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之银狐> 第十五章 逆境谨慎袁本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五章 逆境谨慎袁本初(1 / 2)

建安七年春三月,曹操留守许都的兵马撤往了颍阴、临颍、濦强三县。

这三县为许都西南屏障,颍阴在西面,临颍在西南,濦强在正南,每县距离许都都只有三十多公里,约一日路程。

所以基本上到了这三县,就属于到了许都城外。当初沈晨第一次兵临许都的时候,就是占据了临颍县,派出骑兵斥候在许都城周边游弋,威震了颍川。

得知此事之后,张允大喜过望,立即兵马北上驻扎于纣南亭,位置大概是在后世临颍县西面的大郭镇一带,隔着颖水与敌人对峙。

从出发以来到现在,张允的舅舅刘表就每天都要给他发送大量的公文,从襄阳到颍川这短短二百多公里的道路上,来来往往全是送信的使者,每天至少在三封以上,时刻关注着战局。

由于曹洪夏侯惇等人采取的策略是破坏桥梁、沿途阻碍他们大部队前进的策略,因此张允一月份出发,二月份被困在襄城、定陵等地,一直寸步难行,不能前进。

两个多月以来啥事都没干,甚至都没和对手正面接触,刘表当然是非常不高兴。他派了十多万大军,敌人就两三万人,居然连仗都还没开始打。

所以刘表在文书中痛骂了张允一顿,导致张允的压力很大,现在人家开始退兵,他当然是兴高采烈地命令各级将领选择追击。

可张允什么能力?

几乎没什么规划和统率才能,只是做了一些最基本的部署,比如哪些人先走,哪些人后走,谁为先锋,谁为前军、中军、后军之类。

但具体时间,怎么走,路线分配,前后安排基本都没有。

这就导致整个队伍极为混乱,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乱哄哄地拥挤在道路上。各种叫骂声,碰撞声甚至打斗声不绝于耳。

知道的人是清楚他们在追击,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八万大军被人打败了,溃散了正被敌人追击呢。

于是就在这样乱糟糟的进军当中,张允的军队花了数日才追击夏侯惇到了颍阴。

从高空俯瞰整个颍阴一带,就会看到张允指挥的大军如无数密密麻麻的黑点一样铺设在道野之上,他们的军纪败坏,四处游荡,踩踏良田,劫掠百姓,使得城池周边无数百姓迁移。

夏侯惇站在颍阴城池上眺望远方地平线,见到这散乱无章的阵型,他往地上吐了口口水,对左右副将道:“呸,就这点领兵能耐也敢来颍川,韩浩!”

“末将在。”

他的副将韩浩站出来说道。

夏侯惇就说道:“你看着城池,我领两千人马出城冲杀一阵。”

“将军.”

韩浩连忙劝道:“司空让我们只要驻守城池即可。”

“嗯?”

夏侯惇单眼露出不悦的眼神,说道:“难道让我眼睁睁地看着可以打败的敌人就这样无动于衷吗?”

“将军.”

“不用说了,我自有主意!”

韩浩还想说点什么,但夏侯惇去意已决,他也没有能力阻止。

当下,夏侯惇立即点齐两千精锐。

曹操在后方留守了三万人马,现在基本全在许都周边,从颍阴、临颍、濦强到许都一路上密密麻麻的乡亭、要地,都有曹军。

而三座城池内的曹军人数却是不多,各有五千人,分别由夏侯惇、曹洪、李典统领,其中夏侯渊在许都与老搭档荀彧,统帅剩余的兵马,以防止像上次许都兵力不足,被人偷袭的情况。

由于袁绍主力精锐损失惨重,已经很难像当初官渡之战那样进行全方面进攻,给予曹操巨大压迫感。所以曹操甚至还有余力派臧霸北上袭击了青州,牵制袁军兵力。

因此虽然目前许都只有三万人,但情况要比上一次稍微强一些。不至于像上次沈晨那样,以小股兵力东奔西走,让他们因兵少捉襟见肘而疲于奔命。

此刻张允大军还乱糟糟地出现在颍阴西面,八万大军犹如蝗虫一样铺天盖地,旷野、农田、村庄,密密麻麻站满了毫无军纪的荆州兵。

夏侯惇领两千人马出城。

这个局面跟合肥之战并不相似,合肥之战是合肥战神自己傻缺,大部队还在老远后方,自己就带了几千人跑到合肥城下去观望局势。

结果张辽带着八百人冲出城的时候,孙权和那几千士兵都没有反应过来,就隔着几百米,很快杀到了近前。

然后张辽一顿砍杀,差点没把孙十万裤子给吓尿,在死士保护下,这才勉强逃生。

现在的情况就不是张允自己带着几千人在前面,八万大军在后面。而是八万大军完全没有任何阵型,像是出来郊游的一样,散乱在城西的整个旷野上,完全没有作战意识。

是张允蠢吗?

是。

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他跟孙权一个想法,孙权是十万打七千,优势在我,我带十万人过来,凭啥你七千人敢出来应战?

张允也一样。

我八万打五千,优势在我,我带八万人过来,凭啥你五千人敢出城?

所以两个人都有恃无恐。

但孙权和张允都犯了同一个毛病。

那就是他们的兵力强大,首先是需要在城外列好队伍,严正以待,才能发挥出战斗力。

可一个兵马还没到,就带了几千近卫军去合肥城下。

一个兵马没控制到位,也没有组织起士兵列阵,散乱铺设在旷野上,毫无军纪可言。

所以浑身破绽百出,只要有点能力的将领都会选择趁着机会主动出击。

夏侯惇虽然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但不代表他能力差。

之前败仗主要是对手太强,比如几次败仗的敌人一个徐荣,三次吕布,一个刘备,都是时代的精英。

张允什么臭鱼烂虾也敢碰瓷?

