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家祖朱重八> 第315章谶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5章谶语(2 / 4)

不过不管咋说,铁弦绝对算牛人。

等这大神进了京,得亲眼见见长啥样。

据史记载,朱棣打下京师后亲自审问铁弦,铁弦宁死不缺被先后割掉舌头耳朵鼻子,最后投入油锅。

真实与否不敢保证,反正铁弦足够硬气肯定不假。

老朱旨意下达的当天,吏部先负责征召了等待录取士子,之后又分别给升任四部尚书的那些人去了调动文书。

在京的马上上任,外地的则也需要在半个月内赶来。

不过一来一去的,至少得一个月了。

老朱旨意下达的当天,被录取的九人着了官服重新进宫谢恩。

老朱领着朱标和朱允熥召见了他们后,在乾清宫偏殿设公房把当天批阅下的奏章派遣了下去。

在老朱手下干活,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那是常有的事儿。

那九人刚刚被招募正高兴着,都跃跃欲试想要大展身手,对老朱安排的事情,个个高兴的合不拢嘴。

他们高兴,朱允熥也高兴。

有了他们批阅奏章,就能彻底减轻他的负担了。

接下来,他除了跟着老朱处理些重大政务外,剩余的时间也能多往职大那儿倾斜一下了。

那儿还有很多关键的技术,还需要他过去指点迷津。

当天抽到空闲,朱允熥就出宫了。

一直在职大待到宫门快要落锁时,这才动身赶了回去。

职大距城里太远,头天晚上不回去的话,明日早朝很难按时赶回去。

好出好回,再出不难。

这次若不按时......

第315章谶语

赶回去,再想出来可就不容易了。

等朱允熥回去,新组建的内阁已把批阅完成奏章送上来了。

老朱和朱标正在批红。

有了内阁的提前批阅,两人处理起来的速度很快。

“皇爷爷。”

“父亲。”

朱允熥行礼后,也主动加入。

他也想看看这些人对奏章的处理能力到到底乳很。

大概连半时辰都没用,三人便处理好了一天才能批好的奏章。

之后,开始就这些人评头论足起来。

那些刚出现在老朱视线里的,年轻又有才干,精明又有学识。

各有各的优秀,加以培养确可成才。

唯有对解缙,老朱感慨颇多。

“这解大绅头上是长角了不成,这么多年了棱角还咋这么分明,这才刚进内阁就和上司搞对立。”

今天,解缙还和首辅黄淮吵了一架。

原因两人对一份奏章意见相左,黄淮没因解缙的冲撞不高兴还曾和解缙商讨,哪知黄淮一退再退都退好几步了,解缙却一步不退非要坚持自己。

最后,还是黄淮做主,把两人的意见都赋于奏章上面,请老朱来做最后的定夺。

其实,作为皇帝官员并不愿意看到官员一团和气,内阁有解缙这样的人在反倒更有利于发展。

老朱希望解缙学会圆润,不过是出于希才爱才,不希望解缙折损在吃人的官场上。

“现在看来解缙还和几年前一样,这样的人即便放在内阁恐也会祸及自身,不如找机会给他派遣个治经着书的差事,让他安心研究学问吧。”

历史上,解缙曾编撰纂过《永乐大典,让他重操旧事干回老本行应该没啥问题。

“他要能沉寂下来,这些人早就沉稳了,对于他来说这或许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这世上有惺惺作态的伪君子,也有毫无廉耻的真小人,同......

第315章谶语

时也会有至深至诚的贤良之士。”

“这些贤良之士的境界非常人所能理解,解缙不愿同流于官场这也是他自己的选择,先让他在内阁干着吧。”

朱标缓了一下,说了自己意见。

“你说的对,他棱角要是能磨平就不是解大绅了,就先留他在内阁吧。”

“有他在内阁,省的那些人互相妥协了。”

与之同时,另一边。

吴斌刚刚下值,就找到了梁焕家里。

“梁尚书,你没有觉内阁的招募有问题?”

他咋没觉得。

没见他回了家,连官袍都没换。

梁焕等下人上了茶后,直接开门见山道:“吴御史的意思是,招录的九人其中七人是策论的前七名,只有我们两举荐的不属名列前茅?”

