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都市言情>我在异界种田封神> 第五百零四章 边走边修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零四章 边走边修路(2 / 2)

这三棵树人名为巨象树人,都是盖文在迷斯诺埃尔启蒙的,出身在同一片山头上面,而这片山头下面,有一座上古时期的巨象坟墓,下面埋葬了数以千计的猛犸巨象,它们吸收了猛犸巨象的精魂,方才具有现在的体型。

三名巨象树人被编入了偏厢车先锋军中,作为开路先锋,只是它们拉的并不是偏厢车,而是一个巨大的铁柱。

这个铁柱直径两米,长度六米,连同外面的牵引装置,这玩意的重量达到了恐怖一百五十吨。

合双名巨象树人之力,拖拽着这玩意在荒野中行走,方才不影响速度。

这就是一个异界版的超巨型压路机。

作用不言而喻,当然是为了开路。

上百辆载满粮食物资的楼式战车,即便是对商道土路,都是一个不小负荷,更别说在荒野松软的泥土上,哪怕是有树人、启蒙树木协助拖拽,速度也将十分感人。

单纯的穿过去,不符合盖文一向的行事风格,尤其是在做了如此巨量准备的情况下。

他不仅要留名,要留声,还要留路,留下一条从泰瑟尔前往谷地的迁徙之路。

这件事情一旦做好了,就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持续性的,将会有更多的泰瑟尔人,沿着这条迁徙之路踏上前往谷地的道路。

甚至卡林珊、安姆、蒸汽之湖周边的居民,都有可能沿着这条路前往谷地,那里都与泰瑟尔一样,属于人口大国,尤其是卡林珊实行的还是奴隶制,奴隶起义、逃奴事件频发,只要盖文打出名声来,将会对他们有着致命吸引力。

巨象树人的体重本来就十分恐怖,加起来比这根压路铁柱还要重。

连踩带压,直接将他们所过之处的土壤完全培实,就连平整度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在抵达安姆的瑞塔汶之前,沿途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只要解决了土壤相对松软容易陷车的问题,道路就不难走了。

“齐步走!”伴随着一声命令。

两只沉重的脚步声化为了一声,尘土飞扬,大地似乎都在发出轻微的颤抖,巨大的特制钢丝绳索全部被绷了起来,发出咯吱咯吱的呻吟,重量惊人的压路铁柱转动起来,轰隆隆的开始前进,移动速度不算快,绝对也算不上慢,初步定在四公里/每小时,也就是正常人的散步速度。

一切还都属于试运行状态,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现在求稳不求快,等到运转正常后,再慢慢提速,不仅是巨象树人是这种情况,就连后面的迁徙大军也是如此。

这是迁徙大军第一阶段——磨合,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整个迁徙大军都流畅的运转起来,并且让平民适应这种持续赶路的状态。

拽着压路铁柱的巨象树人,当然不是在荒野中随意的乱走,而是有着清晰路径的,一道八米宽的、散发着淡淡腐朽气息的黑色通道,绵延不绝的通向远方,他们只需要沿着这个标记前行便可以了。

这个标记通道,自然是半月驹露娜的功劳。

这件事情,并不是与血爪军团定计完后才开始实行的,而是在露娜获得了**熔炉,意识到她在开路方面的优势后,就已经开始做了。

其他的路段还有疑问,在泰瑟尔境内的迁徙路段却没有,他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在伊斯河北岸,开启一条直通安姆王国瑞塔汶城的新道路。

这两座城市之间,是没有直接连通的商道的,达劳玛想要前往瑞塔汶有两条路可走。

一条是水路,沿着伊斯河逆流而上,相对来说,倒也顺畅,只是路途有点长,曲曲折折的绕一个大弯,将近六百多公里。

另一条陆路,则是通过扎萨之路前往萨拉达斯,然后再转道萨瑞之路,前者有三百五十公里,后者有二百八十公里,总距离甚至还在水陆之上。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这两条路的大部分地段,都处于萨拉达斯的领地中。

仅仅是迁徙大军的聚集,就让他们全体上下紧张的不行,又怎么可能允许他们前去借道。

这也是达劳玛被那些军阀贵族卡死的主要原因,他们原先太过依靠扎萨之路和伊斯河水运,身在泰瑟尔腹地,道路两头一被卡,他们立刻就被围了起来。

原本扎兰达将破局希望寄托在盖文的迷斯诺埃尔上,想要通过它进行转道,绕开萨拉达斯的封锁。

但是随着迁徙事宜的推进,他们发现,哪里有在伊斯河北岸借机打通一条直通瑞塔汶的商道更快、更便捷?

双方直线距离三百八十公里,而半月驹初步开辟出来的这条道路,总计四百一十公里,基本上是一条直线过来的。

紧跟在巨象树人后面的,便是偏厢车先锋军了。

只是这些骑兵手中拿的并不是刀剑盾牌,而是十字镐、?头、铁锨、箩筐之类的劳作工具,那些刚刚走马上任的队长、指挥官们,则在进行最后的叮嘱。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填坑、平石。”

“填坑的时候,就地取材,以碎石为主,泥土为辅,一层石一层土,不要齐平,而是比周围的路高出一截,呈土包状即可。”

“平石任务则交给能使用柔石术的施法者,那是被施展了柔石术的土石,是最好的铺路材料,全部都给我刨出来,当作其他坑洞的修补、填充剂,优先使用到压路机过去后出现的坑洞,同样是起土包,交给巨象树人大人踩实。”

“这里发现一个坑,需要填平。”

“这里也发现一个。”

“这里被大面积压塌,需要大量土石,快,快,快,咱们的偏厢车队,马上就要出来了。”

这些骑士、雇佣兵对新安排的工作,不仅没有任何的抵触情绪,反而是兴致勃勃,因为这种修路模式,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他们一分为二,三分之二在前面,沿途寻找那些明显的沟沟壑壑,将它们全部填平,并略高于周围地面,等待巨象树人压路机过来,将它们压实压平。

三分之一在后面,负责填平那些被巨象树人压路机压出来的坑洞,其中以啮齿类动物的洞穴居多。

操作方法与前面的如出一辙,最后的压实工作,则交给多出来的那名巨象树人,用自己超过五十多吨的庞大重量,硬生生的来回踩实。

一如既往,普通手段与魔法手段齐上阵,前者为主,后者为辅。

四公里/小时,若是单纯用来赶路,实在是算不上惊人,老头散步都比这快,但是加上修路的话,那已经不是用惊人来形容了,简直就是神速,而且这只是起始速度,并非最高速度。

这条一次成型的土路,远要比想像的还要结实,因为就有一名五十多吨的庞然大物跟在后面,走过后,根本没有丝毫变形迹象,普通商道也不一定能负荷得起他的折腾,一百五十吨的压力机威力,绝对不是吹出来的。

等到修路队出去将近一公里,偏厢车先锋军的偏厢车方才在两匹健壮驽马的拖拽下,缓缓的驶了出来,古怪的是,这些偏厢车竟然没有配备马夫,却有条不紊的顺着新修出来的道路前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