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家祖朱重八> 第329章回京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9章回京了(2 / 3)

“娘的。”

“你办事办成这样还挺有理了?”

老朱瞪着朱允熥,恨不得马上动手。

“孙儿没说啊。”

“是皇爷爷说孙儿是大功臣,搞得孙儿都不知道是该认错,还是该请功了。”

朱允熥这话一出,老朱和朱标差点破防。

“这么说还怪咱了?”

“孙儿不敢。”

不敢往往是承认,只是碍于身份而......

第329章回京了

已。

“你说啥?”

“娘的。”

“看来咱最近对你是太放纵了,去把咱的板子取来。”

眼见老朱就要动手,之前还说朱允熥办事搞砸第一个动手的朱标,却立马上前拦住了老朱。

“你这样做是有难言?”

朱标柔声询问,朱允熥如实相告。

“父亲信儿子的话,那就再等等。”

“有时候为了能进十步不得不先退一步,纵观全局所虑一时后退不见得就是输。”

“松江百姓请命的根本是在松江官员和顾家的勾连,无论是官员还是顾家都能轻易对付,但在江南不仅仅只有松江啊。”

“要想永无后顾之忧,还得从本质上解决。”

对于朱允熥的能力,不管老朱还是朱标都是充分信任的。

瞧朱允熥这么胸有成竹,老朱和朱标也不再多问,都大方的让他自由发挥了。

雄鹰想要学会飞翔,先得有飞的机会。

朱允熥既然有已经谋划了,高深亦或幼稚总得一试。

“可有需求?”

朱标心细,想的也多。

“暂时没有。”

“目前只需计划进行就行,该暴露的问题用不了多久应该就能自行暴出来了。”

“儿子现在都没啥可做的事情。”

朱允熥最后一句本是为让朱标放心的,哪成想却被老朱抓到了由头。

“那正好。”

“咱这的事儿反正你也不想管,回东宫禁足三个月,没咱的旨意不得擅自离开。”

三个月?

虽然吃喝不愁,但不得憋死。

朱允熥苦大仇深,满脸的不情愿。

“听你皇爷爷的。”

“你性子中还缺些沉稳,好好磨磨性子对你将来有好处......

第329章回京了

。”

朱标和老朱达成统一战线,意味着基本上没办法更改了。

“儿子明白了。”

“孙儿遵旨。”

朱允熥乖乖应下朱标和老朱,便自行主动回了东宫。

他也明白。

既要按原定计划进行,那他这个促使百姓闯城的罪魁祸首肯定是要担责的。

总不能松江的官员都被处罚了,他这罪魁祸首却在逍遥法外吧?

他禁足三个月,说是在磨炼性子,其实也是对他的一种保护。

次日。

于实便从前朝打探出了消息,松江知府戴学谦抄家革职,涉请命四县知县革职罢免,其他涉闯城的知县罚俸半年。

唯一没被牵连的只有华亭知县董贵仁。

朱允熥听了于实的消息,把写好的一封书信装进信封。

正准备递给于实,朱标恰好过来了。

“父亲。”

“殿下。”

朱允熥领着于实,冲朱标拱手行礼。

朱标在桌前落座,眼睛瞥到桌上的信。

朱允熥立马主动解释,道:“富明实业还有两台空闲的电报机,四叔经常去大漠巡边,儿子想着先送两台给四叔。”

“北平地处边关要塞,这电报机是能帮了你四叔的大忙。”

朱标有足够的信心制衡兄弟们,当然也就并不需要介意朱允熥和朱棣这种塞王亲近了。

“你四叔上次回来揍你可是不轻,你倒最先惦记着你四叔。”

朱标笑着冲朱允熥打趣。

“四叔的拳脚和舅爷各有千秋,儿子跟着四叔学了几日就已受益匪浅。”

朱棣本就是有真本事的,只要真心教就不愁没长进。

“那就好好练。”

“作为储君你虽不用冲锋陷阵,但却不......

第329章回京了

能没有上马杀敌的能力。”

朱标表示了赞同之后,很快把带来的东西放到桌上打开。

“凋刻精于微末,非有超常耐力者所不能成,这段时间你可以于这上面练练性子。”

“不需要你于此上有多大成就,但练习多了至少能让你的心得到沉淀。”

“将来你手中终会掌有生杀大权,只有你的心性足够沉稳,才不会做出头脑一热的错误决定,也不会因大臣的忠言逆耳枉杀好人。”

这话不是没理。

不管咋说,朱标对他是下了苦心的。

打心里希望他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品行能力等各个方面远胜于他,将来做个更出色的好皇帝。

“儿子明白了。”

朱允熥话没多说,很快点头应下。

之后的日子,朱允熥或打打拳,或听从朱标的建议练练凋刻。

刚开始的时候,常被刻刀割出血。

后来练的多了后,先是熟练掌握了刻刀,等到后面便能从四不像凋渐渐有了棱角。

相比较于这,外面则暗波涌动。

地方上创办了报纸,配合着在职大学生宣传,军卒退役问题逐渐被地方百姓所接受。

做的好一点儿的地方,百姓还会领着退役军卒开荒,帮他们解决归乡后的实际问题。

而随着这些消息传递进各卫所时,军卒对此更是好评一片。

他们能够退役本是好事,但回乡之后是否能融入普通人的生活,这也是他们所担忧的。

现在这些担忧得以解决,自然也就更支持朝廷的这一决策了。

而各卫所逐渐趋于稳定,这也就意味着老朱马上要对外派出去的勋戚武将动手了。

这些本就是计划当中的,不说是需朱允熥做啥,就是老朱和朱标啥都不用做。......

第329章回京了

反正机会已经给过了,就看蓝玉他们咋选择了。

就在朱允熥醉心于凋刻的时候,老朱给蓝玉等人发了催促回京的电报。

而彼时,他们出京已近三个月了。

三个月的时间,除了铁弦稍有成效外,其他几人全都停滞不前,谁都没查出有用的东西来。

在收到老朱电报半个月左右,i蓝玉等七人陆续风尘仆仆赶回了京。

乾清宫。

老朱撑着手坐于御桉前,旁边是七人以奏章的形式汇报上来的结果。

“山东诸卫军屯产粮与呈报兵部账目自洪武十五年起就开始就已有出入。”

铁弦即便是奉旨查桉的兵部尚书也不可能去卫所中,光明正大的把这些问题查清楚。

他到了山东后,先乔装打扮从军屯附近的民田查起。

军屯的品质远高于一般的民田。

同一时期民田收成是多少,而军屯报上来的收成又是多少。

两者相差的那个数,便是军屯贪墨的最低数目。

从洪武十五年开始已显出入,十数年时间一年比一年高。

到现在同样的地,养活的军卒却远不如洪武十五年的多。

另外,据地方税收的记录所知,军屯周边百姓交的税在逐渐递减。

近几年又没有大规模用兵,虽有些自然灾害,但并不足以影响百姓生活。

按常理来说,百姓人口应该递增。

最关键的是,其他地方的人口在增加。

为何偏偏只有军屯附近的在减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