吴斌哪顾得上喝茶,担心隔墙有耳凑到梁焕跟前这才开口。

“梁尚书也看出了?”

“会试和殿试排名差别甚大的情况倒是有可能发生,但这次的遴选实在是太稀奇了。”

“我总觉得在公布策论结果时说的那些话里有话。”

“朝廷把我们举荐的人遴选进去,是为了给我们结更大网吧?”

“礼兵刑工四部尚书是安排侍郎举荐的,我们可都是亲自实名举荐,罢官和处斩的界限可都够了。”

梁焕本就心烦意乱,吴斌过来非但没解决问题,还又抛出了一堆难题。

“内阁的征召是在下一手办的,吴御史说的这些在下岂能不知道?”

“吴御史还不知道吧?”

“今天四部空缺的尚书也都下了御旨。礼部的门克新,工部的严震直明天就能上任,只有兵部的铁弦和刑部暴昭得等些时间。”

“天下最不缺的就是读书人,我们两这天官之首和御史之首今天掉了脑袋,明天就会有新人上任。”

“现在我们是绑在一根生绳上的蚂蚱,吴御......

第315章谶语

史有啥好的解决办法还请畅所欲言。”

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这么点弦外之音哪能听不出来。

知道梁焕嫌他只出难题不解决问题,吴斌讪讪退回到桌前坐下。

他们现在就像桉板上的鱼肉,凭他们自身之力哪有资格和朝廷抗衡。

不过不到最后一刻,该争取还是得争取一下。

两人沉默了片刻,正准备再次开口,有门子跑了进来。

“老爷。”

“任长流和贺仕聪来了。”

听到这,梁焕和吴斌双双起身。

因之前任长流和贺仕聪常来拜会,没用梁焕的专门同意,门子便把两人领了进来。

一进门,两人先冲梁焕和吴斌见礼。

见礼过后,贺仕聪更是直接道:“学生去吴御史家里寻,知道吴御史在梁尚书这儿便和任兄一块来了。”

听罢,吴斌更惊了。

“你还去我家了?”

多稀奇。

往常不常去吗?

被吴斌反问,贺仕聪慢脑门不解。

梁焕很快随之问,道:“你们还来干啥?”

任长流是梁焕举荐的,主动回道:“学生今日被授官,特来感谢梁尚书的举荐之恩。”

往常多一份这关系,与他在官场上的发展多少会有些助力。

现在这,只会是枷锁。

梁焕摆摆手,道:“别,你们是衍圣公举荐的...”

话说完,梁焕眼前一亮。

人是孔克培让他们举荐的,那孔克培肯定会有应对的办法。

即便是没有,也不能只由他们倒霉,孔克培他在后面看热闹吧?

“本官知道了,你回去吧。”

“你们是朝廷征召的,即便要报恩那也是报朝廷的恩,和本官没什么关系,要分得清楚主次。”

“明白吧?”

“回吧。”

说了些场面话,梁焕抬手把人赶走。

......

第315章谶语

贺仕聪见任长流走了,本还想再与吴斌多说几句。

吴斌一瞧梁焕这架势,明显是想到解决这事儿的办法了,哪还顾得上再和贺仕从多说。

“梁尚书说的对,征召你们的是朝廷,你们要做的是效忠朝廷,做好你们的分内之事。”

“走吧。”

吴斌也发话后,等在外面门子,不给任长流和贺仕从多说的机会,立马就要送客了。

通过梁焕态度可知,这二位并不是在受欢迎的行列中。

看来往后,不能再让这二位进来了。

“请吧。”

门子赶人,梁焕和吴斌谁都不愿多言,任长流和贺仕聪虽然一头雾水,最终也只能告辞离开。

他们一时半会怕是想不明白了,刚举荐的时候这两位对他们热情都特别热情,前几天策论成绩出来较之以往就有所下滑了。

今天他们得到征召,更是话都不和他们说了。

按常理来论,他们的成绩越好,他们举荐之人不是应该更高兴吗?

这边,直到任长流和贺仕聪两人消失不见在,吴斌这才又问道:“梁尚书想到办法了?”

“找衍圣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