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公务员> 第三十三章征南之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三章征南之论(2 / 2)

根本不丢人。但是而今大事决于众意。

沐春如果摆不平,是会损伤自己的威信的。

于是,沐春第一个出来说明征南之事的种种好处。在此就不赘述了。

不过,立即有人出列,强烈反对沐春的意见,不用看,就是儒臣出身。他们反对一切对外征战,这也很好理解。儒家的常规操作。

他反对几乎所有的对外战争。

此刻,不出来阻止才是怪事。

但是这一件事情,也不发支持者,比如刚刚封侯的宋晟,就强烈支持沐春。

一方面,宋晟与沐春也算是有一些交情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宋晟面对的窘境。那就是军制改革,整个大明的禁军都要是全火器军队。

这代表很多旧军队要裁撤。梅殷,宋晟,两人手中降军一等一的多。南京方面的降军虽然也不少,但是很容易做工作。

无他,他们投降的时候,大势已去,也没有什么功劳可言,自然在北京体系之中,并没有什么权力与实力可言。

但是,梅殷,宋晟等部的旧军可就不一样了。

他们都是为北京朝廷君临天下,出了力,卖过血的。

这种情况,在安置遣散的时候,就不能简单粗暴了。但是对外征战,是一种很好的安置办法。偏远的地方,是有驻扎卫所的需求,而且新打下来的地方,对于军队也是很多额外的财富。

打一仗,将这些旧部都安置好。这是一件好事。

而梅殷到底是国公。贸然出头。担心局面失控。所以宋晟出头,正好不过了。

随即,又有人来反对征缅甸,这是纯粹从资源分配上来考虑的。大明朝廷而今财力不够,国力是有限的,投入其他地方多了,对国内就少了。

对征南之事,花钱多了,给其他省份花钱的就少了。

他们自然不愿意了。

很快,就是有葛天工出来发言,他是支持征南的。原因很简单,葛天工的徒子徒孙在军事武器生产部门的不要太多了。打仗对他,对他身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他们也算是最原始的军工复合体吧。

蜀王自然没有何夕的威望,他此刻也就是一个主持会议的人。根本没有什么震慑力了。能维持住整个会议不乱,已经是很不错了。

总之,这里吵翻天了。

-------

就在后宫一处凉亭之中。

其实,这里距离大殿,直线距离并不算。但是南京皇宫重岩叠嶂,已经各种园林设计,让这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气质。

飞泉滚珠,树荫凉风,群鸟争鸣,看似在都市之中,恍如山间人初静,自然有一股悠然之感。

朱雄英说道:「姑父,我能理解,对朝廷来说,打有打的好处。不打有不打的好处。只是你放任他们去争,朕估计是谈不出来什么结果的。

何夕说道:「成大事不可谋于众。人多口杂,意见也多,几乎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会议上数百口人。有一些争执很正常的。」

朱雄英说道:「那姑父今日这样做,是为了?」

何夕说道:「有些事情,给一些人找一点事情做,是最好的。眼前这个局面,其实我也头疼,陛下,你觉得这个定国是会,今后的国会,在未来大明体系之中,是一个地位?最高权力机构?」

朱雄英沉默了一会儿,说道:「绝对不行。」

何夕淡然说道:「是的。绝对不行。问题太大了。说起来与某某共治天下,但是实际上,统治天下这个小圈子,超过十个人,就算多了。如果有几十个人,这意见就难以统一了。想让国会几百个人有一个想法,根本是做不到的。而且,如果真能做到,恐怕也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如此出现了这样的事情。那就意味着天下出现了重大危机。不应对就会亡国了。」

「宋朝家法,用在此处,是最合适了。」

朱雄英眼睛一亮,说道:「姑父的意思是,异论相搅?故意分化会议之中的不同力量派系。」

何夕说道:「不用故意,他们本身就尿不到一个壶里。只要给他们一些重大而不紧急的事情,让他们好好商议就行了。就好像今天的事情,征南之事,重要吗?自然是重要的。一旦拿下缅甸,有了西海的出海口,只要修缮从湖南直接到西海的铁路,大明腹地的经济,就能搞起来。但问题是,这一件事情很紧急吗?」

「一点也不紧急。早三五年,乃至十年八年,晚上同样的事情,其实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让他们慢慢议论就行了。」

「这定国是会,一定要重视。不重视,根本不可能了解下面的情况。但也不能将太大的权力交过去,否则是会出事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