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八六六章凶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六六章凶名(3 / 4)

全旭现在搞的就是文化输出,除了奥斯曼帝国和卧莫尔帝国以外,其他国家都不用战争手段来解决,而是依靠文化方面的输出。

现在在欧洲,活跃着一群捐客和掮客,他们拿着大明帝国的好处,为大明帝国在欧洲到处搜笼像笛卡尔马林梅森这样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会收笼落迫贵族,指引他们来到大明帝国留学。

通过在大明帝国期间的留学,培养他们亲善大明帝国的价值观。

白人的祖先留给后人的东西,最有价值的估计就是《圣经》,所以白人在进行殖民扩张的时候,都是一手利剑,一手《圣经》。东方的传统文化是开放包容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全旭对于大明的大学教育,也是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不少汉语典籍会被翻译成荷兰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以及英语,这样才有利于汉文化的传播。

当然了,翻译之后的文字,估计也不能准确表达上古先贤想要传达的思想,所以要想真正了解东方传统文化,还是要学汉语,看原版,这样才能准确理解。同样,各国的历史书籍,也会同样被拉到大明,进行翻译。

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已经开设子外语课,这个课程开设,与后世的英语课完全不同,那是强制性的,这只是作为专业,进行专业学习。

后世的英语普及教育,就是一个渣渣,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处。

当然,开设外语教学的大学,只设立在本土,仅限大明原来的两京十三省,对于远东、瀚海省、天山省,包括安西省、西疆省都不包含在内。

在边境省份,执行的是统一教育。

虽然整体来说,大明本土目前汉人总人口约占百分之九十五,但是不打算改为这一现状,虽然历次的政务院会议,都会有人提出禁武的提意。

毕竟,因为大明武器泛滥,造成了日益严峻的社会治安问题,不过全旭的态度依旧非常强硬,他不打算禁武,不过对于百姓持有步枪或重机枪,是严格禁止的。

百姓允许持有的武器包括刀、枪、火铳、燧发枪、也包括迅雷铳、也包括散弹枪,左轮手枪,其实在近距离,散弹枪和手枪的威力比步枪更大,使用也更加方便,普通人也根本不需要步枪保护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所以未来大明帝国对于武器的控制还会进一步加强。

对于私人民营枪炮生产厂,全旭也只是监控,并不是限制,就像海商使用的射程在一百二十步,拥有二十六毫米口径,可以连续射击二十八发的迅雷铳,事实上已经有了机关枪的雏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