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正德日不落> 第131章,奇怪的军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1章,奇怪的军队(2 / 4)

也只有秦紘、李端澄他们这些边关的官员才知道边关的艰难,这一次能够抵挡到现在,那都是还是因为弘治皇帝在山西这边查抄了大量的银子、粮食,给边关的将士们发放了拖欠已久的饷银、补充了足够的粮食。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有水泥,有了水泥这个神器重新修葺了破败的城关、长城,这才能够一直死死地挡住鞑子的进攻。

缺少这些因素的话,估计着这边关早就被鞑子打开了,甚至于可以说,边关这边是干脆就看着鞑子进来,任由鞑子烧杀抢掠。

“恐怕是没有援军了。”

“天子在查几年前的事情,没想到那时竟然是从内帑拿出了五十万两银子出来打造军械,可是到了我们边关的时候,那些军械根本就不能用。”

李端澄摇摇头,显得很气愤的说道。

虽然他也是文官,但是作为边关的统帅,他太清楚边关的重要性了,边军不行的话,也就只能够任由鞑子烧杀抢掠。

在边关多年,他是硬生生的看着原本繁荣、热闹的边关变成了如今萧条、毫无人烟、百里无鸡鸣的局面,这边关地区不知道荒废了多少的田地。

明太祖制定纳粮开中以充边关的政策,商人们为了盐引也是不得不大力组织人手在边关地区开垦良田、定居下来,进而逐渐的在边关地区形成了一个个繁华的城镇,巩固充实、开发了边关地区。

然而到了弘治朝,自从弘治皇帝登基以来,他重新文官集团,同时又大肆毫无节制的赏赐盐引给大明朝的那些王爷、外戚、勋贵、大臣等等,导致盐引制度逐渐趋于崩坏。

辛辛苦苦运粮到边关的商人即便是有盐引也是很难从盐场里面提到盐,因为盐引太多了,需要排队,那些王爷、外戚、勋贵、大臣们往往都是优先提盐的。

如数量不大的时候,倒也问题不大,关键是弘治皇帝赏赐的数量实在是太大了,每次赏赐给寿宁侯、建昌伯兄弟两个的盐引都是几十万引的赏赐。

还有大明朝这些王爷们,一个个都在向弘治皇帝哭穷,弘治皇帝对这些宗亲又好的不行,心软的很,动不动就是大肆赏赐盐引,赏赐某地的税收给这些王爷。

另外朝中的武将勋贵、大臣们,那也是一个个都在弘治皇帝面前装穷,弘治皇帝也是被骗的不要、不要的,这盐引也是一波接一波的赏赐下去。

这盐引就跟大明朝的宝钞一样,严重过度的滥发,最终导致盐引制度难以维持下去了,不得不该纳粮开中为纳银开中。

结果就是边关地区一下子就仿佛失去了活水、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了,再加上弘治朝对边关的不重视,鞑子年年扣关、年年犯边劫掠。

这边关地区的百姓那是能逃就逃,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边关局势已经糜烂不堪,再也没有了以前繁荣热闹的场面了。

荒废的田地太多了,再加上边关将士粮食难以维系的情况下,秦紘、李端澄他们都不得不带领边关的将士自己开垦田地种植粮食以满足自身的需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