水运发达,又在江汉平原中央,更可以作为长沙的门户,不容有失。所以布置了八千战兵与一万二千辅兵。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便是随州了。

随州在襄阳的西南,中间是连绵的大山,东边更是雄闻天下的大别山和桐柏山,也和荆襄走廊类似,形成了一个随枣走廊。

从这里可以出奇兵袭击河南的信阳,一举进军中原。

可以说也是一个战略要地,但是李荫祖将随州丢给明军,可不是由于他是一个草包,而是特意留给了明军一瓶带毒的糖水。

随州重要,但是比之襄阳,那就是远远不如了。

襄阳在荆襄走......

第77章臣子

廊的关键节点上,所谓荆襄走廊,顾名思义,北方要想伐荆,就必须走此道,因为襄阳在三座竖型的大山脉中央,又有汉江的便利,可以直接走水运连通武昌,还可以以此辐射整个江汉平原。

而襄阳又在随枣走廊的尽头,襄阳一封闭,就只有他攻打随州的份,随州要想反击,则需要耗费更大的力量。

因为随州到襄阳这段距离没有水运。

并且随州到信阳的小道有平靖、九里两关,在河南的清军手中控制。河南不像荆湘这样空虚,明军想要以此奇袭就非常困难。

但是随州南段又有陨河与府河,可以直通武昌。

北可攻襄阳,南可下武昌,东可出河南,让人放弃实在让人肉疼。

所以明军即使知道是清军留下的陷阱,也必要囤积重兵,六千战兵,六千辅兵。朱肆更是不得不放大将王国玺在此看守。

随州的西南方向便是安陆,不仅是连接随州与荆州的州府,更是隔绝襄阳与武昌的通道,所以这里也得屯重兵,三千战兵,三千辅兵。

而后是荆门,两千战兵,两千辅兵,汉阳两千辅兵。

明军的兵力像是撒豆子一般迅速减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