于是颍阴城门打开,夏侯惇亲领两千步卒,骤然向着荆州军冲杀过去。

这个时候张允是什么反应?

没有反应。

他人还在后面呢,都不知道敌人出击了。

然后最前面的将领韩湖,就看到颍阴城门打开,一大票曹军就冲出城来,过桥向着他们杀来。

这一战张允运气比合肥战神强,那就是颍阴的地形靠近潠水,位于潠水右岸,潠水虽然比颍水汝水小,但也算是一条中型河流。

所以夏侯惇冲过来的时候必须过河。

他们之前毁坏的桥梁是颖水和汝水的桥梁,潠水桥离城池也就不到一里,因此当时是布置了一批军马在河边,如果敌人直接进攻,就用鱼膏油脂把桥烧掉。

但现在看到敌人这种指挥能力,夏侯惇还管什么毁桥,当即率领两千人冲杀出来,这样双方的距离要比合肥之战远得多。

韩湖是最前面的先锋,已经离潠水桥梁只有半里,倏地见到敌人出城,冲过桥面,向着他们袭来,一时间大惊失色,连忙呼喊着让士兵重整队伍。

可如此混乱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哪里能整得齐,夏侯惇纵马疾驰,身后将士们嗷嗷叫着如野狼般冲杀,韩湖瞬间被夏侯惇站于马下,先锋队伍一片大乱,几千人开始往后丢盔弃甲逃跑。

他们是先锋,比前军冲得要远一些,此时如果换一名稍微强点的将领早应该反应过来了,但张允甚至还在后方。以至于前军仓促无备,径直被先锋的溃散兵马冲乱。

“哈哈哈哈。”

夏侯惇其实就杀了韩湖和几个荆州兵,还没来得及动手,前排将士也就一个冲杀而已,敌人就溃败了,当即哈哈大笑,下令继续追击。

不过当他冲散了张允五千先锋,以及一万多前军的时候,却忽然有支队伍,阻拦在了他面前。

这些部众人数不多,仅仅千余人,却训练有素,为首将领名叫霍笃,是张允帐下军司马,此刻早夏侯惇出城的时候就已经反应过来,奏响号角警示全军,同时原地列阵。

溃散的士卒们向着他的军队冲来,眼看要冲散他的队伍,霍笃果断下令射箭,射杀了不少溃卒,溃卒们吓得如潮水一样分流从这支队伍两边跑。

霍笃就如同中流砥柱,河流中间的定海神针一样,将溃散的士卒们逼到两边,独自面对夏侯惇。

夏侯惇杀来,箭簇如雨,向着曹军飞袭而去。

“快撤!”

眼见敌人有支部队阻拦,且箭雨袭来,夏侯惇连忙下达撤退命令。

一时间曹军丢下几十具尸体,仓皇而逃。

而那边韩湖的溃卒则冲散了前军,就连中军都险些大乱,若非霍笃力挽狂澜,恐怕就会形成一场淝水之战的大溃败。

得知此时,张允只好下令让中军的那些将领收拢溃卒,自己领后军撤退十里,安营扎寨。

事后双方调查,夏侯惇损失就是被霍笃射杀的四十多名士兵。

张允呢?

韩湖的先锋被夏侯惇的军队砍杀了不到百人。

剩余的前军和先锋死伤近千,有少部分是被霍笃射杀的溃兵,大部分居然是在逃跑过程中摔倒踩踏伤亡。

这令张允颜面尽失,休整两日后又重整队伍再来挑衅,就是另外一件事情。

与此同时,仓亭前线。

袁绍对于刘表军的关注不亚于曹操,几乎是在荆州军三路人马都开始对许都形成包围圈的时候,斥候就已经飞速北上前去汇报。

到了三日后,二百公里外的封丘袁营,就得到了三日前曹军后撤,张允文聘刘备大军北上追击的信息。

这个消息显然是比较落后的,因为张允刚好是花了三天时间才追上夏侯惇。

这也意味着几乎是在袁绍得到他们北上消息的时候,今天张允就在颍阴城下碰了个钉子,被夏侯惇主动出击,差点打得八万人濒临崩溃。

但袁绍不知道啊。

此刻袁营当中,袁绍召集几名谋士一起议会。

官渡之战前夕沮授和田丰这两个主要谋士,一个被他下了兵权,一个被他关押起来。

可沮授逃回河北,以沈晨和刘备举例子,一番言语鼓励了袁绍,又令袁绍恢复了从前的宽厚,释放了田丰,提高了二人的地位。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官渡之前打压他们主要还是袁绍手底下谋士派系林立。比如沮授、田丰、审配等冀州派,辛评、郭图、荀谌等颍川派,逢纪、许攸南阳派。

冀州本土派太强大,袁绍怕压不住,所以扶持颍川派。像辛评、郭图、荀谌就是他最看重的谋士,只是荀谌意外病死,他就只能倚仗郭图来钳制。

本来正常情况下,现在许攸叛变,荀谌病死。冀州本土派势力太强,哪怕沮授逃回河北,袁绍也应该弃用他和田丰,再扶持辛评、郭图、逢纪三人,以此对抗冀州本土派才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