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我儿曹昂有大帝之姿> 第三百一十章 青州刺史一职,合该有德者居之!【5200字求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章 青州刺史一职,合该有德者居之!【5200字求月(1 / 2)

公元一九二年。

即大汉初平三年一月初。

位于朱虚县以北方向十里处。

曹昂带着整合过后的数万人马,正浩浩荡荡的,前进在去往朱虚县的路上,很快便将抵达目的地。

骑在马背上,位于中军位置的曹昂,仰头看着苍蓝洗净的天空,不由深吸一口气,而后向外缓缓吐出白雾。

再一眼扫过周围,已经被皑皑白雪给覆盖的道路和景色,只觉得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天空中飞舞下落的雪花,落在行军时所穿的衣甲上,倒也装点出了几份不一样的意味。

眼下正值新年元月。

而青州北海这一带,已经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纬度上,因此每年的冬季时,大雪天气往往都少不了。

大雪之后,往往是大寒。

这对曹军的行军计划,其实有些阻碍,毕竟天气一冷,将士们的体能就会下降,不仅需要消耗更多的食物,同时赶路的速度也会变慢。

不过好在如今军队已经快要抵达朱虚县,在那安营扎寨,并补给到御寒物资之后,足够将这场大雪天气熬过去。

待雪一停。

再继续接下来的战略计划即可。

当然。

极端寒冷的天气,带给曹昂的不仅仅是弊端,同时还有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沿海封冻。

像北海国以北的莱州湾,以及位于东莱郡东部的黄海,其近海地带都会因为寒潮来袭,而结起一层层的浮冰。

每年到这个时候。

就意味着船只止歇,渔业、采盐业,等靠海吃饭的行当,都必须因此而休闭到春季解冻时。

这样一来。

就给曹昂留出了大量的时间。

他完全可以趁着采盐业停滞的空档,好好的收集一下各种信息,然后再做出针对性的安排。

抢在明年海盐盐田复工之前,把一些举措敲定下来,如此可减少大量不必要的麻烦,省去些计划推进中的阻碍。

故而也算一个利好。

…………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

大军一路行进。

三军将士冒着鹅毛大雪,深一脚浅一脚的,在银装素裹的平坦道路上,留下了大量的脚印。

随着时间的推移。

很快便行近至距离朱虚县城,尚有五里的地方,而此时在前面游弋探路的骑兵队伍,也恰巧回来禀报。

“启禀将军,前方不到半里的地方,北海国相孔府君,正带着几百号人于道路上扫雪,以迎接将军的到来!”

听着士兵如此汇报。

曹昂不由得精神一振。

能够于城外数里地的位置迎接,这本身就表明了一种态度,而在大雪天将道路上的积雪扫掉,从而方便大军通行,这态度更是做得到位。

对此,曹昂还是相当满意的。

自己率兵营救了孔融,这家伙知恩图报,知道在方方面面进行表示,这倒算是有个不错的开端了。

接下来的深入谈判。

想必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思及此处。

曹昂当即对左右众将吩咐道。

“留下一人,领着大军在后方原速行进,其他人跟我先行一步!”

说罢,由中上层将领组成的小股分队,便脱离了大部队。

向着孔融所在的位置疾驰而去。

…………

两个半时辰后。

位于朱虚县的县衙府宅中。

孔融与曹昂等人刚用过晚宴。

由于提前安排人清扫了积雪,后半段的路程不像之前那般难走,因此在行进速度上得到了极大提高。

故而孔融提前安排好,用来盛情款待曹昂等一行人的晚宴,并没有因此而耽误时间。

朱虚县虽然不大。

但却是此前孔融屯兵驻扎的地方。

其调往讨伐黄巾军的大军,就是从这里出发的,算是孔融在北海国的大本营了,因此物资还是相当丰盈的。

精致的菜肴,陈年的美酒,外加上丝竹管弦,曲乐歌舞。

宴会之上,这些一样都不差。

足可见孔融对曹昂的招待,是的确花了心思,上了态度的。

而在用过晚宴之后。

孔融一边吩咐着府中的下人,替曹军众将安排好休息的地方,一边向曹昂发出了邀请。

“曹将军,眼下天色尚早,且刚用过酒宴,太早歇息难免不消食,如若有闲暇的话,不妨与我到书房中闲谈一阵,咱们也聊些快慰平生之事!”

