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始皇帝> 第162章造纸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2章造纸术(2 / 2)

赵政说道:“若是仅仅为了书写,纸张比起竹简优势并不大,可是有这个……”

说着,递过一本书籍,这本书籍是论语。

世人有一种错觉,纸张诞生之后,就是摧枯拉朽的取代了竹简,事实上想当然了。

在纸张诞生后,竹简还是主导地位。

竹简......

第162章造纸术

,主要是竹子制造而成。

竹子的生长速度快,几个月就是生长出一大截,制作竹简的成本很低。

相对而言,纸张却是要经历很多程序,价格相对要昂贵一些,东汉时代的左伯纸价格颇为昂贵。

此外,纸张放在潮湿的环境当中,可能不到十年,就是变得腐烂了;可很多古人直接把竹简放入坟墓当中,却是能保存千年之久,后世考古挖掘当中,很多史料都是竹简当中记载的。

可见竹简,对于保存史料作用之大。

故而,东汉在发明纸张之后,可竹简还是在应用着,到了隋唐时代,竹简才退出历史舞台。

纸张能取代竹简,只因为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是发明后,可以一页接着一页印刷,一夜就能印刷几百本书籍;可竹简却是无法进行印刷,只能靠着抄写为主,注定被淘汰。

在某种程度上,不是纸张淘汰竹简,而是印刷术淘汰竹简。

赵政说道:“仲父,这个是雕版。只要将纸张刻在上面,就能成型了……”

又是取过有个雕版,示意着印刷的过程。

“所谓的雕版印刷,说白了就是一个个印章连接起来,刻画文字而已!”

吕不韦看着,不由惊叹道:“妙呀妙,我也经常使用印章,只是没有想到,还能这样用……”

赵政说道:“从印章到雕版,没有丝毫技术壁垒可言,只是思路问题。仲父莫要外传,若是被六国得知,恐对我大秦不利!”

吕不韦点头着,也没有说什么。

赵政说道:“仲父,这本论语大约是一万六千字,加上标点符号,也只是一万八千字而已。每页为三十行,每行为二十字,大约六百字。一本论语,也仅仅是三十页而已。只是薄薄的一本而已,不足二两重。”

“可若是书写在竹简上,一本论语至少为四斤重量。”

......

第162章造纸术

又是召唤着寺人,寺人取过一捆竹简,放在另一边。

两边都是论语,一边为纸张书写,一边为竹简书写,可两者对比之下,差距却是出现了。

吕不韦看着,点头赞叹道:“纸张,很是轻便。”

赵政说道:“昔日的时刻,孔子游历他国的时刻,带着一车的竹简。可若是有了书籍,游历的时刻,只需要携带几本书,就可达到一车的文字数量。”

吕不韦说道:“是呀,这是优势。”

赵政问道:“一本论语,若是竹简抄写,价值几钱?”

吕不韦思索道:“价格至少二百钱。”

赵政拿着纸张论语说道:“这个价格至少为三十钱,甚至可以更低。自从三王去世后,圣人之道不传,我为秦王当秉圣人之道,秉承圣人之学,传承万古不灭,可将孔丘、墨翟、老聃等人的学说,用着纸张印刷,传播万世……”

愚民教育分为两种,一种是焚烧书籍,让民众不读书,逐渐文盲化,这是一种愚民;还有一种愚民,就是普及教育,不断的传播某种思想,不断给民众洗脑,从而实现愚民。

在那个穿越者记忆当中,始皇帝采取的是第一种办法。

“过去诸侯国纷争,以高官厚禄招徕游说之士。现在天下已定,法令统一出自朝廷,百姓理家就要致力于耕田做工,读书人就要学习法令规章。但今日的儒生却不学习现代事务,只知一味地效法古代,并借此非议现实,蛊惑、扰乱民众,相互非难指责现行制度,并以此教导百姓;闻听命令颁下,就纷纷根据自己的学说、主张妄加评议,入朝时口是心非,出朝后便街谈巷议,夸饰君主以提高自己的声望,标新立异以显示自己的高明,煽动、引导一些人攻击诽谤国家法令。这种情况如不禁止,就势必造成君主的权势下降,臣下结党纳派活动蔓延民间。唯有禁止这些才有利于......

第162章造纸术

国家!因此我建议史官将除秦国史记之外的所有史书全部烧毁;除博士官按职责收藏书外,天下凡有私藏《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的人,一律按期将所藏交到郡守、郡尉处,一并焚毁;有敢于相对私语谈论《诗》、《书》的处死;借古非今的诛杀九族;官吏发现这种事情而不举报的与以上人同罪;此令颁布三十天后仍不将私藏书籍烧毁的,判处黥刑,并罚处修筑长城劳役的城旦刑。不予焚烧的,是医药、占卜、种植的书。如果想要学习法令,应以官吏为师。”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焚书令,或是挟书令。

仅凭着这条法令,就是站在所有的知识分子对立面。

等到陈胜起义的时刻,孔子的后人也是加入到起义队伍当中。

还有人为,也为“焚书令““洗白”道:“博士收掌之书未焚于秦始皇”,这些书籍真正丢失的原因是因为项羽。项羽在咸阳大肆屠杀百姓、烧宫殿时候,把这些很珍贵的书籍焚烧了,从此这些书籍就遗失了。

秦始皇本身也强调“农耕”、兵甲制造、植树之类的富国强兵之法,而这些又都是技术活,需要经验,而经验又被人记载在了书里。所以对于科学技术类的书,秦始皇根本没必要去焚烧之。

可事实上,根本不是如此。

这个时代的书籍,都是用竹简记载,书籍流传本就困难,很多只是孤本,焚烧就没有第二本了。

不像后世有印刷术,所谓的禁书其实无法禁止,越是禁止,越是出名。

而且某人不尊敬知识分子,不尊敬读书人,肆意的责打读书人,动不动就惩罚为城旦鬼薪,能指望其爱护书籍,好似爱护生命吗?

很多书籍被半路焚烧了,至于被放进秦国书库保存的只是少数书籍。

至于,农耕兵甲之类科技书籍,不焚烧。

只能是说想当然了。

......

第162章造纸术

#后世,有敏感字之说。

当中,只要出现几个敏感字,立刻被封禁。

同样的道理,很多科技类书籍当中,只要出现几个敏感字,就是被焚烧毁灭。

很多农家墨家等,在竹简上书写的时刻,会引用三王的主张,用着先人的言论,可能只是几句言论,于是被焚烧了。

文化浩劫,这不是瞎胡说,而是真实存在。

焚烧了百分之九十的书籍。

三坟三典等,很多书籍皆是在这个时期消失了,因为竹简,龟壳记录不易很多就是孤本。

事实上,靠着焚书,靠着愚民之策,只是下下策,不仅与诸多知识分子关系恶化,还让王朝的根基不稳。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普及教育。

后世很多人,读了很多书结果也很傻很愚蠢,不然也不会有叫兽砖家之称。

赵政说道:“战争分为两种,一种是兵戈之战,就是靠着干戈,盾甲等,攻占敌人的城池,一种为思想之战,世俗当中有非儒即墨之说,可见儒家学说的盛行。而今忙于修建郑国渠,对于六国的进攻减缓了很多,却是有纸张,书籍等,对六国发起攻击!”

……

PS:昨天有事情,没有更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