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四六六章 甘宁的心境,八百弟兄锦衣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六六章 甘宁的心境,八百弟兄锦衣还——(2 / 3)

最终…无奈之下,投靠了江东!投靠了孙权!

且在甘宁与孙权的首次见面时,甘宁就献策图谋荆州!

此举得到了鲁肃、周瑜等人的赞许。

却也让包括张昭、张温、朱治在内的另一派不以为然。

张昭与一众大族的意思是——江东自身危急,如果军队真的西征,恐怕必然导致国内大乱!

这是明面上的说法,背地里…

是攻略荆州后,这些江东大族的话语权无疑将进一步的压缩!

东吴就成了淮泗一派的天下!

可甘宁哪里知道这么多,他据理力争,丝毫没有给与这些大族半分颜面。

他更是指着张昭的鼻子怒斥:

——“国家将萧何那样的重任交给阁下,而您却留守担心出乱子,用什么来追慕古人呢!”

正是甘宁的提议,才坚定了孙权对荆州用兵的想法。

这也才有了三次西征黄祖,擒获黄祖!

同时,从这以后,甘宁便与东吴大族结下了“不大不小”的仇怨。

提到甘宁的事迹,关麟侃侃而谈,足足说了一个时辰。

这才讲述到了现在…

可提及现在,关麟的语气变得沉吟:“这些年,甘宁先后经历了赤壁之战、濡须口之战、皖城之战、逍遥津之战,淝水一战,不乏乌林击败曹军,濡须口百骑劫营,强攻夺下皖城,擒获敌将,逍遥津掩护孙权撤离,淝水焚烧曹军大营…这些功勋、壮举!可…他的官衔如何?”

“从始至终,甘宁不过是一个杂号将军,他的手下…从巴蜀带来的八百锦帆水军越打越少,打到现在只剩下百余,可孙权却从未为其补充过,哪怕一兵一卒…自打周瑜死后,这个情况更甚,甘宁至多能有军队的临时指挥权,却从没有过一支心腹的军队!这又是为什么?”

关麟一遍讲述着有关甘宁扎心的事实。

一边痛惜的沉吟,“你能说这些年甘宁不努力么?你能让他去找自己的问题么?他一直很努力,可扎心的事实就是,在江东,他最多只能做到个折冲将军,他就是流再多血、再多汗,也只能居于这么个杂号将军,他手下的心腹会越来越少!他永远不会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兵马!这是因为…因为…”

关麟的话越说越是痛心疾首,越说越是扎心,不仅扎甘宁的心,也让从东吴这个“困兽犹斗”的局面中脱离出来的凌统、诸葛恪感同身受。

呼…

关麟长长的吁出口气,他继续沉吟:“因为甘宁既非东吴大族,又非淮泗一派,他出身巴蜀…没有背景,却与张昭不睦,与各大家族针锋相对,唯独与周瑜关系融洽、密切…可恰恰是如此,周瑜征巴蜀便成为了导火索,周瑜是要推行两分天下的战略,任蜀人甘宁为先锋西征…可随着周瑜的陨落,甘宁的位置在东吴更尴尬了!他不是蝙蝠人,他是两头都不要的弃子!”

呼…这已经是关麟第三次呼气。

为甘宁抱不平的呼气!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很多事情,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就算我们再努力,也无法改变许多事实,无法改变我们的出身,无法改变我们的立场,至少在江东是这样…但同样的,这也是我大伯、我爹、诸葛军师…他们努力、奋斗的方向,他们想给那些没有背景的人更多的希望啊!”

接下来的话,关麟更添语重心长,他像是刻意要对诸葛恪与凌统说的,“我不说我大伯这儿有多好,这世上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但至少…在这里比曹魏、东吴要公平许多!这里不会让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泪…不会有人在立下赫赫功勋后,只给于一个杂号将军,连个侯爵都不舍得封赏!”

关麟这话不是空穴来风…

历史上的甘宁,称之为东吴第一勇武不过分吧?

可这样的一个人,在东吴处处被排挤,别说进太庙了,就是…临终后,连追封个侯爵都没有!

最高做到的…就是“折冲”这么个杂号将军!

可以说,但凡甘宁在曹魏,那成就必不会弱于张文远;

但凡甘宁在蜀汉那或许不能与二爷比肩,但至少也是在魏延之上。

可偏偏,就是这么个东吴,浪费了。

一腔忠勇,全部都浪费了!

“唉…说了这么多,还不知道甘宁…如今的情况如何?”

似乎,是关麟察觉到,他的话太多了,也太密了,现在…根本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当务之急…是甘宁的安危。

看着忙碌的张仲景,他不敢去打扰,索性就低下头,坐在这儿…继续等,默默的等。

倒是诸葛恪,听过关麟的话,他忍不住张口问道:“云旗公子,你觉得…甘兴霸会归降么?他…以往的荣耀都是属于东吴的!”

这…

听到这个话题,关麟面容沉静,仿佛诸葛恪无比担心的这件事儿,却并不能带给他一丝悸动,像是答案早已注定。

“会的,因为…像是甘兴霸这样‘招摇撞市’的一个人,我笃定…他一生的梦想与追求,是回到蜀中,是衣锦还乡…况且我刚刚得到消息,就在昨夜…孙权将甘宁定为国贼,苏飞与孙皎去劝孙权收回成命,不曾想…却被孙权下令,要问斩——”

啊…

关麟的话,让凌统与诸葛恪一怔,却也让甘宁从病榻上直接撑起了身子。

他惊喊道:“苏飞与孙皎…要被斩?”

说起来…

关麟这一句话的威力极大,无论是前半句,笃定甘宁的追求是衣锦还乡,还是后半句,苏飞与孙皎!

这都无异于一计惊雷…重重的砸在甘宁的头上。

关麟也没想到,这一句话直接把甘宁给喊醒了,还是大有一股,垂死梦中惊坐起似的味道。

倒是…这苏飞、孙皎与甘宁大有渊源。

先说苏飞,当年甘宁在黄祖手下郁郁不得志,便是苏飞帮助他,逃离了江夏,投身江东。

在黄祖被擒后,孙权曾做好了两个匣子,分别是用来盛黄祖和苏飞的首级,也是甘宁向孙权求情,并且担保,如果苏飞跑了,就把他甘宁的首级代替苏飞的装入匣中!

可以说,甘宁与苏飞的关系是彼此成全,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

再说孙皎,作为东吴宗室的将领,孙权的堂弟,曾因为小事与甘宁争吵负气。

甘宁的性子,自是丝毫不惯着这位东吴的宗室。

还是孙权写信责备孙皎,这才使得孙皎认识到…不应该如此心胸狭窄。

特地上疏谢罪,也向甘宁请罪。

甘宁颇为大度的将此事揭过,两人还因此不打不相识,结下了深刻的友谊!

说起来,这也是甘宁在东吴唯三的“挚友”了…

除了他俩外,甘宁还有一个挚友是吕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