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公务员> 第二十二章韩国公一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二章韩国公一脉(2 / 2)

傅友德说道:「臣请殿下裁决。」

朱允炆忽然觉得,自己好像被无数链锁给锁住了。想要大声呐喊,却喊不出来。他心中暗道:「皇爷爷的皇帝可不是这样的。」但是他也知道轻重缓急,说道:「好。」

随即商议派谁过去。

赵庸去山西坐镇,如果瞿能不稳,则与晋王合作,掌握山西兵马,西定瞿通,东控北京。令唐胜宗,总领山东,河南,河北三都司,迫北京之南,有机则击之,如果没有机会,则控制局势,不能让北京南下。

以待后来。

而韩国公李琪,更是入内阁,为内阁大学士。位在方孝孺之下。

这代表着勋臣入主朝廷之中,朱元璋一辈子做的事情,文武分立,文武制衡,打出一个大大缺口。

这些方孝孺等人也都知道。但是这样做并不是没有好处的。

虽然李祺出面,很多老将纷纷出马,因为蓝玉以及被部下被诛杀而动荡的京营,瞬间稳定下来了。虽然说这些将领,已经闲置了很多年,但是人的名树的影。更不要说,军队是一个很封闭的地方。而今的高级将领,在十年前,也定然在军中,甚至就是这些老将的旧部。

更不要说,一些开国将领投奔朱元璋的时候,是带着人手的。可以说是入股大明王朝。这些人对他们将主忠诚,是在对大明王朝的忠诚之上,固然这些人的势力被朱元璋压制了很厉害。但是实际上,除非将这些人杀了,或者对大明朝廷进行翻天覆地的大清洗,否则这种脉络,是不可能斩断的。

山头主义即便在新中国都蔓延几十年,更不要说这个时代了。

有这股强有力的势力支持,连徐达与冯胜都感受到压力了。再加上文官势力的支持,此刻,朱允炆即便没有诏书,也足以登基了。

------

魏国公府。

徐达这一刻真的病倒了。

卧床不起,甚至一度昏迷不醒。三个儿子都在床前,衣不解带地伺候。

情况稍稍好转一点。冯胜就过来探望了。

徐达靠在床头,冯胜说道:「大将军,你就真的不准备出面吗?」

冯胜说的就是李善长一系将领的活动,说句实在话,这些将领未必都是李善长的人。就如陆仲亨,他原来也是在李善长案的名单之中,他与李善长之间关系是不错。但陆仲亨绝无效忠李善长不效忠朱元璋的想法。..

只是有些事情,人的关系很难界定的。

而今这些人被朱元璋一体打压,如唐胜宗,当年何夕与他杭州会面的事情,他在剿匪,而何夕而今都成为了文官大佬,北京留守了,唐胜宗这些年做了什么?

两件事情,剿匪,练兵。

前者就不用说了,深山老林,难动大兵,赢了理所当然,出了问题,牵连一世英名。后者,更没有什么功劳可言。甚至有一段时间连剿匪练兵的差事都没有了。朱元璋宁可提拔新锐将领。

如蓝玉,沐英,燕王。

这种情况下,他们岂能没有恨意?不是李善长一党,在打压之下,也是了。

当然了,即便如此,徐达在他们之中,还是有一些影响力的。

冯胜就不行了。如果他大哥冯国用在,说这些人或许还听一些,但是他就不行了。

冯胜觉得这些人做得太过分了。无他,军中的位置有限,之前是,蓝玉,傅友德,冯胜,徐达,是最大的军头,而今蓝玉连根拔起。傅友德投靠过去了。这些人压抑多年,一出来就疯狂夺权,不仅仅占了原来蓝玉的位置,

也打压了冯胜与徐达旧部的位置。

这直接影响到了冯胜与徐达说话的分量。

冯胜自然要找徐达商量。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