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第四十二章 关于阿尔巴尼亚(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二章 关于阿尔巴尼亚(下)(2 / 4)

不过作为世界第一搅屎棍,哪怕是对方抢先一步结成了同盟也要搅上一搅。

奥地利增兵三千之后,特兰奎巴的总兵力达到了7000人之多,其中五千奥地利军队,五百名丹麦雇佣军,还有大约1500名当地人组成的军队。

虽然名义上是增兵三千,但实际上除了军队还有大批的工匠、官员和传教士。

宗教这玩意对付列强和那些有强大民族自信的国家可能没什么用,但是对殖民地的早期文明来说可实在太好用了。

尤其是奥地利天主教这种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传销组织”,他们在弗兰茨改造下已经懂得了如何“因地制宜”、“入乡随俗”、“灵活信教”...

比起派兵征服印度,弗兰茨倒是觉得宗教胜利更加容易一些。

而且由于印度教和种姓制度的关系,这里天生就适合奥地利人传教。当然要是有些传教士不幸殉道,那奥地利就更有理由派兵和索要赔偿。

而天主教和很多早期宗教相同都有着对基层极强的控制力,他们很容易形成一股特殊的政治力量左右局势。

在这方面新教就差很多,他们对原始文明的传播速度和控制力远不如前者。

奥地利教会的兴盛让普鲁士的教会感到十二分的不爽,而1845年普鲁士教会则是希望像奥地利那样改造教会,将其变为国家的一个下属机构。

在当时,普鲁士教会与政府密切合作,由政府颁发牧师资格证书、规定教育内容和管理教堂财产等事宜。

这种官方教会模式在19世纪欧洲广泛存在,被称为国教制度。

而普鲁士的教会显然并不甘心如此,一些信徒和牧师呼吁推进教会的自我改革,如提高教育质量、改善牧师待遇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