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秦虎> 第123章 见了多了,自然也就,看的开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3章 见了多了,自然也就,看的开了(1 / 3)

民不与官斗,这是自古便有的道理!

在先秦尤其如此,在秦地之外的六国故地更甚如此。

秦地之内,黔首庶民尚有秦法可依。

秦法之下,爵臣士绅与黔首庶民同论,乃至是国之储君,亦不能例外。

不论这听起来有多么可笑,至少它理论上就是如此。

秦地之黔首庶民,若真受了欺凌忍无可忍,而又没有能力去报仇,大不了豁出去上咸阳,找御史台找廷尉府告状。

国君脚下,吏治终究比别处清明一些,是有很大把握能告成的!

可秦地关东之外的六国,生活在六国领土上的黔首庶民,就没有秦地百姓那么幸运了。

贵族分封制度之下,贵族便是土皇帝,黔首庶民纵然被欺凌,又能向谁告状?

黔首庶民就是牛马!

黔首庶民能做的,无非是匹夫一怒血溅十步!

但有道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所以游侠剑客,这种在秦地绝迹的东西,以往在六国遍地都是。

哪怕,他们并不是墨家门徒,也并不妨碍他们践行墨家的理念,因为这世道太不公……

而大秦统一天下后的近几年,六国故地的黔首庶民,虽然嘴上跟着人云亦云,骂着秦法的残暴苛刻。

可实际上,却是尝到了点秦法的甜头。

官吏士绅横行地方之事,为之锐减。

纵然仍有,却有个明面上能告状的地方,比如坐镇郡县的御史。

虽然那些郡县御史,也有鼠鸭一窝,或被收买的情况,可总归是有一个向上的渠道了。

有它!

便比没有强!

黔首庶民愤而无门时,便可抱着鱼死网破的心态,去试上一试,赌上一赌……

这毫无疑问是巨大的进步!

前些日,第一份送到赵子虎手中的卷宗,那恶吏劣绅派家奴截杀告官者,无非就是怕被告到御史处。

现如今,除了御史之外,地方上又多了许多没名堂的外乡人。

一个个看似是小商小贩,走街串巷深入乡里,说着蹩脚的本地话,做生意也不怎么在行,打听事儿却一个比一个勤快,就爱听人讲个故事,东家长西家短的事儿。

百姓一开始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儿,只以为哪家落魄贵族,转而开始经商了,派出来跑商的家奴,还不怎么会做买卖,还处在锻炼阶段。

可渐渐的,就有消息传了过来,说是始皇帝御驾东巡,一路走一路杀人。

杀尽了贪官污吏,杀尽了劣绅恶霸,杀得人头滚滚。

然后,便是本乡本土的小吏,开始挨家挨户的串门说教。

说那些外地来的小商小贩不可信,皆乃奸恶之辈,四处打听事儿,准没安好心。

又让各家嘴上,都闭紧点儿,别被人家一问,就胡说八道,当心惹了祸事。

这种掩耳盗铃般的串门说教,真就是掩耳盗铃一般可笑!

一开始还没明白过味儿的百姓,被小吏这么一说教,反而明白过味儿了。

好嘛,所谓外地来的小商小贩,都是始皇帝派出来的密探是吧?

怕我们把本乡本土的奸恶之辈,都抖落出去是吧?

怪不得始皇帝能明察秋毫呢,走一路杀一路,把贪官污吏劣绅恶霸,都杀个干干净净,原来是这些外乡的小商小贩在起作用。

心里明白过味儿的百姓,无甚大冤情者,自然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而那些受过欺压的,心里憋着怨气的,趁着买个针头线脑的功夫,三言两语就把事情抖落出去了。

但……有道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那些做贼心虚者,便不免想要收买那些外乡的小商小贩,家奴派出去,见到了便请进家中,好酒好肉招待,走时再塞上金钱珠玉。

一切心照不宣!

只是,他们很快发现,今天刚收买一波,明日又来一波新的,后日又来一波新的……无穷无尽的生面孔。

好多生面孔,你还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真商贩,冤枉钱也是真没少花。

弄得很多胆大百姓,眼见有巨利可图,也加入其中,家里但凡有个存粮,便背着去外乡贩卖,换些布匹菜蔬什么的……

保不准,就被官员士绅请进家中,好酒好肉伺候一顿,甚至还有美人瞌睡,走时还能再得一笔横财。

薅羊毛,就这么被提前发明出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