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窃取大清> 第四十三章 春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三章 春闱(1 / 2)

恩科会试,全国赴考的举人数千人,和他们一起来的,有国家负责考务的官员,各路钦差大臣,还有应试者带来的仆役、伙计,随之而至的商贾、钱庄、书铺、优伶、艺妓……

数万外乡人齐聚京城,从考前到考后,停留的时间长达数十日,舟船频繁,车水马龙,城中人头攒动。

二月初九,1841年的春闱(恩科)彻底拉开了帷幕。

上万间考棚,一排排林立,每排二十间,十分壮观。

考试分三场进行,每场三天,凌晨即点名。贡院的大门、二门、三门均安排搜检差役,考生过此关后,始得进入号房,一人一间应试做题。考生从进入号房到第一场结束的三天内,不许外出,形似进入牢狱。第一场考完交卷,考生才能走出号房,犹如放风一般,然后进入第二考场。

吴韵林看到的考棚:“号舍的建筑是一排一排的像长廊那样的房子,每一排房子都有一个照着《千字文》‘天地玄黄……’的次序排列的代号,每一排房子都有许多隔断墙,隔成许多像鸽子笼那样的格子。在考试的时候,每一个应考的人占一个格子。这样的格子,如果在中间挖一个坑,那就是一个天然的厕所……就这样一个地方,一个应考的人进去,要住两三天,这是他睡觉的地方,是他做饭吃饭的地方,也是他做文章的地方。这样折腾两三天,身体不好的人,或者再有潜伏的疾病,很可能会发作,又得不到适当的治疗,可能就会死亡。”

读书人对科举趋之若鹜,矢志不渝,因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他们哪怕是考中仕途最低阶层的秀才,也可以光耀门庭,更不用说考中进士后那“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无限风光。

吴韵林一早起来,便察觉到旁边的房里亮着烛火,他便晓得梅济鼎起得更早,于是连忙洗漱,开始收拾行囊,笔墨纸砚而今都是不必带的,因为贡院会提供,防止生员在笔墨纸砚中做手脚,至于衣服,吴韵林也是想带,不过去了那儿,怕是没有什么地方可换,唯一能带的,怕也只有自己的学籍和户籍,这一次的会试总计三场,足足要考九天,好在是春季,若是夏日底下考试,九天时间足够让吴韵林馊了。

深吸一口气,推开门,外头灯火昏暗,只有一轮即将落下的月牙儿带着一丁点隐约的光线,宿舍之外的树影婆娑,天气有些凉,不过吴韵林倒无所谓。

等到了贡院,便见外头是人山人海,南方七八省连同南直隶的举人可都来了,吴韵林还未站稳,便听到远处有人唤他:“吴大人,吴大人,来这里。”

等到一声炮响,紧接着贡院大门徐徐打开,这些套路,吴韵林已经再熟悉不过,这理应是自己最后一次在贡院里考试,但愿……是最后一次。

无数的人流,开始涌向贡院,里头早有差役,开始搜检考生,之后便是确定学籍,吴韵林随着长龙一般的人流,徐徐前进,面对搜身的差役,吴韵林立即露出很纯洁的样子,清澈地眼眸汪汪的盯着差役,这老吏正准备连吴韵林的裤头都扒下来,见吴韵林这样子,便不禁笑了笑,摆摆手,示意吴韵林快走。

装纯卖傻,这一招可谓是屡试不爽啊,吴韵林心里喜滋滋的忙是到了前头案牍后的书吏那里确定了身份,紧接着,又是传统项目,少不得要拜谒考官,等轮到吴韵林的时候,吴韵林走到明伦堂,便见隆文被诸官拥簇着,高高坐在案首。

一般的会试,考官都会借调一些都察院的官员陪考的,吴韵林稀里糊涂的想着,便朝隆文拜下,道:“学生吴韵林,拜见大宗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