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武侠修真>神话诸侯时代> 第一百四十四章:文教之功,概莫能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四章:文教之功,概莫能及(2 / 2)

“也正是因为每次试验的时间较过去大为缩短,所以臣才能在短短四个月内使用不同的原材料进行数千次试验,正是有了这数千次试验的数据,才有了今日的造纸流程。”

“坦白说,臣其实并没有刻意去发明什么,臣只是先使用道法模拟整个造纸过程,缩短造纸时间,提高造纸的实验频率。”

“接着,臣就是带领同僚们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实验,这些实验本身其实很枯燥,但就是这些枯燥、不起眼的实验过程却蕴含了很多秘密,了解了这些秘密之后再去造纸,就便捷许多。”

看着一脸谦虚,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功劳的秋阳博士,姜华是打心眼里满意。

虽然秋阳博士总是说他其实什么都没做,并没有做什么创新的工作,但其实他的这种思维模式,就已经领先了很多顽固不化的保守派道人。如果可以,姜华打算未来给他加加担子。

这种人才,怎么能因为修为无法突破而没多少年可活呢?

这种人才,就应该赶紧找个机会成为羽士,然后活上好几千年,老老实实的给自己当项目负责人去!

走着走着,就走到了终点,姜华亲自拿起了一张刚制造出来的纸张,两个手指摩挲了一会儿,感觉还行。

“你们也都来看看。”

随着姜华的招呼,风逸就走了过来,从现场拿起了几张纸,自己观察的同时,还递给了其他同僚。

“秋阳博士,能问你几个问题吗?”片刻后,风逸直接问道。

看着一丝不苟的风逸,秋阳博士就想起了很多关于风逸的传说:嗯,这些和风逸有关的传说,大多数不是什么好话。

有的说风逸不要脸,光拿好处不办事!

有的说风逸这人不行,明明出身一百七十三家但是却不给大家伙儿办事,自从当上了内阁成员,就自觉高人一等,你请他吃饭他都不搭理伱!

还有的说风逸这人面厚心黑,是个能唾面自干的家伙,城府深沉的很。

总之,面对姜华这位主君的时候,秋阳博士一点都没有紧张,还觉得姜华的笑容很有感染力。可是此刻看着板着脸的风逸,顿时心里就是一惊。

被风逸抓到小辫子然后送走的道人可不少!

秋阳博士咳嗽了一下,确定自己没有贪污也没有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之后就点了点头:“没问题,你问吧。”

“秋阳博士,这种纸张的成本如何?”

“这个要看你如何定义成本本身。”

“在过去的时候,道人和国人们几乎每一个都擅长砍竹子、烧竹子、做竹简,最终留下一份竹书。”

“那个时候,几乎每一个有求学经历的道人和国人都亲手制作过不少竹书。”

市场上制作好的竹简太贵了,还不如自己闲着没事儿去竹林里找竹子、砍竹子、烧竹子,做竹简,写竹书呢。

“如果把过去道人们自己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计算在成本之内的话……”

说到这里的时候,秋阳博士就开始了思考,也不怎么紧张了。

“比如说,一位方士,他一天的时间可能在过去只能制作记录一千字的竹简,而如今一天的时间如果去学宫干活或者前往某个乡镇帮助该乡镇耕地干活的话,是可以获取至少好几百钱的。如果他这一天是去绘制符箓了,那么兴许他这一天至少能有上千钱的收入。”

“这么一本线装书,一共厚五十页,每一页之上如果纯粹的记录文字,使用雕版印刷,可以至少留下三百个字或者一幅图,就这么一本线装书,就能装下三本李圣书写的道德经。”

很多人对于道德经的字数,都没有清楚的认知。

他们总觉的道德经一共也就才五千字,字数实在是太少了!

可是在竹简、竹书时代,五千字的道德经十卷竹简都不一定写的下。

而十卷竹简,已经可以堆满一个书桌了。

煌煌五千言,在竹简时代,已经是真正的大部头层次的著作了!

“就这么一本书,就能记录三本道德经的内容!”

“很多黄级道法,在过去的时候,也就一个竹简而已。在这本书里面,一页就能记录一个黄级道法,旁边还能附上图文和解释。”

“随着我们雕版技术的进步,随着纸张质量的进步,未来可能一页书里面就能有五百字、八百字甚至是上千字!”

“而一旦大规模制作,这么一本书的价格,从纸张的成本再加上油墨的成本再加上雕版再加上其他的一切,一本书也就几十钱而已。”说到这里,秋阳博士的脸上就充满了幸福感。

他感觉自己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在过去,书籍是无价的,一份上了年纪的竹简,只要愿意卖,也能轻松卖好几千钱。”

“一份用来启蒙的竹简,也能至少卖一千钱。”

“而这么一本书,里面的内容至少也有十个甚至是三五十个竹简,成本却只有三五十钱,未来可能还会更进一步的压低成本,压低到一二十个钱。”

“一旦书籍大规模铺开,兴许就能实现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书籍,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很多都是一个班级才有一套竹简教材。孩子们很多时候,都只能拿着竹子在地上写写画画。”

“哦,对了,幸亏有人发明了黑板和粉笔,否则,还会更加困难……”

“要不了多久,学宫里的孩子每人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书籍!”

“用不了多久,整个盐城家家户户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书籍!”

“这都多亏了主君!”

“如果不是主君,又哪里有今日的纸张?”

“就冲着这纸张,主君的文教之功,就少有人及甚至是无人能及!”

“这,其实也是道法走入生活的启发,臣代表天下想读书而不得的人,拜谢主君!”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