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家兄唐太宗> 第358章晓之以理不如动之以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8章晓之以理不如动之以情(1 / 3)

“唐少卿?”房玄龄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说道。“他已启程去安陆,试验不同稻谷种子的优劣,便于尽快选取更适合江南道和岭南道种植的品类。”

若是某没记错的话,还是唐同人主动请缨前往。说实话,若不是他积极争取,再三陈述真的想去安陆,安排谁也不会安排他去。倒不是担心滕王闹腾,而是唐俭随着滕王已经离开长安,再外调他的儿子,有那么一点点过分。毕竟唐俭立功草昧之初,被拘虏庭,脱先帝蒲州之急,更有侍猎苑囿,谏陛下马上之言,可谓纯臣矣。

孙思邈:“……”

什么时候的事情,为何李司农来信里没有写?莫非有什么某不知道的内幕交易……目光转向李元婴,充满了疑惑之情。

李元婴接收到孙思邈的目光,无奈耸肩:某也是一头雾水,鹅母鸡呀!某只是想了下谁更适合研究水稻(307章),没有发消息给阿兄或者司农卿李纬,怎么就突然之间心有灵犀一点通了呢?

“那就只能派刘少卿过来,别人某无法与之沟通,太过蠢笨。”孙思邈看到李元婴的表现,知道不是他的谋划,骨子里的犟驴本性觉醒,简括直率地说道。“若是一支岛能种水稻,留王大都护府和安东大都护府的很多地方便也可种植,于大唐而言,相当于增加了至少四分之一的粮食产量。”

在滕王府的时间,教会了某一件特别重要的原则:想要事情尽快执行,一定要将事情的重要性和大唐的某项很重要的事情牵连到一起,滕王说这叫上价值。民以食为天,没有事情会比粮食的产量更加重要。

听到能增加四分之一的产量,李世民表示,说到这些某可就不困了,目光看向孙思邈那张英俊的老脸,温和地笑道:“一切按孙公说的安排,既然是做稻谷试验,那么一支岛的防卫事务一定要安排稳妥。”

又转头看向李靖,温和地问道:“药师,吾准备安排弘基来负责防卫,你怎么看?”

歇息的时间不少了,是时候该活动活动他那还不算太老的老胳膊老腿,也算圆了当年没能赶到辽东的遗憾,不过要通知辅机先将他家……还要包括邻居家以及亲朋故交家的牛收走,等他离开长安后再还回去,以免他故技重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