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第八百四十一章 交换条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四十一章 交换条件(1 / 3)

对于诸葛亮谁去主持琅琊对阵曹军的提议,袁熙想了想,出声道:“让张辽去吧。”

诸葛亮听了,有些惊讶,说道:“我知道文远将军战功赫赫,作为大将是足够合格的,但如今让他主持一个地区的防务,尤其是面对曹操,是不是有些不稳?”

袁熙叹道:“但他已经是最合适的了。”

“而且这次作战不需要他打的多好,而是让他打的足够像,吃些小亏也无所谓,能骗过曹操就行。”

“我总不能派伯言去,他想法太多,很容易被曹操看出不对来。”

“而且文远也不是不知进退的,不会让兵士送死,至于独当一面,我相信他迟早是有这个能力的。”

诸葛亮听了,知道袁熙对张辽是有着莫名其妙的信心的,就像对自己一样,里面肯定有袁熙自己的道理,这里面诸葛亮是能猜出一些的。

排除观星的因素,接下来如果袁熙取得青州,其治下地盘将会有个飞速膨胀的过程,到时候文官武将就不够用了,袁熙现在要做的,就是提前培养能都督一州一郡之地的人才。

诸葛亮随和和袁熙商量了后续事情,出去安排诸事去了。

当即就有七八路情报线运作起来,探子们水路并进,以最快的速度向战区各方送去情报。

袁熙却是轻松不起来,不同于后世的实时通信方式,这个时代的信息即使以理想的最快速度传递,两州之间还是有数天甚至十几天的延迟,这对于瞬息万变的战情来说还是太慢了。

所以很多命令的发出,都以预测到敌人的动向为前提,如果事情不像预测般发展,整個战局都会发生极大的偏差。

所以身为主公,掌控战局最有效的方法,一是自己亲自上前线,二是寻找足堪大任的人才单独领军,就像袁熙对诸葛的期望一样。

他看到匆匆忙忙动员起来的将士,知道数天之内,自己是没有事情做了,之后便是等待曹军和自己的部下在琅琊交战的结果了。

接下来的日子,战报不断传来,据探子回报,进入琅琊的曹军在琅琊攻城时,遭遇了赶到的张辽太史慈两军夹击,城内防守的臧洪昌烯等人也趁机抽冲了出来。

然而曹操军也是早有准备,派遣了曹营十几名大将,双方共计投入了数万兵力,以开阳城为中心,展开了极为惨烈攻防,最后双方死伤超过了上万人,曹操军被迫退入了平昌修整,同时在当地强行征兵。

太史慈张辽等率兵士攻打平昌城,数天后城破,曹军撤走,琅琊郡的危机就此解除。

太史慈带领众将一边让兵士百姓休养,一边加固琅琊城防,同时发信给袁熙报告情况,消息送到袁熙手里时,距袁熙派张辽发兵协助琅琊时,已经过去了十几天了。

而且探子找到袁熙时,袁熙早已经领兵潜伏到青州平原和冀州清河的交界处,正隐秘而缓慢的行军。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在等冀州可能发生的变故,至于什么时候发生,便只能听天由命了。

邺城之中,袁尚拿着袁熙的密信,以及一同上了蜡封的锦囊,脸色极为纠结。

锦囊已经被拆开,里面的内容他也已经看过,袁尚攥紧了锦囊,最后还是将其丢在了面前的火盆里。

刺鼻的焦糊味升起,袁尚却颇为享受这种味道,肚腹的疼痛日夜折磨着他,已经让他的感觉几乎麻木,滚烫的额头时刻提醒着他,自己已经命不久矣。

他无奈地苦笑起来,眼下这锦囊里面的计策,确实是最有可能让自己报仇的办法了。

想到这里,他咬紧了牙关,本来争家产留一线后路,袁谭你却不顾血亲之情下死手,那也别怪我不义了!

次日袁尚告诉谋士自己的打算后,在场谋士皆都震惊不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