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正德日不落> 第142章,税收的本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2章,税收的本质(2 / 2)

“理解了税收的本质,我们就不难发现税收所具有的特点,首先它是强制性的,因为如果不强制性的话,没有人会愿意将自己的财富交出去。”

“其次它是无偿性的,因为朝廷征税是不需要向百姓支付任何东西的。”

“最后就是税收它是固定性的,征税的比例是固定的,不可能随意的乱浮动的。”

“同时从税收的本质上我们也是可以知道税收的一些作用。”

“首先来说,朝廷的运转它是需要依靠税收征收的财富来支持运转的,无论是军队的开支、还是官员的俸禄又或者是赈灾、救灾、修筑堤坝、道路、桥梁等等。”

“这些都是需要税收征收到的钱粮来维持运转,整个大明朝廷需要一部分的财富来支持他运转下去。”

“其次就是税收是可以用来调节国家经济的,所谓经济,指的是人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一切物质精神资料的总称,这一概念从微观上指一个家庭的财产管理,宏观上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在这一动态整体中,生产是基础,消费是终点,这就是经济!”

“因为税收是对财富的一种分配方式,所以可以通过税收来调节经济,比如某个地方有灾荒,朝廷就可以免除这些地方税收,这也算是调节经济的一种。”

“再比如像盐商非常的赚钱,攫取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导致盐商集团迅速的膨胀,朝廷其实就可以通过征收高额的商税来限制盐商集团的膨胀,同时将社会财富集中到朝廷的手中来。”

“再比如像现在兴起的纺织厂、水泥厂,它对我们大明非常有利,我们完全是可以支持这些工厂的发展,在征收税收的时候,就可以少收一些。”

“还有我大明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是极其不平衡的,江南地区富庶、西南地区贫穷,我们可以再江南地区多征税,西南地区少征税,以此来平衡各地之间的发展。”

“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任何时候,一旦失去了平衡就导致某些事物的无序发展和迅速膨胀!”

“此外,税收的作用还可以用来监督经济的发展,比如灾荒之粮食官商勾结、囤积居奇、哄抬粮价,我们就可以用税收来打击这些粮商。”

“再比如,海外贸易利润非常的丰厚,朝廷就可以通过征收关税的方式,将里面的利润转移到朝廷手中。”

“而税收最重要的还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朱厚照将自己后世所学的关于税收的东西说了出来。

“税收竟然还有怎么多的作用?”

“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弘治皇帝仔细听,听完之外也是茅塞顿开,对于税收的认识一下子就升华了,能够从本质上来认识税收,而不是还局限于眼前那些文人们所灌输的内容当中。

“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值得这个税收最终还是要用来回馈社会、回馈百姓。”

“比如有钱了可以巩固边防、打击鞑靼、清剿倭寇、海盗、盗匪之类的,这可以让百姓更加的安全,有更好的社会环境。”

“有钱了还可以修桥铺路、可以修河堤、大坝、修运河等等,最终这些也是回馈到百姓的身上。”

“但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真正说能够将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少之又少!”

“大家只是一味的知道从百姓的身上索取税收,却很少有真正能够将税收又用到老百姓身上的时候。”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厚照也是忍不住叹气道。

“就像我们大明,以国家来供养宗亲皇室,我大明朝的王爷越来越多,我们老朱家的子孙越来越多。”

“全部都不事生产,对国家、对社会毫无贡献,但却是享受着极高的供养待遇,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我大明迟早有一天,即便是将所有的税收都用来供养那些王爷都是远远不够的。”

听到这里,弘治皇帝就微微皱眉道:“照儿,优待皇室宗亲这是历朝历代都在做的事情,更何况,太祖皇帝辛辛苦苦的打下江山,福泽子孙后代,这本就是应该的事情!”

“父皇,你想过没有?”

“太祖皇帝的时候才几个王爷?”

“总共加起来都没几个,朝廷供养起来并不难,可是到了现在,我大明建国已有一百多年了,我大明现在大大小小的王爷有100多个,再加上其它的宗亲,现在我大明一年的税收又三分之一都用在了养这些宗亲上面。”

“如果再过一百年?”

“到时候恐怕将所有的税收都用在上面都是不够的。”

“福泽子孙是应该的,但也是应该有一个度,如果是无度的,迟早都会祸害整个大明!”

“父皇,儿臣知道各地的藩王都时常向父皇您哭穷,要求赏赐盐引、土地、税收等等。”

“父皇您宽厚仁慈,对宗室多有照顾,时常都大方的上次盐引、土地和税收,可是父皇您知道吗?”

“整个河南现在一半的土地都在那些王爷的名下!”

“这些王爷一个个占据着大量的土地又不用交税,他们再穷能够穷到哪里去?”

“能够有老百姓穷吗?”

朱厚照对弘治皇帝算是无语了,他绝对不是历史上那些文官们所写的中兴之君,也不是大有作为的君王。

事实上,真正去了解弘治皇帝的所作所为你就会发现,弘治皇帝其实是一个毫无作为的皇帝,它的宽厚仁慈都是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之上。

大肆的赏赐官员、赏赐、优待宗室等等,这些最终都是大明的老百姓来买单。

归根结底来说,他是一个毫无主见、没有自己独立思考能力又被文官们洗脑、忽悠的极其严重的皇帝,对于大明各个方面的认识都有着严重的不足,所做的很多事情都直接让大明的局势变得更加糟糕。

“河南一半的土地都在那些王爷名下?”

弘治皇帝听到这里,顿时就瞪大了自己的眼睛,不敢相信。

这些王爷可是时常向自己所要赏赐的,盐引、土地、税收、钱粮等等,一个比一个会哭穷,一个比一个能装,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一种情况,这河南一半的土地都在这些王爷的名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