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我儿曹昂有大帝之姿> 第三百三十二章 时至终章,天下终局在即【求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二章 时至终章,天下终局在即【求月(2 / 4)

这其中就包括当初,被曹昂一个劲的薅羊毛,甚至连家传的七星宝刀,都被薅走的司徒王允了。

只不过这位原本的朝中重臣。

如今已经不能,也不敢再在曹昂面前,摆当朝高官的架子了。

在被董卓裹挟而来的这几个年头里,他也算是被虐的不行。

毕竟手中无权,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橡皮章子,还需要承受外界所带来的巨大压力,随时都有可能丢了老命。

如今的王允比之从前,短短几年的光阴里,像是老了十几岁一般。

而对于他的投诚。

曹昂自然是欣然接纳的。

一个是王允在这朝中,摸爬滚打了这么些个年头,也算人熟地熟,有自己的山头,具备一定的作用。

另一个就是顾念旧情了。

所谓用生不如用熟,一个全然不了解的人,又怎么比得上王允这种知根知底,还有几分过往交情的人呢?

而除了王允之外。

曹昂还额外安抚并提拔了不少人。

像自己的老丈人,也就是蔡琰的父亲蔡邕,曹昂也特别关注了一番。

这位老同志虽然情商比较低。

但曹昂肯定不能让他像原本的命运一般,走向提前死亡的道路。

…………

此刻在长安城中。

临时设置用来处理公文政务的公府内,曹昂正仔细端详着,李儒刚刚递呈上来的一份帛书。

翻看了一遍之后。

曹昂突然笑出了声。

然后一边摇着头,一边轻描淡写的问道:“这刘焉还挺有意思,他在书信里说的这般,看来是打算将他留在长安的几个儿子,都通通要回去啊?”

侍立在一旁的李儒。

先是恭敬的向曹昂微微躬身,然后拱手回复道:“将军明鉴,这份文书其实在数月之前,就已经抵达长安了。”

“只是彼时董贼贪图享乐,无暇处理这样的小事,因此便将这封信积压了下来,直到今日,属下方才想起来,故而递呈给将军您一观。”

“据这刘焉所说,他自觉大限将至,时日无多,恐家业无人继承,且身边一个嫡子都没有,无人孝顺伺候。”

“因此请求朝廷,能够看在他行将就木的份上,放还他几个儿子回归益州,此事还请将军您示下。”

…………

刘焉。

这哥们曹昂是知道的。

乃是刘姓宗室,益州牧,同时也是益州实际上的土皇帝,比张飞更想要丈八蛇矛的存在。

不过相比于这些。

刘焉真正令人记忆深刻的。

还是他所提出的废史立牧之策。

这恰恰也是加速汉朝走向崩坏,走向衰亡,朝着车毁人亡的路上,一路猛踩油门的一剂助推器。

而他躲在益州不肯出来,也是因为有高人指点,说益州有龙气,日后这块地方上能够出皇帝。

不得不说,高人算的是挺准。

只可惜时间算错了。

接连经历了刘焉以及他儿子刘璋两代人,这个预言才算兑现,兑在了刘备刘玄德身上。

刘焉要是得知这个消息,恐怕能从棺材里气的跳出来。

不过这些都和曹昂没什么关系了。

刘焉再能算计,也就只是偏安一隅,在他眼里不过是癣疥之疾,最后一个收拾他都不耽误事儿。

而刘备,更是没可能当皇帝了。

现在还窝在青州北部的平原县当县令呢,等到他有一定的势力,恐怕曹昂已经统一天下了。

…………

心里这般想着。

曹昂也立即作出了决定。

当下便把刘焉的书信往桌上随便一丢,而后半问半答的向李儒指示道。

“当初刘焉将几个嫡子送到朝中,本就是起质子作用,乃是朝廷为了防备其躲在益州,天高路远,自立一方,不服从朝廷的命令,故而出此一策。”

“如今这老家伙十有八九,是观望着长安这边动荡不已,觉得有机可乘,想要趁乱而谋利。”

“如此想法,我又岂能如他的意,不过他既说自己时日无多,那朝廷也不太好过于凉薄,就取折中之策吧。”

说到这里。

曹昂右手在桌案上轻轻的敲了敲。

接着一边眼眸闪动,一边命令道。

“其有三子身在长安,长子次子不允许返回益州,剩下那个名为刘璋的幼子,安排他一同观礼三军检阅,而后便放他返回益州吧。”

检阅三军,也是曹昂的安排之一。

目的就是震慑人心,稳定朝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