孔融的意思,曹昂当然明白。

这是酒足饭饱之后准备谈正事了。

当下也不再推辞,示意典韦和许褚远远的跟在自己身后,随即便起身与孔融一道向书房而去。

…………

“吱呀~”

推开书房大门,将曹昂邀请入内后,孔融又动作飞快的将房门关上。

还未等曹昂说些什么。

孔融便已快步来到曹昂跟前,接着在曹昂略显的诧异的目光中,径直躬身,来了个一拜到底的大礼。

同时口中还真挚诚恳的说道:“此番在下深陷重围,被敌军团团围困至都昌县城内,若非将军率重兵前来援救,彻底击溃了来犯之敌。”

“城池恐怕早已陷落,城中百姓皆将为贼寇裹挟,我也业已落入贼寇之手,落得个生死不知的下场了!”

“将军于我,实乃有救命之恩,此等恩情,真不知该如何偿报将军,往后您若有何吩咐,我一定竭力回报!”

孔融一上来就对曹昂行大礼。

接着又是言辞恳切的,向曹昂表达自己的谢意,并没有虚言遮掩,直说没有曹昂的存在,自己性命难保。

这样的举止,在曹昂的意料之中。

毕竟救命之恩。

要是一点表示都没有的话,那这人品也太差了,是会受到强烈谴责的,这样的人也不足以成为名动天下的儒者。

对此,曹昂也没有太过在意。

而是快步上前,双手将孔融托扶起来,接着豪迈爽朗的笑道。

“文举公实在言重了,你我同为大汉之臣,皆是汉室忠心臣子,一方有难,我又岂能坐视不理呢?”

“况且蚁贼猖獗,为祸一方,作恶多端,祸害百姓,清剿这些贼寇,乃是出于公理和公义之事。”

“于公于私,我这兵都是非发不可的,也谈不上什么救命之恩了。”

……

曹昂说的轻描淡写。

孔融自然不会再多说什么。

只是以他的性格。

不再多说,不意味着就此忘怀,而是会将这件事记在心里。

待到曹昂有需要时。

孔融自然会有所回应。

随后孔融邀请曹昂于桌案前坐下,自己则开始往炉子里,投放一些煮茶汤的佐料,过不多时汤水便沸腾起来,然后传出一阵阵奇异的香味。

“哗!”

舀满一碗茶汤,放置在曹昂跟前。

孔融接着满怀笑意的问道。

“听闻子脩此番率兵追剿黄巾,接连在齐国、济南国,以及乐安郡等地,与黄巾军余部展开交战。”

“并最终在乐安郡的巨定湖以北,与黄巾贼渠帅管亥进行了决战。”

“不知如今这些郡县,状况究竟如何,贼寇可算清剿完了?”

听到孔融谈起这事儿。

曹昂一边点头。

一边轻声笑言道:“贼寇之首管亥已经伏诛,其麾下所统率的数万黄巾兵,在军心涣散,士气崩溃之后,也纷纷选择向官军投降。”

“至于齐国、济南国等地,我也先后派出了大量人马,对残留在地方上的贼寇,进行了一番清剿。”

“只不过这些流民草寇,毕竟在地方上盘踞了多年,日久年深之下,深占地利之便,往深山老林中一躲,一时半会还真没办法全部清剿干净。”

…………

随着曹昂简略的概括了一下情况。

孔融在微微颔首之后。

当即便对曹昂拱手称赞道。

“黄巾贼在青州肆虐已久,横行郡县乡里,往来穿梭,肆意抢掠,无人可遏,便是我也不敢直面其锋。”

“甚至我将北海国的治所迁到朱虚县来,也是因为原先的治所剧县,被黄巾贼毁的残破不堪,如今只剩下半片废墟,连百姓也不余几个。”

“这些贼寇对青州各郡县的残害,其程度之深,当真令人发指,若非子脩此番率兵前来,这一切还将继续发生下去,并将愈演愈烈。”

“你率兵前来为我解围,实在帮了我的大忙,一意追击并清剿黄巾残部,这对青州百姓而言更是好事一桩,乃是苍生黎庶之幸,天下万民之福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