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栖寒于心> 16. 第 16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6. 第 16 章(2 / 2)

秦瑜无奈道,“汪霖此人作恶多端,也算是为民除害;至于太子,心性恶劣,让他吃一份教训罢了。”

戴缨看着平静无波的主子,心内纠结,既希望主子有些鲜活的气息,而不是整日绷着脸,又希望主子不要被这些外物干扰了。

那头汪沁茹伤势略有恢复,老太君心疼,却也无可奈何。她嘴上骂汪正骂得爽,又占着孝道,可是汪正此人十足十得学了他那个父亲,整个一个笑面虎,表面功夫做得极好。老太君虽性子爽利,武艺高强,却拿捏不住他,就像拿捏不住汪有彬一样。

老太君自责自己照看不了汪沁茹,每日神情萎靡,身体愈发衰败。

汪沁茹心疼老太君,每日守在老太君身边,也不曾与陈念见面。

而陈念因为汪霖打死人那天不在场,免于牢狱之灾。当然这也是秦瑜得知了陈念和栖寒的关系,特意知会,陈念有意避开。

只是这么一来,陈念被辅国公夫人迁怒,在府中很是艰难,如今在低等下人房中,每日清理主子们的恭桶。

一个小厮把他的臭衣服都扔在了陈念的铺上,自己呼呼大睡。

陈念把臭衣服堆在一边,就这么躺了下去。

另一个小厮惊讶地看了他几眼,汪霖身边的汪有福也算是个体面人,想不到沦落到这个地步。

陈念并不想搭理这些,他现在脑子很混乱。

一切从辅国公府寿辰那天开始。

陈念出了汪霖的百花堂后就回了辅国公府,正值散宴,原本府门口人来人往。陈念本来也未曾在意。

直到陈念看见了一个人,一个根本不该出现在辅国公府的人,或者说根本不该出现在京城的人……

陈念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想通一些事。夜色阑珊,外面连虫鸣也没有,大通铺上其他人已经打起鼾,陈念却睡意全无。他握紧拳头,闭上眼又把所有事过了一遍,如果他想的没有错,那么他应该能找到娘亲了……

西北军是一支神话之军。

中原大地,汉族之邦,绵延万里,北至茫茫草原,南至片片群岛,东为茫茫大海,西是皑皑白雪。

而西北之处有一夷族,居于草原,骁勇善战,年年来犯。前朝之时,末帝已然俯首称臣,堂堂中央之国竟去纳岁,送公主和亲。

真武帝揭竿起义,民心所向,所到之处皆是夹道欢迎。而定王乃是真武帝嫡长子,小时候也是吃过苦的,这些遭遇让他对普通民众有着更深的感情。

西北军便是定王殿下所创立的。

定王殿下为主帅,麾下先锋陈实,本是前朝一个小小参将,弃暗投明,众人不服,是定王殿下力排众议,慧眼识英雄,封他为先锋;军医华申,乃是神医华佗后人,听闻西北军成立主动投靠;军师杨岩,亦是前朝贵族出身,前朝末年考中状元后又看清腐朽王朝的不可挽回,毅然辞官,还随手写了首诗在贡院门口。

至今犹在,上书,“蝇营狗苟端可怜,不见秋风黄鹄举”。

至于另有一个先锋便是成和郡王魏晙。

定王妃是世家出身,属于最早投靠真武帝的那批世家。定王妃饱读诗书,却与武夫出生的丈夫恩爱非常。定王与定王妃相濡以沫,唯有一子便是成和郡王。直至成和郡王十四五岁时定王妃才怀了二胎。说回魏晙,魏晙其人上战场如父亲般勇武,而长相却肖似其母,身姿风流,面如冠玉。

西北军成立后,在定王的指挥下,把夷族打得落花流水。

此后,真武帝统一全国,定王几乎是板上钉钉的储君。先不说几个后来生的弟弟都年幼,定王一人之功便足够资格成为太子,更不要说真武帝爱重明真皇后,也疼爱定王殿下。

前朝余孽叛逃北方,西北军奉命追杀,所有人都默认等此次定王殿下凯旋而回,便是东宫册封仪式。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前朝余孽与夷族两相勾结,于丁山坳两面夹击西北军,西北军腹背受敌,定王带着所有人浴血奋战,阻挡了夷族闯入关内的脚步,但是定王和成和郡王以身殉国,西北军几乎全军覆没。这场真武十年发生的战役史称丁山坳之战。

消息传回京城,真武帝当场便吐了血,然后强打精神,撑着病躯,不顾阻拦亲自上战场,并封老永安侯秦端为副。夷族和前朝余孽互相利用又互相提防,结盟随着定王的死去便已破裂。真武帝因此歼灭了前朝余孽,又把夷族赶回了草原。

此后陛下弥留之际,赐老永安侯丹书铁券,并命其重振西北军。秦端便长期驻扎在西北凉州。直至身体实在不堪重负,才卸甲归京。秦瑜便是从小在凉州长大。

如今的西北军都护,名祝荣,是秦端的心腹。西北军之事顺帝想插手却没有机会,一来无可用之能将,二来山高皇帝远,而永安侯府有丹书铁券,亦不敢动。

此时,西北军中,一名三四十岁的男子正展开一封信,看完却是眉头紧皱。

他招来随从,吩咐道,“把这封信寄到何家去。”他吹干墨迹,装入信封袋,封上火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